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材料管理的优化措施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5-26
/ 2

建筑工程施工材料管理的优化措施研究

彭松

重庆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重庆 400600

【摘要】建筑业飞速发展下,建筑工程施工材料种类日益丰富,为了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水平,做好材料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结合当前建筑施工材料管理现状提出相应的优化措施。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there are more and more kinds of construction materials for construction project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onstruction projects,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do a good job in material management. Based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building construction materials management,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optimization measures.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材料;施工管理;管理优化

Keywords: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engineering materials;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management optimization

1 引言

建筑材料质量是确保建筑工程质量的关键因素。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我国建筑行业实现了长足发展,其中建筑材料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由于建筑材料检验规范、标准及使用方法不断更新,以及新的建筑材料不具备切实的工程应用等相关问题,使得对建筑行业新材料质量的有效控制难以实现。所以,依托建筑材料的质量控制来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是尤为必要的,并且要想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达标率,就必须要解决好建筑材料质量控制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由此可见,对建筑材料质量控制的问题与对策进行研究探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 建筑工程施工材料管理的重要性

对建筑工程的建筑材料完成质量把关就是严格控制每一项涉及到施工的材料,尽可能的保障建筑工程的质量与投入运行的基本要求相符合,保障良好的经济效益得以顺利高效的实现,得到的社会评价也更加稳定和可靠。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可能会用到不同类型的建筑材料,建筑材料的种类超级复杂,不同材料的控制标准也存在很大的不同,严格把控建筑工程建筑材料的质量,一定要符合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首先待材料入场之后,必须结合材料实际,分门别类,保障材料管理更加科学,更为理想。其次建筑工程建筑材料进入到现场指挥,必须对建筑材料本身的质量严格高效的把关,并且将现场对材料检验的结果与建筑材料的具体指标进行过对比,确保结果无误后,建筑材料才被允许进入到施工现场。当建筑材料进入到施工现场指挥,有一些材料还涉及到二次加工,在二次加工工作完成后,其质量必须与建筑工程施工具体要求对应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够最大限度的将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保障到位[1]

3 工程材料管理存在的问题

3.1 材料费用管理体系不完善

工程建设中质量和成本是一对矛盾体,永远遵循此消彼长的经济规律,它们既有对立性的一面,又有统一性的一面,我们虽不能忽视其对立关系,却可以根据其统一性,寻求满足当前企业需求的最大平衡。然而,个别建筑施工企业单方面追求最大收益,罔顾工程质量,造成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损失。大多数建筑施工企业尚未建立完善的材料费用管理体系,对市场价格波动的应对机制有待加强,工程质量和施工成本控制矛盾的调和仍是目前比较棘手的问题,监管方式不仅落后而且效率极低,起不到有效监督的作用。在材料费用上支出了不菲的金额,却没有收到良好的效果,建筑施工企业对材料费用管控存在漏洞。

3.2 材料采购计划不合理

一些开发商在对建筑材料进行采购时,未制定科学计划,建筑材料分类不明确,极易出现混堆现象。例如,钢材、水泥等建筑材料在天气原因影响下,出现锈蚀、受潮等问题,丧失其原本的安全性质,进而不仅会加大质量检测的难度,还会加大重复抽样的误差。另外,由于建筑材料分类不明确,极易出现漏检、遗检等情况,使不达标的建筑材料被投入使用,由此势必会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

3.3 工作人员对施工材料管理工作态度怠慢

建筑材料管理不仅要求建筑企业更加重视,还要求工作人员更加注重建筑材料的管理。尤其是材料存储与规划、使用方面,都需要施工人员的支持与管理得以实现。在实际建筑工程中,施工材料管理因为各方面原因的影响,导致施工人员忽视了施工材料管理的重要。尤其是施工材料管理细节方面,因为管理态度不端正,导致材料存储期间出现质量下降、存储混乱以及材料消耗过度等情况,严重影响到建筑工程成本控制,并且施工材料成本增加,建筑施工企业的经济利润下降,建筑施工质量得不到保证

[2]

