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建设中水利防汛信息技术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6-29
/ 2

水利工程建设中水利防汛信息技术的应用

胡明明 胡文军 柴光耀

河南省白沙水库管理局 河南许昌 461670

摘要: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和完善,致使很多行业在发展过程中都非常依赖信息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工作中,防汛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在此过程中运用信息技术是解决洪水灾害问题科学方式。本文从水利工程建设中应用信息技术的必要性入手,紧紧围绕水利防汛信息技术的特点展开阐述,针对水利防汛信息技术的应用状况进行全面探讨。

关键词:水利工程;水利防汛;信息技术

引言

水利工程运行与我国经济发展直接相关,其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随着人们对水资源的利用和开发,水利工程项目建设逐渐增加,为了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的作用,就要重视水利工程的防汛工作,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其防洪能力。

1水利工程建设中应用信息技术的现实意义

从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角度来说,若想不断提高工程建设管理的水平,使得工程达到质量与安全标准,加强信息化建设,推动建设工作高效落实,有着重要的意义。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①能够提高建设管理的效率。建设工作涉及到的内容很多,同社会发展有着紧密关系,并且水利工作中工程建设管理占据着重要地位。基于信息化系统,实现对信息的高效调取和传输以及发布等,能够加强各个部门的协调力度。除此之外,实现水文资源的高效归纳,有利于提高建设管理水平。②有利于完善工程管理模式。应用信息化技术,构建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系统,采取网络化方法,协调各个内容,打造现代化管理模式,能够促使工作效率得到提高,助力工程持续化发展。③有助于推动提高建筑全过程的管理水平。依托信息化技术,实现对建设、施工建设管理、运维及服务等全过程的动态化管理,利用信息数据的共享,实现前期和后期的有效协调,不仅提高建设环节的管理水平,同时为后续运维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信息支持和保障。

2水利防汛信息技术的内涵和作用

2.1水利防汛信息技术的内涵

水利防汛信息技术主要是指将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共同应用在采集信息、处理信息和管理信息的各个环节中,在一定意义上,水利防汛信息技术就是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的融合。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下,政府管理人员和人民群众对水利工程建设中的防汛工作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如水利防汛信息化。通过正确运用信息技术,能够节省大量的人力资。

2.2水利工程防汛工作的作用

在开展水利工程的过程中,其在防汛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第一,水利工程中的水库处理发挥着发电和调节气候的作用,同时具有防汛能力。我国夏季降雨分布集中,为了确保山地地区的百姓能够正常生活,这时就需要使用水库处理雨水,发挥其防汛的作用。第二,在洪水灾害来临时,河坝是确保百姓人身安全的有效措施,通过河坝可以对洪水进行疏导,达到防洪的目的。第三,我国为农业大国,为了确保国家经济稳定运行,要确保粮食产量的稳定性,旱灾是威胁农业的主因,而通过水利灌溉工程,可以确保我国农业稳定发展。

3水利工程建设中应用水利防汛信息技术的具体表现

3.1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

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信息化实践中,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即GIS系统,基于信息技术以及构图技术等,搭建地理服务功能平台,管理人员能够利用空间分析功能,获得相应的信息,为工程建设管理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保障工程建设的质量和安全。例如,工程测量测绘环节,应用地理信息系统,能够快速高效完成数据的测量,为工程方案的设计,提供完整且全面的数据信息,推动水利工程建设的有序开展。具体来说,通过地形图测绘,为建设规划和设计提供依据。不同于CAD以及数据库技术,应用GIS系统,利用其制图功能以及分析功能等,可完成工程沿线地区的情况分析以及断面分析。除此之外,可视化功能,还能够为水利服务管理提供支持,为整个工程的建设管理提供支持。

3.2积极运用通讯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

水利防汛工作中经常运用到的水文信息技术需要以通信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为基础,在二者的协作下,及时准确地解决水利防汛问题。因此,很多水利工程建设单位在积极运用通信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开展水文网络体系构建工作,在增强各个区域水利防汛工程之间的联系时,能全面构建水文信息网络共享平台。在实际构建水文网络体系的过程中,主要从外联网络系统与专项网络防汛系统两方面开展。

3.3提高防汛相关人员的工作能力 

开展水利工程防汛工作离不开工作人员的支持,相关工作人员的素质会直接影响防汛工作的质量,甚至会影响防汛工作的最终结果。从这个角度来看,提高防汛相关人员工作能力尤为重要。首先,增强防汛人员的在防汛工作中的安全意识;其次,提高防汛人员工作中的防汛能力和水平。这两方面在整个防汛工作中不容忽视。工作人员作为防汛工程建设的主体,在整个防汛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相关单位要定期组织防汛人员学习防汛知识和防汛技术,从而才能确保防汛人员将最新的技术运用到防汛工作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防汛能力。

3.4加强水利工程与现代科学技术的结合

为了更好地使用水利工程,发挥其防汛抗旱的作用,还需要将水利工程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首先,要不断引进新的技术方法,降低灾害的影响,并对灾害进行提前预估,增加水利工程的预警功能,使人们能够提前做好预防和加固,提高水利工程的防洪能力,降低自然灾害对经济的影响。其次,可以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在发生灾害时,对灾害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得出灾害大概规模、蔓延速度和时间,根据预测的结果进行合理的规划安排。总的来说,利用现代技术,能够让指挥部门详细了解灾害的情况,做好灾害的指挥工作,保障好人们的安全,减少经济损失。

3.5 BIM技术的应用

BIM技术作为现代工程建设过程中应用最广泛的技术之一,其自身具有的可视化特性以及建模能力等都是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工作的重要辅助技术,BIM技术在可视化特性下表现出强大的工程设计优势。所谓可视性,我们可以理解为所见即所得,传统工程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采用平面土质的方式对工程进行设计工作,这种平面图形很难真实反映出工程的立体情况,而BIM技术则能够在三维立体的模式下进行相应的设计工作,这对于设计人员来讲能够大幅降低设计难度同时也增强了设计质量。而建模能力则能够让工程中的各部分设计充分进行结合,在充分模拟实际建设情况的基础之上找出设计中不合理的部分,这有利于施工设计的改进,避免了工程实际建设中发现问题需要返工的问题,大大提升了建设效率和建设质量,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降低整体建设成本。

结束语

水利工程建设作为国民经济建设的基础项目,在防汛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管理者和工作人员要提高自身对工作的重视程度,在汛期来临时,采取有效措施做好防汛工作,保护周边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此外,防汛人员还要不断学习,提高自身在防汛工作中的安全意识和防汛能力,真正意义上做好防汛各项工作,确保防汛工作能够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郑立华.水利工程在防汛抗旱中的作用及优化策略[J].吉林农业,2019(23):70.

[2]郑立华.水利工程防汛抢险工作的对策研究[J].吉林农业,2019(22):54.

[3]郭若杨.水利工程防汛与抢险措施探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27):124-125.

[4]朱冰.水利防汛信息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应用[J].河南科技,2018(29):101-102.

[5]韩莹.浅议水利工程在防汛抗旱中的作用[J].科技与创新,2018(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