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环境监测过程质量管理和 提升监测水平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5-26
/ 2

加强环境监测过程质量管理和 提升监测水平

黄丹萍 1 , 孙荣耀 2

大连海友鑫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辽宁 大连 116000; 2. 大连特种设备检验检测研究院有限公司, 辽宁 大连 116000

Strengthen the Quality Management of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Process and Improve the Monitoring Level

HUANG Dan-ping1, SUN Rong-yao2

(1.Dalian Hyseen Testing Technology Co. Ltd., Dalian 116000, China; 2.Dalian Special Equipment Inspection and Testing Institute Co. Ltd., Dalian 116000, China)

摘要随着新时期环境问题的不断恶化,环境监测在其中的地位逐渐提高,做好监测全过程质量管理能够保证环境治理工作的可行性、有效性。论文以环境监测为依据,探讨提高环境监测水平的措施方法。

【Abstract】With the deterioration of environmental problems in the new period, the status of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in it is gradually improved, and the quality management of the whole process of monitoring can ensure the feasibility and effectiveness of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Based on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this paper discusses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关键词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全过程;监测水平

【Keywords】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quality management; whole process; monitoring level

【中图分类号】X830.5 【文献标志码】A

1 引言

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很多时候都是以环境破坏为代价的,而对于我国来说,在过去的几年发展过程中也同样使环境受到了破坏,如今虽然经济发展带动了城市乃至整个国家的整体发展,但是同样也遭遇了环境变迁的问题,在这过程当中,环境的检测质量控制以及质量保证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同样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另外,在众多国家会议上我国也同样提出了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具体理念以及发展战略。

2 环境监测全过程质量管理问题

一是思想观念守旧,重视程度不够。多数基层环境监测站往往为了应付外部质量监督审核,将质量管理工作纳入某一个人或几个人的工作范畴,在外审临近时,工作人员对评审资料进行集中整理,完全将实际运行的质量管理工作变成了纸质化与电子文档相结合的文职工作。各级领导思想观念守旧,将关注焦点大多集中在经营效益方面,而忽略了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外部评审现场也变成了内部文件资料的审核流程,评审数据以及开具的不符合项只是浮于表面的针对文件资料的完整程度进行判定,评审结果缺乏精准性,失去了现实意义[1]。二是监测人员的业务水平有限。环境监测工作的主体是人,人员素养将直接影响到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水平。环境监测的制度、体系的支持和人员素养同样重要,都会直接反映在工作成果上。

3 环境监测全过程质量管理的解决措施

3.1 转换思想观念,增强大局意识

在质量体系文件的制订与修改过程中,监测站的各个部门都应参与进来,针对环境监测的具体项目、实施内容、监测数值标准、检测标准等内容进行全面系统评价,最后形成统一意见,予以实施,这样才能够切实保障质量体系文件的真实性。尤其在编制作业指导书的过程中,工作人员不但要明确操作规程,而且必须对监测仪器的工作原理、适用范围以及使用条件进行全面阐述,使作业指导书能够充分发挥正确的指导作用,为基层监测人员提供必要的标准参照。此外,根据基层环境监测站组织架构的特点,应进一步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岗位责任制,做到各负其责、各管其事,各级管理部门、业务职能部门与监测部门应建立有效沟通的联动机制,将质量管理工作切实落实到每一个环境监测细节部位。各级人员不得应付了事,工作不得流于形式,将环境监测站的各项实际工作与质量管理工作有机地结合到一起,以促进监测站的长远健康发展

[2]

3.2 规范环境监测流程

在环境监测工作中,取样任务通常都是在室外进行的,同时在实验室内对样品做出对应的分析,以进一步地判断其中存在的污染物质的具体类型。假如所检验的污染物质的含量处在生态环境所容纳的范围以内,这种现象一般属于正常现象,但是具体的情况还必须要有比较具体的标准。然而,通过室内样品比较也同样可以达到最终我们对于样品对比的目标和要求,我们把此方法总结为标准法。在环境监测过程中完善规范环境监测流程,能够保证各方面工作的有序进行。

3.3 提升人员的综合素养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要进一步地提升工作效率,需要强调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保证人才培养机制的贯彻和落实,逐步增强控制效果。在建立和完善人才培养机制的过程中,让其更好的和实际需求进行结合,这样不仅有助于人员素养的逐步提升,还可以帮助人员更好地实现自身价值。通过提升综合管理的能力,严格按照质量至上的原则进行工作,保证环境监测管理水平和制度的逐步完善,进一步的增强人员的责任意识。将技术模型和实际需求进行有效融合,促进专业能力培训机制的落实。凭借各种培训项目,通过集中考核方式来帮助工作人员综合素养的提升。在管理效果提升的同时,还要强调人员综合素养的提升,为后续环境监测工作的开展打下坚实基础。

3.4 监测技术的完善

对相关的监测技术进一步完善就是需要将目前的监测设备不断创新完善,利用先进的监测设备,才可以在环境的监测过程中短时间内读取准确的数据。目前,我国拥有一些在国际上领先的环境监测设备,这些设备可以在短时间内将所需要的数据读取出来,并且这些环境监测设备大多数都是属于化学监测类。在化学监测的过程中,需要用到相关仪器对环境进行检测,但是在检测过程中,需要对仪器的精度进行调试,只有保持良好的精度,才可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而且在环境监测的过程中,对监测点及污染物的选取是至关重要的,只有选择正确的监测点,才可以将工厂排污及市区污染物进行集中的监测[3]

3.5 强化综合分析能力,提升环境监测水平

相关部门出台的环境保护管理决策的参考依据主要是环境监测的综合报告。开展环境监测不能只是单纯地进行监测数据收集,而要侧重于形成科学性、高质量的综合分析报,从而为环境管理、政府的相关决策提供基础依据。基于此,首要任务是获得质量较高的监测数据,收集影响周围环境的各类信息。除此之外,要对监测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提高其综合能力。监测站要合理运用环境监测的数据及其他信息资料,全面掌握环境质量的实况,运用客观科学的方法研究影响环境质量及造成污染的原因,更深层次地探讨其发展趋势及相关性,通过一系列探讨明确环境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确保综合分析报告有据可依、有分析及建议,这是更好开展环境监测工作的关键。经过综合分析获得全面科学的结论,充分发挥监测数据及信息的创造价值。

4 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环境污染现象较为严重,为了提高环境工程的治理水平,加强环境监测具有重要意义。相关单位要不断健全环保体制、创新环境监测技术、引入先进的检测设备,通过加强工作人员环保意识、质量意识,满足当前环境保护政策相关要求,为环保工作的开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1】王晓玉,樊萍,王斌.试论环境监测全过程质量管理提升环境监测水平[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7(08):110-111.

【2】范娜.试论环境监测全过程质量管理提升环境监测水平[J].科技风,2019(34):131.

【3】李万杰.强化环境监测全过程质量管理提升监测水平[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9(0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