建筑主体结构检测的常用方法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13
/ 2

建筑主体结构检测的常用方法探析

王献辉

河南省国安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450048

摘要: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有效地带动了建筑工程领域的不断扩张,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加强对建筑主体结构的检测工作能够有效的提高建筑工程的主体结构质量。因此,对建筑主体结构检测的常用方法进行分析研究具有积极意义。本文简要探讨了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的常用方法及检测过程中出现的相应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建议。

关键词:建筑;主体结构;检测方法

1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常用方法

1.1外观检测法

在进行建筑主体结构的检测工作中,外观检测法是最为常见的一种方法,相关检测人员依据施工图纸来对建筑的外观和结构等进行初步的检测判断。外观检测法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观察建筑外观是否有裂缝破损等问题,并做好详细的情况记录,根据具体的问题做好相应的维修方案。第二,对建筑的整体结构尺寸与图纸进行核对,保障建筑的主体结构与设计方案相一致。第三,要检查建筑材料的安装工作与质量是否达标。工程建筑的材料质量是整个建筑工程的重要内容,所以相关的检测单位要加强对材料的检查工作。在采用外观检测法来对建筑工程的主体结构质量进行检测时,要严格的按照相关行业标准和设计图纸来检测,这对检测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2仪器检测法

仪器检测法是外观检测工作完成之后的检测环节,仪器检测法是对外观检测工作的检验和补充,能够有效地对建筑工程的主体结构做好充分的了解。仪器检测法中需要依靠相应的检测仪器,所以检测仪器的准确性和精准度对检测结果有着直接的影响。在仪器检测法中采用的检测仪器分为无损检测和有损检测两种类型。无损检测对建筑的外观不会产生影响,通过检测仪器对建筑工程的内部结构材料强度混凝土材料等进行检测,但是不会对建筑内部结构做检测工作,例如采用的X光技术电磁阀检测技术等。有损检测是运用标准化的检测方法,通过相关的仪器对主体结构的施压来了解主体结构的承载能力和受损情况。

1.3主体质量检测

在对建筑主体结构进行检测中通常是对钢筋混凝土等材料做到检测工作,钢筋是建筑主体结构的主要受力材料,直接影响着建筑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因此,加强对钢筋强度的检测工作能够有效的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在对钢筋保护层做检测工作时,常常会用到破损法和非破损法两种方式。破损法是要对混凝土试块进行破坏,除去钢筋保护层之后做检测工作。非破损法是通过相应的检测仪器,不需要对混凝土试样进行破坏,能够有效的保障主体结构的完整性。此外,在检测工作中也要对建筑主体结构的强度进行检测,从而判断建筑主体的抗压强度是否合格。

2建筑主体结构质量检测工作中的不足

2.1检测工作的政策和法规不完善

尽管当前建筑工程领域有着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但是当前工程检测工作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仍然需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建筑行业的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检测标准还不够完善,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来对检测单位进行监管,而真正落实检测工作的单位较少,这些因素都对工程质量有着极大的影响。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新工艺与新技术在建筑工程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对新技术的相关检测标准却没有及时的出台,部分检测人员对新技术与新设备的使用情况较为陌生,在进行检测工作中无法保证检测工作的规范操作,这导致了工程主体结构检测工作不能够有效落实。

2.2忽视质量监管工作的重点

提高对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检测工作,也是保障工程建设施工质量的主要内容,但是部分的施工单位并没有对监管工作的重要性给予重视。在工程建设的施工期间,没有认真落实工程检测工作,相关的检测监管人员工作态度消极,没有严格的规章制度,提高他们的安全责任意识。同时,部分检测人员的专业知识能力不高,工作态度消极,所以在对建筑主体的检测工程中,常常出现许多不规范的操作,加大检测结果的误差,影响了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工作的有效性,也不能够保障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质量,符合相关要求。

