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5课《北伐战争》教学设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5-20
/ 2

第 15课《北伐战争》教学设计

张兰惠

西安市电机厂子弟学校

【教材依据】人民教育出版社《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五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第15课《北伐战争》

一、设计思路

1、指导思想:本节课设计将体现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本着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的核心思想开展教学、构建高效课堂。教学内容设计将符合时代精神,体现时代特点。课堂内容将注重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启发学生心智。

2、教学重难点:

重点:北伐战争。

难点: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

二、教学过程

环节1、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上节课的内容,在上一节课中我们讲到工人运动的失败使年轻的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单枪匹马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而此时国民党的领袖孙中山在经历了辛亥革命、二次革命、护国战争、护法运动之后也深刻的意识到团结的重要性。那么,国共两党是如何实现的合作呢?取得了怎样的成果?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导入新课

环节2、讲授新课

【板书】一、国共合作的实现

【板书】 1、背景

【教师活动】学生齐读结合课本70页教材第一段回答问题:

师:中国三大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生: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召开的中共三大,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共产党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把国民党改组为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同盟。

师:孙中山为何要同中国共产党合作?

生:孙中山在经过多次反对北洋军阀斗争的失败后,深深感受到必须改组国民党,为它注入新鲜血液。

[过渡]孙中山决定同共产党合作后,遂着手准备召开国民党一大,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找出国民党一大召开的相关信息。

[点拨]正文中提到了中共三大和三民主义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中共一大、中共二大和旧三民主义的相关内容,便于把知识理成线,也有利于知识的迁移、巩固和理解。

【学生活动】

讨论:阅读教材,讨论新旧三民主义的区别?

旧三民主义

新三民主义

三大政策

民族

推翻清王朝统治,反对民族压迫

对外反帝国主义,对内反民族压迫

联俄

联共

扶住农工

民权

推翻君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国民一律平等

民主自由权,“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

民生

平均地权,解决贫富不均等问题

“平均地权,节制资本”改善工农生活状况

[过渡]两党合作后意识到需要培养自己的武装力量,在苏联和中共的帮助下孙中山创建黄埔军校。

师:教师展示黄埔军校大门图片和材料,请同学们仔细阅读材料结合课本内容,回答下面的问题。

材料:“中国革命之所以迟迟不能成功的原因,就是没有真正的革命武装队伍;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

——孙中山在军校成立典礼上的演说词

思考:孙中山为什么要创办黄埔军校?对联可以看出黄埔军校办学宗旨是什么?

目的:创建革命军,挽救中国的危亡

办学宗旨:培养有理想、不怕牺牲,以救国救民为己任的新一代军人。

【板书】 2、北伐胜利进军

二、北伐胜利进军

环节3、推进新课

[过渡]黄埔军校的建立为北伐战争做了准备,国共两党确定了革命的目标,准备开始北伐。

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71-P73,完成下面表格

北伐目的

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北伐对象

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等

总司令

蒋介石

主战场

湖南、湖北(展示北洋战争形势图)

重要战役

汀泗桥、贺胜桥

备注:在讲到重要战役的时候,播放《激荡年代:誓师北伐》的视频,让学生能够深刻感受到大革命时期英雄们摧毁旧社会的壮烈之举,敢为人先的社会担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情感;使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升华。

【板书】 3、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与南京政府的建立

三、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与南京政府的建立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阅读课文P73页最后两段内容。

师:国民党右派如何叛变革命?

生: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汪精卫发动了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点拨]强调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是叛变革命的开始,分共会议标志着国共合作正式破裂,国民革命失败。

师:蒋介石成立的南京国民政府代表谁的利益?

生:代表大地主和大资产阶级的利益

师补充:(1)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对内镇压人民革命,对外投靠帝国主义

(2)此时北洋政府、南京国民政府和武汉国民政府并立

【活动】师生合作探究:为何北伐战争成功了,而国民革命失败了?

师启发引导:(1)北伐的胜利结果是北洋军阀基本被消灭,但是又出现了代表那个阶级的?什么政府?

(2)此时的社会性质为何?有没有变化?

(3)革命任务为何?有没有完成?

师生共同总结:(1)打到了旧军阀又出现了以蒋介石为首的新军阀

(2)双半社会性质没有改变

(3)反帝反封的革命任务未完成

【板书设计】

第16课 北伐战争

一、北伐战争的背景

1、中共三大的召开

2、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3、黄埔军校的建立

二、北伐胜利进军

1、国共合作

2、北伐目的

3、北伐的过程

4、北伐的结果

三、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1、四一二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2、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3、东北改易旗帜

【教学反思】

课后静下心来对本课进行认真的反思,总结本课的成功与失败:

1、教学的成功之处:

(1)学生活动较多,不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用视频、材料、问题引导,逐步加深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

(2)对知识进行整合,层层递进

(3)回忆旧知识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历史教学要求论从史出,反对空洞的结论。因此在教学中利用课件展示了大量的材料,通过对史料的共同分析,得出结论。学生在生成知识的同时培养了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5)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引用视频让学生感受更加具体,得到情感的升华。

2、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1)本科内容较多,一节课时间很紧张

(2)合作探究题没有拔高。

(3)留给学生阅读材料的时间较少。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