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化畜牧养殖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及防治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5-20
/ 2

规模化畜牧养殖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及防治对策

黄稳

赫章县农业农村局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贵州省毕节市 551700

摘要:规模化养殖成为现代畜牧业的主要发展方向,这是一种科学合理的养殖方式,为养殖户带来了显著的经济增收。与此同时,规模化养殖也为生态环境带来诸多不利影响。鉴于此,本文首先阐述了畜牧养殖业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其次就规模化养殖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及其防治进行了简要分析,以盼能够提高规模化养殖的社会效益,实现生态与畜牧业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规模化养殖;生态环境;破坏;防治

前言: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畜牧业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和作用,科学的畜牧养殖业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农村的产业结构布局。人们对畜牧业产品需求量不断增加的同时对其发展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此过程中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其中就包含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相关的政府部门应该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来改善这一状况,更好的为促进畜牧产品的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1畜牧养殖业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

1.1对大气环境产生的影响

在畜牧养殖的过程当中,畜禽在生长过程中产生的氨气和各种臭气能够影响大气环境,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此外,在畜牧养殖饲料加工和使用的过程中,产生的一些漂浮物也将影响空气质量,同时这些漂浮物中可能含有大量的细菌和寄生虫等,容易造成病菌的传播。相关的调查也显示,在畜禽养殖场内出现的氨气、硫化氢等对人的呼吸系统有一定的影响,如果长期处于该类环境中的话,很容易导致人的免疫力下降。

1.2对土壤环境产生的影响

在我国一些农村地区,养殖户将动物的排泄物用于肥料,而没有经过科学的消毒处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土壤的透气性,造成土壤的板结,此外,一些养殖户为了提高经济效益,增加畜禽体内蛋白质的含量,经常在饲料中添加一些添加剂,如抗生素类药物或者是生长激素等,这些添加剂通过粪便直接被排泄到土壤中,长此以往的话很容易造成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增加,严重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1.3对水资源环境产生的影响

在我国农村地区,一些养殖户将清理养殖场和圈舍的污水直接排放到土壤和水资源中,该种情况长期存在的话将使污水中的细菌、病原体和微生物威胁水资源,同时还具有很多的营养物质,直接排放到水资源中很容易造成水体的富营养化。此外,污水的长期存在会对地下水资源造成影响,造成地下水有机质含量降低,从而引发水质的恶化。如果居民饮用此类水资源的话,容易对自身的健康造成影响。虽然在一些地区大型的养殖场已经设置了污水处理池,但是利用程度不高。

2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措施

2.1对规模化养殖场予以合理选址

防治畜牧养殖生态环境破坏这项工作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与系统性,在实际防治过程中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第一,合理选择养殖地址,不仅要提高养殖人员的环保意识,还要提升养殖户的综合素质与环保意识,这样才能对养殖业破坏与污染环境的现象从根本上予以改善。第二,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应定期开展教育工作,加强对养殖户的培训力度,使其在培训中认识到养殖对环境破坏的严重性,提高其环保意识,进而在实际养殖过程中,养殖户可以最大程度减少或避免对环境造成的破坏与污染。第三,合理选择规模化养殖场。规模化养殖应远离学校与农户等地方附近,不能在人口密集的地方进行养殖,可在田地与果园附近等便于生产与管理的地方开展规模化养殖,这样不仅能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还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2科学管理畜牧养殖场

现阶段规模化畜牧养殖方式在节约成本和提高经济收入的同时也增加了废物的排放,给生态环境造成不良的影响。因此应该对养殖场进行科学的管理。首先,要科学的选择畜牧养殖场所,远离居民区和水源地,避免对周围的居民生活造成影响。其次,畜牧养殖场还应该建立科学完善的污水排放系统,尤其是对动物的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处理合格达标后才能排放。最后,严格处理病死动物的尸体,一旦发现有丢弃或者买卖行为的话,应该采取相应的惩罚措施,避免影响生态环境。

2.3提高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

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相关的畜牧业管理部门和环保部门应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理念的宣传力度,可以定期对养殖人员进行培训,让更多的人认识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在工作的过程中才能科学的养殖和全面的消毒。此外,相关的工作部门还应该从全局出发,不断宣传和推广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为促进整个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2.4构建生态化的畜牧养殖业

在畜牧养殖业发展过程当中应该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对畜禽养殖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合理的利用,举例而言,对污水进行无害化处理,可以引用先进的净化设备,对养殖场产生的污水处理之后循环利用。可以建立沼气池,通过沼气池的作用将动物的粪便进行充分的发酵之后来发电。同时在制作沼气过程中产生的废渣和废液等用于农作物的肥料。因此,构建生态化的畜牧养殖模式是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2.5大力生产运用环保饲料

应该利用有益微生物与饲料合适的配比来提高饲料的质量,在经过发酵、干燥等处理之后形成环保饲料,而在饲料中适当的添加氨基酸及活性物质能够提高饲料的质量和利用率。另外,在养殖户畜禽喂养的过程当中应该减少使用饲料添加剂,而是推广环保饲料的喂养方式,这样做能够有效地降低畜禽粪便中氮和磷的含量,从而降低对生态环境的污染。

2.6加强行业监管,规范养殖行为

近年来,我国相继颁布了畜牧养殖污染防治的管理办法和防治条例,对养殖污染及其治理进行了法律上的规范。所以,在实际工作中,相关工作人员必须依据法律规定严格治理养殖污染,从源头上对养殖规模进行规范,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改善规模化养殖对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淘汰部分不科学、不具备污染综合治理能力的中小型养殖场,对养殖企业进行综合评价。加强对污染物的监管力度,要求企业科学合理处理污染物,从而规范企业的生产行为,依法养殖。

2.7完善生态保护体系,加强对生态养殖草原的保护

规模化养殖可以对生态环境产生很大的影响,因而有关部门必须重视规模化养殖,完善生态保护体系,从根本上预防规模化养殖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有关部门应健全相关制度与机制,加强对规模化养殖场的管理工作,构建完善的生态养殖草原保护体系,不断促进牲畜养殖的规模化,最终实现养殖效益的整体提升。

综上所述,当前我国经济呈现日新月异发展趋势,各行各业也得到了迅猛发展,畜牧业也不例外,作为我国的一项重要经济产业,实现规模化养殖有益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但同时我们也需要认识到规模化养殖对生态环境带来的不良影响。因此,养殖企业必须利用现代养殖技术树立生态保护意识,对废弃物排放进行严格的控制和管理,实现现代畜牧业与生态环境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建华.浅析规模化畜牧养殖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及防治[J].农民致富之友,2018(21):104.

[2]高尤灿.规模化畜牧养殖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与防治措施[J].中兽医学杂志,2015,27(11):102-103.

[3]郑冬,黄伟,侯娟.规模化畜禽养殖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与防治[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8,17(1):21-21.

[4]解安敏.浅析规模化畜牧养殖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及防治[J].中国畜禽种业,2019,15(7):47.

[5]李娜,王后福,王淑玲,等.浅析规模化畜牧养殖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及防治[J].农民致富之友,2019(13):66.

[6]乌兰格日乐.浅析规模化畜牧养殖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及防治[J].农家科技(下旬刊),2015(12):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