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条件下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模式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10
/ 2

信息化条件下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模式探析

洪仕祥

浙江省义乌市第二中学

摘要:化学实验是一直以来化学课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毕竟化学本身是以实验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因此在高中化学课中,若是没有化学实验,高中生无法对一些化学理论进行验证。只有对化学实验展开合理的组织和实践,才能让高中生的化学能力得到全面发展。当下信息化迅速发展,化学实验课的开展也是要积极借助信息化的优势,为化学实验课中注入活力,提升高中生对化学实验课的兴趣。本文分析信息化的背景下如何开展中化学实验课的教学模式,希望对提升化学实验课中信息化教学的实际效果是有一定帮助的,让高中生在化学实验课中产生更强的积极性。

关键词:信息化条件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模式

前言:计算机迅速普及,学校中对计算机设备的应用也开始增加,很多的学校为了迎合教育信息化的趋势,在教学中开始引入一些信息化的设备和资源,教师也开始尝试借助信息化的手段,提升授课的有效性以及趣味性。化学实验课中对信息化手段展开适当的应用,激发高中生对化学实验课的学习热情,并提升高中生的积极性,让高中生的化学素养能得到有效培育。

一、信息化背景下高中化学实验课教学的现状

在当下时代,教育信息化得到国家的重视,为国内的教育事业提供了诸多的发展动力,经过对信息化手段的合理应用,形成了各种类型的教学手段,同时对信息化手段的充分开发,有助于教育事业的整体发展。但是当下化学实验课中对信息化的利用,还是处于比较低层次的[1]。很多的教师没有掌握化学实验课中信息化教学的模式,高中生无法在化学实验课中得到信息化的充分支持。

(一)教师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有待提升

当下是信息化时代,化学实验课的开展可以借助一些信息化的技术,但是教师对信息技术的实际应用能力,还是有待提升。如今新一轮课改不断推进,在教学工作中教师要加强自身素质。化学实验课中教师不仅要为高中生传授化学实验方面的一些知识,更是要培养高中生化学实验的实际应用能力,促进高中生素质的不断提升。教师也是要对化学实验课展开适当的分析以及整理,实现对信息化教学的有效转变,让化学实验课的效率更高。但是很多的教师,本身的思想观念是比较落后的[2]。不喜欢使用信息化手段对化学实验课展开改革,对信息技术也缺少了解,在这样的情况下,化学实验课中的信息化教学无法得到有效落实。

(二)很多学校对化学实验课的投入不足

化学实验课中要想对信息化手段展开充分利用,需要一些必备的硬件设施,以及一些媒体工具,学校要在这方面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对设备进行购置,但是实际的情况是,很多的学校对化学实验课资金投入不足。一些基本的化学实验设备都是非常简陋[3]。信息化设备更是十分缺乏,一些教师虽然有心对化学实验课实施信息化改革,但是并没有足够的硬件支持,能使用的信息技术以及信息资源是非常有限的,不利于化学实验课中信息化教学的实际开展。

二、信息化背景下高中化学实验课的教学策略

(一)加强教育投入,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

化学实验课中,教师是各类化学实验的重要负责人,也是高中生参与各类化学实验的引导者,对信息化进行融入,是教师要担负的重要责任,教师要结合化学实验课的需求以及现有的技术手段,在化学实验课中采用信息化授课的模式,制定出化学实验课的教学计划以及方案,这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就是教师本身要对信息化有足够的应用能力,可以满足化学实验课中信息化授课的需求。因此要提升教师对信息化授课的重视,学校对化学实验课加强经费的支持,为化学实验课增加一些信息化的设备和工具。为化学实验课中信息化教学的开展提供必要的支持[4]。另外要加强对教师素质的不断提升,为教师提供学习和培训的机会,组织各类的教育技术培训活动,让教师及时学习现代教育技术的使用方法,并组织教师的相互交流,引导教师在信息化教学方面加强交流,对各类的教学经验进行交换,优化化学实验课中信息化教学的手段,运用信息化方式为高中生的化学学习提供支持。

(二)运用信息技术,展示各类化学现象

化学实验课中,一些化学实验要借助专业工具和仪器,高中生要参与到这些设备的操作中,才能锻炼高中生的实践能力。教师将信息化手段引入到化学实验课中,将一些化学现象用更加清晰的方式展现给高中生,提升高中生的观察效率,并让高中生在化学实验课中更容易总结和观察实验结果。在化学实验课中,很多时候涉及到一些微观粒子方面的研究,特别是分子原子这些微观粒子,这些靠高中生的眼睛是无法观察到的,对信息化手段展开适当的应用,将原子结构以及电子的行动轨迹,用多媒体进行形象展示,这样高中生就会充分观察到,降低高中生对化学实验课的学习难度。

比如在学习《离子反应》的时候,教师结合课程的内容,组织化学实验课。将氯化钠加入到水里,然后产生化学反应。这个时候产生的化学现象,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进行制作,将其中的一些实验过程以及实验现象,用直观的方式对高中生进行展示。教师也可以用投影仪,对画面进行放大,吸引高中生的吸引力,便于高中生对其中的现象和原理进行理解,提升高中生对化学实验的充分掌握,提升化学实验课的实际开展效率。

(三)运用信息技术,组织学生模拟实验

其实很多化学课本上的实验,在实验室中是难以进行操作的,同时也有一定的危险性,在这样的情况下,为了让高中生形成直观的理解,教师可以借助信息化的手段。这样化学实验课中很多无法实际操作的实验过程,或者是学校缺少一些实验硬件方面的支持,教师都可以借助信息技术,为高中生进行实验过程的展示,然后提升高中生对化学实验课的学习效率。比如在工业制硫酸的学习中,这部分的内容就是难以在化学实验课中亲身操作的,教师可以结合化学实验课的实际需求,用计算机对一些过程进行模拟,制作成动画实验,让高中生可以看到工业制硫酸的过程,其中一些重点的部分以及实验原理,教师可以进行放大,满足高中生的实际学习需求,提升高中生在化学实验课中的学习效果。另外教师可以对一些重点的环节以及部分进行放大或者回放,让高中生可以记住其中的知识重点,让化学实验课的开展更加有效。

结论总之,化学实验课是化学课程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教师要重视对化学实验课的合理设计以及实施,结合高中生的需求,组织高效率的化学实验课,提升化学实验课的整体教学效果,信息化时代下,教师要迎合时代的趋势,将信息化手段引入到化学实验课中,提升高中生对化学实验课的学习效率,并强化化学实验课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林桂新.自主学习 自我提高——刍议新课程下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如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4):152.

[2]殷菊香,李胜荣.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需要强化“渗透”意识[J].化学教与学,2020(02):18-20+77.

[3]孔耀,王澍.浅谈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深度学习——以苏教版必修2“元素周期律”的教学为例[J].化学教与学,2020(01):61-64.

[4]王秀艳,张莹,张璐.基于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的翻转课堂教学设计——以“金属的焰色反应”为例[J].教育与装备研究,2019,35(12):4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