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港口标准化建设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5-26
/ 2

智慧港口标准化建设研究

杨洪芳

沧州港务集团有限公司 061113

摘要:交通运输的迅速发展,可以体现一个国家的社会经济能力。港口作为交通运输中重要的运输枢纽,可以更好的体现现代化物流的蓬勃发展。目前,我国的港口发展还有很大的晋升空间,为了港口得到更加迅速的发展,必须要转变港口的发展方式,使其得到转型升级,打造出智慧港口的标准化建设。本文我们将根据我国现有的智慧港口进行研究分析,并在现有智慧港口的基础上,对其标准化的建设进一步研究,从而实现全国各地各大港口智慧标准化的建设。

关键词:智慧港口;物联网;标准化;建设

1、前言:

智慧港口又被称之为“智能港口”,“物联网港口”等。智慧港口作为集网络化,信息化为一体的现代化港口。主要是通过物联网、传感网、云计算、决策分析优化等技术手段,对与港口物流相关的各类资源及各类人群进行分析计算,促使港口物流的各个信息在互联互通的基础上形成相互关联的关系,确保港口有序的发展。但现阶段我国智慧港口,还有一定的发展空间,对于智慧港口的转型计划必须提上日程,为我国运输行业作出贡献,促使我国运输行业的发展。打造出智能化、标准化的智慧港口。

2、智慧港口基础设施建设

为了实现智慧港口标准化建设,对于基础设施建设必不可少。我们将对智慧港口基础设施进行全面的建设:

2.1港口物联网设施

智慧港口以及物联网之间具备非常紧密的关系。物联网主要是在互联网的运行基础上,利用无线数据等技术手段,对实体物品进行自动识别和信息共享。物联网的运用可以加快对物品的识别和传播。使物与物,人与人之间形成资源共享的平台。智慧港口利用物联网技术,促使港口与车、船、人、物等资源形成信息关系网,有效形成资源共享系统。港口智能化为人民提供了更加便捷、安全、高效、环保的绿色体态。满足了港口智慧化的需求。

2.2智慧港口管理系统

建立全面的标准化智慧港口管理系统,通过互联网技术、移动通信技术、无线通讯技术实现港口自动化运行。智慧港口管理系统主要可以体现在利用实时监控系统、自动化设备等功能完成整个港口的物流作业,运输服务及港口管理工作。为港口提供高效,准确,标准,优质的服务。例如:利用物流搬运机器人,不仅可以控制资源成本,还可以节省劳动力1]。物流搬运机器人相比人力有很大的优势。它可以将物流资源进行准确分类、搬运,实现港口智慧化管理系统。

2.3物流信息化平台

物流信息化平台的运用,可以节省时间成本。利用物流信息化平台,可以将物流生产过程中的资源信息进行准确分类,数据整合。信息化平台的自动数据整合技术,大大提高了物流作业的效率和服务水平。因此,实现智慧化港口对于物流信息化平台的运用极为重要,进而形成自动化港口。

3、构建智慧港口标准化体系

3.1公共信息平台标准化

公共信息平台标准化主要体现在统一身份认证标准,以及平台接入标准。首先,统一身份认证标准,主要是利用互联网数据进行身份认证功能。需要结合密室应用,运用代码对认证流程进行分析控制。避免在操作过程中,出现对身份篡改的现象,以及运用他人信息获取资源的现象。确保一人一证的统一身份认证系统有效的运行。其次,对于平台接口标准运用。应制定标准的平台接口要求。只有满足平台接口标准的单位,才允许进入信息共享平台。需要进入平台的应用单位需接受安全技术规范检测2]

3.2技术标准体系

技术标准体系主要运用有线接入或无线接入技术进行标准化研究工作。通过实现公共设施标准化,利用云技术和传统技术构建安全设施标准共享资源。利用云技术可以制造出一个虚拟的资源地址,在虚拟的资源地址上可以进行资源分配服务,为智慧港口提供公共设施服务,实现技术标准体系。

3.3维护运营标准体系

在建设港口标准体系后,要进行定期的维护和标准运营。为了进一步保证港口标准体系的正常运营,需要实施定时的评价和检测。为了保证智慧港口设施能够正常运行,需制定港口设施运行保障的标准3]。对港口设施网站进行实时监控,定期检测,对内部资源进行定期升级,如发现异常应及时更新维护,保障智慧港口平台建设的标准化。

3.4信息安全标准体系

为了保证智慧港口网络信息的安全,需建立信息安全标准体系。避免智慧港口出现网络系统瘫痪,漏洞,病毒等隐患。根据国家信息安全管理局要求以及相关标准,制定平台信息安全管理系统,保障系统的运行安全、保证数据的安全以及用户隐私安全等。最好对信息实施密匙管理,采取密室管理系统,在进行信息查询更改等功能时确保数据输出的安全性。还可以通过建立防火墙,防止病毒入侵4]

3.5服务标准体系

建立港口服务标准体系,为物流企业或相关单位(如港口单位、海关单位、外贸经销商、检验机关)、社会服务机构(例如:银行、保险、运输、厂库、码头等)提供高效保障的服务。

3.6标准体系框架

实现智慧港口标准化体系,需要构建标准体系构架。标准体系框架主要分为,基础标准,应用标准,技术标准,服务标准,运输标准,安全标准。6种基础标准体系应建立在互相支持、互相通信的基础上。根据基础标准规范,建立公共信息平台,并对公共信息平台进行技术维护,为港口服务中心提供标准服务,对应用平台进行运行维护以及运行保障管理,实现网络信息安全化,数据运输安全化、应用系统安全化。

4、结束语

结合全文,对智慧港口标准化进行分析概括,可以得出我国港口事业发展还是有很大前景的。为了保证健康、绿色、公正、有效的港口需制定标准化体系。因此,建设港口生产智慧操作平台,是非常有必要的。利用港口自动化平台对港口资源进行合理分类分配,同时保证港口资源的安全化,不仅能够提升港口货物运输的效率还可以完善港口服务体系。同时,因为利用了云技术网络平台,还大大节省了人力的使用,节省了物力成本。促使了港口信息化的转型,保障了智慧港口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徐磊, 钱振明. 智慧港口标准化建设研究[J]. 中国标准化, 2015(09):77-82.

[2]徐磊, 赵爱东. 智慧港口公共信息平台标准化建设探究[J]. 标准科学, 2015(04):44-47.

[3]徐磊, 赵爱东. 智慧港口公共信息平台标准化建设探究[C]// 标准化改革与发展之机遇——中国标准化论坛. 0.

[4]韩为选, 刘俊, 王岩. 对信息化引领下的智慧港口建设探讨[J]. 通讯世界, 2019, 26(05):286-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