4 工程材料管理的有效措施

4.1 提高材料存储能力

管理建筑施工中建筑材料的仓储主要可以分为下面几个内容:第一,存储材料的时间需要按照合同上的要求和规定以及施工计划中的要求验收材料;第二,存储材料的时候管理材料的工作人员需要按照材料的特征以及性能分类进行存放,在存放材料的过程中应当考虑到材料质量的影响因素,同时实施有关的策略,以便能够妥善保管材料;第三,对材料的领用与发放制度进行制定,尽可能减少浪费材料情况的发生;第四,定期进行清仓,保证材料不会发生挤压的状况。

4.2 编制合理的材料采购计划

注重施工材料采购计划编制。根据建筑工程项目建设施工合同、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规定、施工设计图纸等明确材料采购标准、范围、内容、产品数量、产品类型、材料供应方信用等,为采购行为提供方向与目标。另外,做好市场调研,科学选择供应商。建筑企业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与发展需求,构建科学且完善的施工材料供应商评价指标体系,根据评价项目进行相关资料收集,实现供应商资质审核,掌握供应商选择主动权。与此同时,借助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形成供应商数字化档案库,便于供应商信用等级评估的同时,加强供应商管理力度。

4.3 把握好材料来源的质量检验与控制

在采购阶段,采购负责人需要就材料供应商的经济情况,生产能力等等进行严格的审查,并且就生产厂商是否具备生产资质进行审核;此外目标建筑材料正式在建筑工程建筑施工中得到应用之前,必须将所有的材料都应该通过建筑质量部门的严格检查,待检验真正确定合格之后才可以正式投入到建筑工程的施工环节,材料的检验工作必须严谨对待,绝不是儿戏。检验材料的来源的时候,不能将重点完全放在相关证书的检验上,证书检验仅仅是一方面,还需要从材料生产厂家的原材料检验环节入手,做好生产设备运行的监督和检查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将建筑材料可能存在的质量隐患及时弱化,对建筑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相当有利。

4.4 完善建筑工程施工材料管理体系

完善管理体系和制度指导是提高建筑材料管理质量的关键,同时也是解决建筑施工管理问题的重要举措。结合建筑工程施工材料管理现状,从施工材料采购、验收、存储以及应用等方面,不断优化施工材料管理体系,并且按照完善的管理制度,控制建筑材料管理的细节,及时消除隐藏的物资管理风险和漏洞。完善建筑材料管理体系,明确材料采购计划,做好建筑材料市场研究,合理选择建筑材料采购。严格控制施工材料价格变化与进场检验工程,对关于施工材料的所有项目均体现在施工材料管理体系中,以此来指导施工材料开展管理工作,保证施工材料管理质量[3]

4.5 加大环保节能材料的应用程度

BIM技术的应用从本质上而言,只是绿色建筑项目开展的重要辅助手段,要真正将绿色建筑的设计和施工理念融入到实际工作中去,还要求设计人员能够真正把握绿色建筑材料行业发展的趋势,在设计工作中紧跟行业发展的潮流,提前建立绿色建筑材料的数据库并做好实时更新工作。在完成这方面工作的基础上,才能够真正基于BIM技术的应用,对各种材料的应用方案进行整体分析,通过BIM技术的碰撞功能,检查出设计方案不符合绿色建筑规范要求的环节,从而保证设计方案在采光、保温、能源利用率及可持续发展材料的应用上,都能够达到绿色建筑的设计要求,进而达到真正意义上的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

5 结语

总而言之,开展好建筑材料质量控制是确保建筑工程项目质量达标的重要一环。建筑行业相关人员务必要革新思想观念,提高对建筑材料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及其原则的有效认识,深入分析现阶段建筑材料质量控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开展好建筑材料质量检测、采购及进场验收、进场后的质量控制等工作,从多方面提升建筑材料质量,为建筑行业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陈冲.建筑工程施工材料管理的优化措施研究[J].居舍,2019(15):129+146.

[2]王辅胜.建筑材料质量控制的难点及应对策略的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540(31):55-55.

[3]李保海.杭州市建筑材料质量监督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J].浙江建筑,2014,31(3):5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