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前干预对肺癌介入患者减轻术后不舒适感和尿潴留的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01
/ 2

术前干预对肺癌介入患者减轻术后不舒适感和尿潴留的效果观察

谢蕾

江苏省 南通市第六人民医院, 226011

摘要:目的:观察肺癌介入患者中应用术前干预的效果,及其对术后不舒适感和尿潴留减轻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018年6月~2019年12月我院接受介入治疗的48例肺癌患者,将其纳入到本次试验中展开分析。采用奇、偶数分组方式,将24例奇数患者设为对照组,24例偶数患者设为观察组。对照组为常规干预,观察组为术前干预。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不舒适感和尿潴留发生率比较差异明显(P<0.05);两组干预满意度效果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术前干预可提高肺癌介入术后患者的舒适感,控制尿潴留的发生,临床应用效果比较突出,可于临床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术前干预;肺癌;尿潴留

目前,肺癌的发生率不断上升。为减少患者的痛苦,临床采用介入手术治疗肺癌。介入手术具有疗程短、痛苦少的特点[1]。不过,介入术治疗肺癌后,容易发生尿潴留。因而,对实施介入手术的肺癌患者实施相应护理尤为必要。术前干预,是在介入手术开始前对患者实施的干预,属于新颖性护理。本研究为明确术前干预的应用价值,展开探究。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2018年6月~2019年12月我院接受介入治疗的48例肺癌患者,将其纳入到本次试验中展开分析。采用奇、偶数分组方式,将24例奇数患者设为对照组,24例偶数患者设为观察组。在对照组患者中,男性与女性患者的例数分别有14例和10例;患者的年龄分界范围是30岁-66岁,年龄中位数48.23岁。在观察组患者中,男性与女性患者的例数分别有13例和11例;患者的年龄分界范围是31岁-65岁,年龄中位数48.28岁。纳入标准:(1)所有入选对象均为肺癌;(2)所有入选对象均接受介入治疗。排除标准:(1)凝血功能障碍的对象;(2)肝肾功能、精神障碍的对象;(3)资料不全、中途退出的对象。两组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为常规干预。给予患者常规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包括常规宣教、常规环境等干预。

1.2.2观察组为术前干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患者术前干预。其一,成立术前干预小组。由科室内4名医护人员组成术前干预小组,学习术前干预护理知识,提高自身护理技能。其二,术前评估。对患者介入术前的身体状况、疾病认知及心理状况等进行评估,掌握患者的基本情况。根据评估结果,引导患者实施各项检查,了解患者介入手术的可行性;为患者讲解肺癌相关知识,包括肺癌发病机制、介入治疗方法及相关注意事项等,提高患者的认知水平;积极与患者沟通、交流,掌握患者出现的负性情绪,指导患者参与娱乐活动、聆听舒缓音乐,转移患者的注意力,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其三,术前讲解。向患者讲述术后可能出现的不舒适现象、尿潴留情况,以耐心的态度为患者答疑解惑。在术前2d,向患者讲解床上排尿流程,使患者明确床上排尿目的、技巧和价值等,增加患者床上排尿的体验,逐渐消除患者因此种排尿方式产生的不舒适心理。

1.3观察指标

观察干预后,两组患者出现不舒适感、尿潴留的情况,并进行记录。制定护理满意度评价标准:①十分满意:患者感觉舒适,未发生尿潴留;②满意:患者轻微不舒适,尿潴留较轻;③不满意:患者不舒适,尿潴留严重。总满意=(①+②)/(①+②+③)*100%。

1.4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统计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使用(x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分析两组术后不舒适感和尿潴留发生率

整理表1中数据,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不舒适感和尿潴留发生率比较差异明显(P<0.05)。

1 两组术后不舒适感和尿潴留发生率的比较[n(%)]

组别

n

发生率

不舒适感

尿潴留

观察组

24

1(4.17)

0(0.00)

对照组

24

6(25.00)

4(16.67)

x2

4.181

4.364

P

0.041

0.037

2.2分析两组干预满意度效果

整理表2中数据,观察组与对照组干预满意度效果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

2 两组干预满意度效果的比较[n(%)]

组别

n

护理满意度

总满意度

十分满意

满意

不满意

观察组

24

17(70.83)

6(25.00)

1(4.17)

23(95.83)

对照组

24

15(62.50)

3(12.50)

6(25.00)

18(75.00)

x2

0.375

1.231

4.181

4.181

P

0.540

0.267

0.041

0.041

3 讨论

肺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2]。就肺癌的治疗而言,所采用的介入治疗方法,在临床中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不过,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肺癌患者接受介入治疗后可能会出现尿潴留,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不良影响。因而,临床通常对肺癌介入患者实施护理。临床认为,术前干预方式可提高患者的认知水平,临床效果较好[3]。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并未发生尿潴留,对照组尿潴留16.67%。结果表明,观察组在尿潴留控制方面的效果更好。此外,观察组的十分满意度、总满意度等,均高于对照组。综合来看,观察组的干预效果更好。对照组的常规干预,内容单一普遍。观察组的术前干预,围绕患者手术前的状态,对患者展开全面术前干预。通过对患者身体状况、疾病认知及心理状态的评估,为患者实施合理的术前干预指导,使患者对疾病、尿潴留等均有一定的认知,且负性情绪得到有效的缓解。在护理期间,以术前干预作为根本理念,使患者在接受手术前就掌握手术后的基本状况,从而使患者能够有一定的准备。与常规护理方法相比,术前干预的内容更具有针对性,因而效果更好。

综上所述,术前干预可提高肺癌介入术后患者的舒适感,控制尿潴留的发生,临床应用效果比较突出,可于临床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孙彩玲,孙淑红.术前呼吸锻炼专项护理在肺癌患者中的效果及对肺功能的影响[J].中华胸部外科电子杂志,2019,06(04):224-228.

[2]张筠.辨证护理干预对肺癌介入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效果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94):147.

[3]薛志雯.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对非小细胞肺癌胸腔镜手术围术期的效果观察[J].饮食保健,2018,005(031):212-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