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口旁疝的预防和外科治疗方案运用意义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5-26
/ 1

造口旁疝的预防和外科治疗方案运用意义

程焱

泸县喻寺中心卫生院 四川 泸县 646100

在腹部外科领域中,造口旁疝是一种非常具有挑战性的疾病。这种疾病是造口术后引发的并发症,具有很高的发病概率,约在10%-15%左右,且容易于反复发作。诊断该疾病虽然很容易,但在目前的治疗方式较少,以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改进两种方法为主。此类治疗方式收效甚小,所以近几年采用了多种多样的补片修补技术,使得造口旁疝的发病率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造口旁疝的病因及临床表现

患者出现造口旁疝疾病与造口术有关,医生在患者的腹壁处做出造口,通过这种方式来实现排泄物临时或永久性改道,这种手术是在患者的腹壁进行的,腹腔内容物在通过此造口时就会造成缺损,从而引发造口旁疝这种疾病。当患者腹壁造口过大时,就会在此造口组织附近形成许多小孔隙,进而导致造口肠管持续蠕动,且持续蠕动会对造口附近组织造成非常强烈的冲击力,随着时间的延长,造口周围的孔隙会越变越大;当患者腹壁造口过于狭窄时,就会出现排便困难的症状,症状严重的患者需要进行二次手术,将体内造口狭窄的症状解除,最终导致造口旁疝这症状的发生;如患者长期的营养不良、状态不佳、手术过后造口处被感染,造口旁疝这一症状也会随之出现;当病人出现小便艰难、咳嗽剧烈不止、腹部充水导致病人腹腔内的压力升高时,也会提高造口旁疝疾病产生的几率。

造口旁疝在临床中主要表现为造口处出现明显的可复性肿物,患者长时间站立,或者过度用力后这个肿物就会变大。在该疾病刚刚出现不久的时候,患者平躺时包块就会消失,但是此疾病的患者体内的肠管容易粘连,这就导致疝气形成的包块无法回纳。随着时间的流逝,病人的病情会加重,这就导致了患者造口旁疝会越来越大,这种症状不但对患者正常生活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在造口护理方面也会增加不必要的难度,将造口装置的密闭程度严重破坏,使患者皮肤受到了大便、尿液的刺激;造口肠管在肠道中不断的反复突出、回缩会使肠壁粘连起来,导致患者体内的肠管中的内容物,如,食物、大便等等,在通过疝囊内时受阻,此时的病人就会有明显的腹痛、腹胀、不舒服等等现象。

造口旁疝的预防和外科治疗方案

在对造口旁疝的预防方面,应该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通常,在手术的前期体重过大的患者要控制好自己的体重,最好还要进行腹肌锻炼。医生对患者的身体状况、健康情况及病情要有充分的了解。如患者有贫血、糖尿病、肾脏功能不佳等问题时,医护人员要加强重视,防止患者因此类症状引发造口旁疝。手术的前期可以通过输血的方式来增强患者的体质。医护人员还要合理的运用抗生素,来保证患者手术后不会引发不必要的感染问题。与此同时,如果患者腹腔内压力过强,则在手术后,也会出现腹胀、咳嗽、小便困难的症状,从而导致造口旁疝疾病的出现;在手术进行的过程中可以将造口方式进行合理的改进,从而起到预防的效果。在此过程中要正确的选择造口的位置,其位置为患者的左下腹、右下腹部位,或者是脐部。造口的大小直径普遍为2.0至2.5厘米,其中2.0厘米为最佳尺寸,如果超过限制的直径,引发造口旁疝的几率就会大幅度的增加。手术操作中,动作要更加的轻柔,止血系统要更加的完善,在遇到张力过大的伤口时,不可以强行进行伤口缝合。要将患者造口肠段中的皮下、皮腹分别进行固定缝合;手术过后还要进行合理的预防措施,避免术后患者受到其他原因影响,防止腹腔内压力升高导致伤口不易愈合、不受控制的咳嗽、小便困难等症状的出现,还要加强对营养上的供给,预防患者的伤口受到细菌感染等等。

手术方式主要有三种,分别是:第一、sublay方式修补;第二、IPOM方式;第三、筋膜前放置补片修补手术。接下来进行三种方式的逐一介绍:首先是第一种为sublay方式修补,这种修补方式复发率较低。在手术的过程中可以运用原中线切口入路,此修补方式大大降低了内部的感染,并且不易于复发。将补片放到sublay这一位置,下方的腹膜将其覆盖住,可以将补片与人体中的肠管相隔离,这样就会防止其他不良并发症的产生。补片还会受到腹腔压力的影响,使它与肌筋膜的整合平铺效果更好,进而避免手术后身体产生其他不良的术后反应;第二种为IPOM方式,这种修补方式是修补造口旁疝最多的一种方式,此方式能够有效的减少病症的复发,其优点为创伤较小、并且恢复的程度是最快的,其操作方法较为简单。在操作时要注意测量缺损部位,及患者体内的肠管及其他组织的尺寸。合理的选择Trocar补片,可直接将补片放入患者的腹腔内,运用补片将患者的造口组织包绕起来,并且覆盖缺损的组织部位。运用缝合或者是订合技术将开口重叠的部位固定到患者的腹壁上;第三种方式为筋膜前放置补片修补手术,此方法适用于较小的造口旁疝,其修补方式简单,补片在放置方面上比较容易。这种手术的方式,比较适合于患有肠梗阻,或者是因为肠狭窄需要进行切除的患者。在修补的过程中要根据患者身体的实际情况进行修补,将补片牢固的固定在需要修补的位置。如果在造口肠管附近进行修复,则要时刻注意该补片固定是否牢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