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如何提高基层供电所的安全管理水平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04
/ 2

论如何提高基层供电所的安全管理水平

高东明

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喀喇沁旗供电分公司 内蒙古赤峰市 024400

摘要:在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过程中,农村的电力供应和分配问题一直是管理工作中的重点。由于基层供电所数量众多、分布比较分散,无法对其统一规划和开展及时、有效的管理,因此,供电所一直是电力系统安全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如今,为了适应人们的需要,供电所要打破这种局面,培养人才,提高其安全意识以及为乡村建设服务的意识,以保证农村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保障电力事业的发展以及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关键词:基层;供电所;安全管理;水平

一、供电企业目前存在的问题

1.1安全意识薄弱

一些安全责任制度流于形式。导致基层的工作者很难真正重视起安全问题。缺乏足够的安全意识,使得管理者和工人很难真正把安全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处处规避风险。

1.2安全设备混乱

灭火消防设备等一系列安全设备是为了能够在发生安全事故时尽快消灭险情,保障人和财产安全的。但是,在当下的许多供电企业中,并没有足够的安全防护设备。即便是有安全设备,也会存在设备乱放的情况,最安全、最不容易发生事故的地方反而有着最多的安全防护设备,如在办公室内放置多个灭火器,而电力设备周围的安全距离内却没有灭火器。这样做的后果是,一旦发生安全险情便会不受控制,最终酿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当然,这些情况都是由于供电企业的管理者意识不到位造成的,管理者存在侥幸心理,认为安全事故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这样的想法极其危险。还存在着安全设备违规操作的问题。许多时候并不是没有机会把险情扼杀在摇篮中,而是自己的违规操作,导致安全设备并不能发挥其最大的作用。

1.3抢修安全管理工作存在不足

由于电力抢修工作作业环境复杂,故障原因虽然简单但非常多样、时限要求较高,停电作业与经济损失、供电可靠性要求、优质服务之间的矛盾较为突出等特点,使得电力抢修工作中的危险点多,不可控因素较多,安全隐患多,风险较大,难以全面进行预控。

1.4对工作者的监督力度不大

许多人认为,只要在工作中予取予求,不发生什么重大责任事故,便可以颐养天年。因此,他们对于安全管理工作持一种消极怠慢的态度。不愿意积极地将这项工作认真完成,而这种思想也是受上级领导的影响,管理者以一种消极的态度对待安全管理工作,造成下属职工对于安全工作也不重视,最终忽视安全管理工作的重大意义,造成安全责任事故。组织制定符合本企业实际的、具有可行性的班组经济责任考核奖惩制度并严格执行,让制度管人,让制度管事,把所有的规章制度真正执行到位,以制度与考核的约束来开展安全管理,做到制度化、规范化管理。

二、简析基层供电所安全管理弊端

2.1基层供电所各项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我国地域辽阔,环境十分复杂,同时发展不平衡的问题非常明显。发展城市不集中在同一地区,乡镇等基层指标地区分布相当分散,需要分散建设电力供应所,才能够相对满足不稳定的发展环境。这样一来,想要建设统一全面的供电管理制度去有序管理各地电力供应设施就十分有难度。除此之外,我国基本地区多处于偏远山区,经济发展缓慢[2]。同时基层人民的的思想素质也不如发展地区的开放,对于基层供电所安全管理制度了解不深,部分甚至什么也不了解。因此,导致完善基层供电管理制度工作没有相对应的参照与修改,达不到完善的效果。而基层地区本身发展缓慢,基层供电所管理没有必要的相关基础设施支持,对电力供应设备的管理就有一定难度,不同地区的环境、情况不同,电力供应挂管理制度也就不能够相互直接运用。

