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笼中人”折射精神疾病患者康复困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5-19
/ 1

“笼中人”折射精神疾病患者康复困境

程丽苹

四川乐山市精神病医院 四川 乐山 614000

近年来,医疗界对精神疾病患者的情况做出了诸多调研,结果发现多地区,尤其是一些贫困山区,存在精神病治疗不及时且康复体系不合格的情况,而针对这一情况,为了避免这些患者肇事肇祸,且在病情严重时伤害他人,给社会带来安全隐患,有些家庭会把其囚禁于笼中,这也就是现今我们常说的“笼中人”。面对这种悲剧式局面,医学研究人员认为,应该重视起精神疾病患者的康复治疗,建立完善治疗体系,让这些“笼中人”得以解救,让更多的精神病患者得以康复。

一、精神疾病患者现状

说起“精神病”,众多人会有谈之色变的反应,甚至认为该疾病像绝症一般不可治愈,且会威胁社会安全。其实正相反,精神疾病研究人员做出介绍,抑郁症疾病在全球范围内增长迅速,患病人群以增长率为113%的速度正在逐年递增,甚至有专家预测称,今后20年的时间内抑郁症疾病将会成为世界第二大常见的疾病。但是在我国抑郁症疾病仍然难以治疗,甚至只有5%的患者能够顺利的得到治疗,抑郁症病情严重的患者如果未能接受及时有效的治疗,则很有可能引发精神分裂症,而后将会引起重视和注意,因精神分裂症的症状较为突出,但这种疾病治疗比例也只是达到总患病人数的20%~30%。

对于许多精神疾病,其初期表现并不是很明显,大都为性格改变以及情绪反常,这种情况下,医生或家属通常会给予其关于“思想问题”的谈心,这种方式即是十分有问题的。很多疾病,包括但不仅限于精神类疾病,都是因为患者讳疾忌医的思想以及家属不够重视的情况,而导致疾病越发严重,且会在疾病发展的过程中受到生物、心理以及社会等病发因素刺激,最终爆发严重精神疾病。因此,积极消除社会对此类弱势群体的歧视和偏见,帮助其控制病情,恢复健康,是个人、社会以及政府应极其重视的问题,同时还应在加大精神专科医院投入方面注入更多的精力和资金支持。

二、“笼中人”的康复困境

以比较偏远的山区为例,现今有众多精神疾病患者被关入“笼中”,虽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内容中有重性精神疾病的管理,但精神病的康复治疗环节还是无法保障,其主要还是由基层医疗卫生单位进行定期随访,对精神病患者的用药以及康复过程进行指导。但是山区的环境以及相关资源相对来说极其匮乏,这也就导致众多的基层医疗机构并没有完善的随访机制,医生在精神疾病治疗知识的掌握方面相对薄弱,从而无法很好的完成指导的工作。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在我国广西地区就有70144人,而这其中存在15%~20%的肇事肇祸倾向患者。由现今的社会现象来看,我国很多地区的医院精神科病床数以及精神科医师数相较全国平均水平更低。对于那些治愈后出院的病人,以及一些并未进行住院治疗的患者来说,建档、监测以及护理的工作极其不完善。而正是这种社会康复体系极度缺失的情况,才导致众多精神疾病患者发生“出院难”或者精神病治疗机构人员众多的情况。经过研究调查发现,偏远地区有很多重性精神病人在医院住院八年,依然不肯回家的现象。导致这种现象主要的原因就是患者身边几乎没有精神疾病方面的护理人员,可以帮助其康复,而家人对其也是敬而远之,害怕患者旧病复发而受到伤害。受诸多客观条件的影响,落后的医院精神科基本上没有康复病区,最常见的情况就是新旧病人混合居住,在这种环境下,很难避免病人疾病受到刺激后再次发作。

三、解决“笼中人”问题的根本措施

随着《精神卫生法》的正式实施,我国在法律方面出台了关于精神障碍预防、诊断、治疗以及康复等的详细规定,其中最有效的解决方案就是建立精神障碍康复体系。针对现在“笼中人”也就是精神疾病患者的现状,有关卫生部门以及相关的科研人员提出了三点解决措施:首先即为加强精神卫生知识宣传。因现在社会人群对精神疾病存在诸多误解和偏见,所以使已经康复的精神病人无法回归到正常的社会生活中去,从而导致康复治疗受限。鉴于此,即应建立相关的知识宣传平台,对普罗大众进行关于精神疾病知识的宣讲,令家属以及其他人群了解到精神疾病的情况,使其配合医生帮助患者早日缓解心理问题以及恢复健康。

其次则是要建立相对完善且有效的精神疾病社区康复机构。可先在小范围内进行试点,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则开始加大力度大面积建立。这种方式可以帮助患者在出院后依然能享受到专业工作人员的护理,医护人员会根据收集来的病例以及档案,对患者进行康复治疗,同时还将对患者的治疗情况和恢复情况进行分析和研究,观察其后续康复状况。

最后则需提高医院的治疗水平,为患者提供专业而细致的服务,以保证其能顺利康复。

综上所述,“笼中人”这一群体应该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精神疾病患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社会的漠视。经过及时治疗的精神病患者与常人并无二致,所以应给予其最大的包容。因众多客观因素的影响,“笼中人”问题仍层出不穷,精神病患者面临着诸多不可避免的康复困境,正因如此,社会及政府应给予其高度重视,建立相关精神疾病康复的医院或公益组织,帮助患者早日康复,并及时融入到社会中去,被社会重新接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