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伤口的愈合的因素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10
/ 1

影响伤口的愈合的因素

漆佳

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人民医院普外科 四川 资阳 642350

伤口在临床是是非常常见的创伤表现方式,很多伤口的形成与严总程度都差不读,但是却因人而异出现了愈合时间上的差异,甚至很多人会发现,自己身上的伤口特别容易恢复或者特别难以恢复的两种极端,那么影响伤口愈合的因素究竟有那些呢?

1 身体机能因素

对于年轻人而言,伤口愈合是件理所当然的事情,只要伤口不是太深,几天的时间就会痊愈,但是同样的伤口如果出现在老年人身上,则愈合的时间就会慢的多。这与二者的身体素质有关,年轻人身体素质好,细胞更新速度快,受伤或损坏的肌体细胞会在新陈代谢中被更替,从而促进伤口的愈合。同时由于年轻人大多身体营养比较全面,大部分利用伤口愈合的微量元素比较全面,因此伤口愈合时间就快的多。同样年纪大的人由于细胞新陈代谢的速度慢,再加上平日饮食量少,各种微量元素在维持正常的身体需要之外,无法供应到伤口处促进伤口的愈合,因此伤口愈合的就较慢。从人的自然身体条件来说,伤口的愈合是与人的年龄与免疫力,营养程度的高低有一定的关联度的,病人通过调整自身的身体机能素质,可以有效的促进伤口的愈合与恢复。

2 身体健康因素

据专家研究数据表面,一些皮肤伤口过长时间不愈合,除了细菌干扰造成的影响外,血糖高与细胞癌病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癌细胞是当前仍未有有效手段可以遏制与杀灭的病原体细胞,它的出现会破坏皮肤的组织结构,影响皮肤细胞正常的新陈代谢,从而导致伤口超长时间暴露,增加病人的痛苦。

手术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各种不可预见的现象,.因此医生往往会要求病人控制血糖,从而促进伤口的愈合。这在外科手术后的护理过程中非常常见,一些血糖较高的患者伤口的恢复都会非常慢,甚至会因为恢复期的延长而导致感染或出现并发症。血液中含糖量高,会影响血液流动速度,并引发血管病变,这对伤口的恢复是有极大的抑制作用的,因此病人会通过控制血糖促进伤口的愈合。

3 生活习惯因素

对于身体上出现伤口的病人来说,要特别注意改变自身的不良的生活习惯,从而促进伤口的恢复与痊愈,对于一些特殊体质的人群来说,一定要谨遵医嘱,不能习惯性的按照自身的生活习惯生活,造成伤口恢复延误,诱发感染等严重的现象。首先,有伤口的病人禁止吸烟,很多人都觉得自己吸烟数十年,没有感觉到吸烟对身体的伤害,实际上吸烟者的人身体内的血红蛋白无法有效的运输氧气,血液中的一氧化碳抢先与血红蛋白结合,尼古丁同时造成血管收缩,这些因素都会导致伤口愈合减缓。

除了吸烟因素之外,喝酒,熬夜,摄入刺激性食物都是伤口不易愈合的诱发因素。喝酒可以造成毛细血管扩张,增加伤口的渗血现象。熬夜会增加患者的疲劳感,经常性的熬夜则会造成身体的免疫力下降,影响伤口的恢复。摄入刺激性食物主要是对一些病人使用的消炎类药物产生吸收的副作用,因此这些生活习惯都是病人应该注意的。

4 心理因素

大多数经历过手术的病人都会在术前和术后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毕竟因为手术是一项有风险性的治疗手段,并且在手术过程中存在着较多不可预测的风险,因此病人家属应该积极的给予病人温暖与关怀,给病人舒缓压力,缓解情绪。如果病人压力过大,就会影响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的功能,使伤口愈合减慢,降低术后的治疗效果。

有研究专家指出,一个人处于压力大的状态下时,将会导致伤口恢复延缓25%。这个研究结果可以科学的反映出心理因素对人伤口恢复的重要性。在日常的护理过程中,医护人员与家属要积极的引导病人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经常给予鼓励和安慰,从而促进病人伤口的恢复与痊愈。

5 药物因素

在临床上经常会用到很多药物,每一种药物针对的病症都不同,在复杂的临床症状中,容易产生互相有抑制作用的药物同时使用,如免疫抑制剂、细胞抑制剂、激素类抗凝剂对伤口有直接的负面影响,会抑制细胞增生,影响组织的修复。使用这样的药物是在医生对病人的综合身体状况考虑的基础上使用的,都会控制在较短的时间内,症状得到有效抑制后,就会采用其他药物进行替代治疗。

术后在护理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防止伤口出现感染,导致血栓、肺炎、腹膜炎、术后肠梗阻等并发症,这些都会对伤口愈合都有着直接影响。

6 运动因素

病人在术后应该遵医嘱进行相关的伤口护理行为促进伤口恢复与痊愈。很多病人担心伤口迸裂而长期卧床,实际上在医生的允许范围内,有效的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进行按摩和运动有助于伤口的恢复。按摩或者运动,可以有效的促进身体的血液循环,增快身体的新陈代谢,可以尽快的将伤口处的坏死细胞进行替换,从而出现新的皮肤组织,促进伤口愈合。但是要特别注意运动与按摩的方式方法,防止过度行为导致伤口重新开裂,反而更加影响伤口的恢复。

因此,术后病人要保持伤口清洁干燥;术后早期下地,适量活动,避免牵拉或挤压伤口;饮食要均衡,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避免发物及辛辣刺激性食物;忌烟酒;积极治疗及控制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保持心情舒畅和良好的休息;遵医嘱用药。一旦伤口出现红肿疼痛、体温升高或身体其他不适,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