2.2基层电力供应管理机构专业工作人员匮乏

国家的发展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进步,各方面的高素质人才越来越多,但由于社会生存法则的效应影响,多数高素质、高能力的强势专业工作者会往发展时间久、经济水平高的大城市或中小城市发展,而不是连基础设施都相对不齐全的基层地区。如此一来,就导致了基层地区的高技术骨干人才极度缺乏,无法保证供电设备建设、管理的质量水平。除此之外,还存在有一方面的的不足。由于时代对高层科技的重视,部分相关电力供应建设企业急于跟上时代步伐,将重心过度放置在对主电网的研究发展中。忽略了对配网工程的建设发展,导致各地区的电力供给量跟不上电力需求量,更何况基层地区这样正在发展中,对电力需求量相当高的地区。

三、分析提高安全管理的对策

3.1建立合理且可操作的制度,落实责任

具有可操作的制度是进行管理的前提,只有制度的合理性以及可操作性强,在其实施的过程中遇到困难的可能性就越小,也越容易解决,因此,在安全管理的问题上,首先要对现有的制度进行修改和完善,根据供电所所处的位置、规模、人员等等进行修改,建立可以操作的制度,并且明确每个人的责任,提高工作人员对安全工作的重视,参与到安全工作中来,逐步强化其安全意识,同时也把安全制度落到实处。

3.2提升供电所员工安全管理的意识

基层供电所内一线工作人员一般都是来自农村,个人的文化水平与素质水平相对较低,缺少一定的安全生产意识,大部分工作人员没有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平时工作里认为工作经验最为重要也是自身的本钱,对于一些错误不敢勇于担当;忽略了生产相关要求与规章制度,随意违章操作。在具体工作中,我们应该注重强化员工的安全意识,日常加强学习培训工作。通过组织培训的工作改观员工思想,从思想层面上提高员工的安全管理的认识,强化对其各项管理条例要求的深入理解。教育工作以安全为宗旨,开展的过程要以人为本,切实深入去了解员工的自身想法,定期或不定期开展安全教育活动,也可以邀请一些专业技术人员分享经验。人的行为支配会受于意识作用之下,所以我们可以从思想方面来改变员工的想法,树立安全管理意识,方能在日常工作中规范作业,按照章程有序展开工作,这样才会更好地规避违章操作行为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大大降低了事故的发生几率。

3.3加强职业培训与引导

工作人员的素质在很大程度上能决定一个单位的发展,因此要时刻提升工作人员对工作的热情与激情,那么必须与时俱进,做好各种培训,使人员与企业、技术共同进步,那么他们才不会被机器所取代,安全管理教育是培训的重点。因此要努力做好职前培训,以及在职长期培训,建立“师傅带徒弟”的机制,帮助年轻人尽快适应岗位,投入工作状态,同时也能做好安全引导工作,使员工把安全问题明确与心中。

3.4注重安全工器具的管理及维护

从上述可知,基层供电所必须注重工器具管理制度的实行,首先,安排专业人员对所有的工器具进行排列编号归档,将同类的放置一起,各自设定固定的摆放处。其次,要求员工在使用工器具之前先做好登记工作,将所拿的器具名称、编号、自己姓名以及拿取时间和归还时间一一记录清楚,在使用完毕归还时要将器具放回原处。最后安排专业人员做好维护保养工作,定期对所有的工器具进行检查,对于一些不能正常使用的及时更换,必须确保其正常功能与使用。

结论:

综上所述,供电所尤其需要加强安全管理工作,基层供电所由于分布较为分散以及数量大,难以实施统一管理。应当加强对基层供电所安全检查工作以及建立相关管理制度,供电所增强员工的安全管理的意识、加强员工业务技能培训提高整体素质、完善“两票一单”管理以及实施严格考核,从而保障基层供电所的安全性以及提升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李华.对供电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企业文化(中旬刊),2017(12):154.

[2]魏纯干.供电企业农电安全生产管理的实践与探讨[J].现代企业文化,2016(21):121.

[3]马渊.试论企业供电安全生产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中国化工贸易,2017(3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