2.3检测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

近年来工程建设的项目规模逐渐扩大,所需的施工人员数量也越来越多,由于建筑工程的施工量大且工序繁杂,而一些施工人员的受教育程度不高,缺乏专业技术水平,综合素质较低,忽视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要性。同时,一些建筑单位的质量管理人员也没有较高的安全责任意识,所以施工单位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中,要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如果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化能力不合格,就会影响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质量检测工作,不能够保障检测工作的规范性和检测结果的有效性。当前在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检测工作中缺乏专业的技能人才,因而也对建筑工程的主体结构测量工作的全面发展造成了阻碍。

3建筑主体结构检测方法

3.1检测建筑主体结构外观和尺寸

对建筑主体结构进行检测是为了保障建筑工程的结构外观和其他要素符合工程建设的设计要求。在实际的检测工作中,相关人员通常会采用目测试器测试等方式。检测工作通常包括建筑结构的截面尺寸标高,轴线等内容。在检测工作中,相关的检测人员需要对混凝土质量重点检测工作,及时排查混凝土的使用功能是否存在蜂窝麻面等情况,如果发现建筑主体结构的外观和尺寸等其他要素和设计要求存在较大的偏差,需要做好进一步的测量工作,同时对检测结果做好记录。

3.2检测建筑主体结构抗压强度

建筑混凝土构件的抗压能力是决定建筑安全性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对建筑主体结构的抗压强度进行检测中,可以采用钻芯法和回弹法。钻芯法是指在检测时运用钻芯仪器对混凝样进行取样,然后通过观察等方式判断其强度,这种方法较为精准,但是对混凝土的结构会有损坏,所以在实际的检测工作中,会适当的采用钻芯法检测建筑主题体结构的抗压强度。一些建筑工程中需要控制混凝土的裂缝问题,因此在检测工作中,为了避免混凝土裂缝的出现,可以采用回弹法检测或者检测混凝土的试块样本,回弹检测法是指在检测时用回弹仪器,其重锤接触到混凝土的表面出现反弹,根据回弹值和碳化的深度,来判断建筑主体结构的抗压强度。

3.3钢筋性能检测

建筑主体结构中,钢筋也是其主要材料,通常运用对钢筋力学性能的分析来判断建筑主题体结构是否符合建设标准。在钢筋材料输送至施工现场后需要检测其力学性能,在实际的工程检测中,不同的建筑项目所采用的钢筋数量和规格等存在差异。因此,在对钢筋进行检测时要依据实际情况对钢筋进行抽样检测,可以有效地减少检测工作量,同时能够保障检测的全面性。在对钢筋进行检测过程中可能会对钢筋进行焊接加工等操作,如果在检测过程中出现钢筋的一些焊接不良等问题,需要及时的判断钢筋质量对主体结构是否会产生不良影响。

3.4混凝土检测

在对混凝土进行检测工作中涉及到以下内容:第一是对混凝土的原材料进行检测,混凝土的原材料能够保障混凝土的质量,其原材料主要是水泥,沙石子等混凝土原材料的检测工作,是建筑主体结构检测工作的重要内容,依据行业标准对水泥的性能型号等进行检测,然后合理的制定混凝土的配合比。第二,要对混凝土塌落度进行检测,如果采用的是商品混凝土,则可以取消对混凝土原材料的检测工作,需要对商品混凝土的塌落度严格检测。第三,要对混凝土的强度进行检测,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需要留置试块来进行抽样检测,不同类型的混凝土取样工作要多于一次。

4结语

对建筑主体结构检测能够有效的保障建筑物的质量安全,检测单位需要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提高检测能力,才能有效推动建筑工程的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邹桂华.建筑主体结构检测的常用方法探析[J].绿色环保建材,2019(01):207-208.

[2]彭辉.建筑主体结构检测的常用方法探析[J].绿色环保建材,2019(05):228.

[3]桑志华.建筑主体结构检测的常用方法探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8(12):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