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战场急救的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5-19
/ 2

对战场急救的思考

张苧月 杨敏亮

32707部队 北京 100071

摘 要:战场急救是战时医疗救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的好坏对恢复和提高参战部队战斗力具有重要意义。现代战争,武器装备毁伤效应倍增。损伤范围广、程度重,伤类、伤型多,伤部、伤势复杂,这给战场急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从对战场急救的认识、技术和器材方面阐述怎样提高战场急救的措施。

关键词:战场急救;救护;对策

现代战争形态变化,对战伤的类型改变极大,伤型和伤类的变化对战场急救提出了更高要求,近些年,对于战场急救认识、关键技术及其装备器材都有了很大的变化。

一、战场急救认识

现代战争,武器装备的毁伤率大增、损伤范围加大,进而会出现损伤严重、阵亡率高的特点,这其中主要是来源于出血或者呼吸窒息。有研究资料表明:在阵亡中的40%是因为出血没有立即制止,还有25%在5分钟内有希望进行救治,有35%可以获得救治,其他约10%只要正确救治都能获救。在伊拉克战争中,由于注重急救环节,美军手术队靠前配置,使得一线的重症伤员得到了尽快救治,特别是充分利用黄金急救时间,在1小时内对伤员进行救治,使得阵地伤死率只有1.67%,较之以往有明显减少。所以,战场急救对于保证作战有生力量、提高部队战斗力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加之现代战争破坏多样性,这也对战场急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战场急救需要吸收先进的救治理念和经验,在战场上通过合理的计划安排和及时有效对伤员进行救治,才能减低阵亡率,提高持续治疗质量。

现代战争要求战场救治目标除了传统方式的寻找、包扎、搬运和后送外,更加需要突出超前加强、前伸配置、突出急救、加快后送的救治原则,更加强调的是在战场尤其是阵地上对伤员止血、止痛、伤口简单处理、保持呼吸通畅。在此基础上,将呼吸辅助技术和静脉输液技术前伸到急救第一线,这一点我们也在逐渐改变,相信经过一段的努力,我们会将构想变成现实。

二、战场急救技术

战场救护与平时的急救在程序和技术上还是有明显的区别,在战场环境下,首先需要考虑救援者的安全,进而避免造成更大更多的伤亡,所以需要在顺序和技术上更加合理。

一是止血技术。出血是战场受伤和减员的主要原因。有研究数据表明:在战场上可预防性死亡的占比中79%是出血所致。大约20%战伤死亡发生的节点是在伤员被送达到后方治疗机构以前,这里面主要原因是出血和颅脑损伤。在阵亡中的约10%是躯干和内脏出血,9%是四肢出血所致。止血技术包括:指压止血法,是一种可以迅速有效的临时止血方法,出血控制后则可以换用其他止血措施;加压包止血法,是在战伤中最为常用的止血方法,在小血管出血的情况下,加压包扎技术都可以进行有效地止血;加压填塞法,更多是适用于软组织内部出血。还有我们常见的止血带应用,对于四肢大出血有着非常好的作用。在战场上,只要正确使用止血带,对于控制人体四肢的大出血是具有快速、有效、便于携带的特点。从目前的实际使用情况看,一些新型的止血材料对战场急救也是非常好的。

二是气道管理技术。气道梗阻也是目前战伤的主要一个方面。气道管理技术主要包括:清除呼吸道异物,通过牵出下坠舌并固定,经口或鼻插入通气导管、喉罩、环甲膜穿刺和气管切开术。采取每一项措施都有自己的优缺点,比如:喉罩有操作简单方便特点,通常适用于缺乏气管插管经验的人员和其他因素产生的插管困难的情况;对于张力性气胸则应该快速穿刺减压,安装胸腔闭式引流;对开放性气胸,应该先闭合创口。这里需要强调的一点是,在战场急救过程中,必须要尽快开放阻塞的气道,打通危及生命呼吸功能障碍,这样才能有效救治伤员。

三是抗休克技术。战场休克是除了出血、气道管理外另一项战场急救技术,其目的主要是克服伤员休克静脉塌陷、穿刺成功率低、液体携带不便等困难,并改进相关技术。这里包括:骨内输液途径,从胫骨、胸骨、跟骨和骼骨等部位穿刺,其速度和静脉输液相当,输入的液体种类和药物无明显限制,在产生运动中骨内输液高于静脉穿刺,这样产生并发症仅为0.6%,可以说是一种安全、可靠的静脉输液替代途径;自体输血和血液代用品技术,这是对于胸腹腔器官出血公认的急救措施;复苏液体技术,这种技术主要用于用量少、体积小、便于携带等方面。当然,除了以上阐述的三个方面,还有一些复苏技术的创新,就是对于活动性出血的休克伤员,不主张快速大量地给予液体,在止血前仅给予少量液体,以维持机体的基本需要,彻底止血后再充分复苏。

四是固定搬运技术。这种技术虽然算不上是真正的医疗技术,但是对于战场急救却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固定的作用是保护伤口、减少污染,减轻疼痛,可以起到帮助止血、避免伤情加重、便于伤员后送的作用。搬运的材料需要有小巧轻便、多功能、方便携带的特点。骨折在战伤中非常常见,在四肢伤中,有超过40%会有骨折的症状。所以采用科学的固定和搬运技术也是尤为关键。比如现在新型的固定支架,设计时就充分考虑了战场急救的效率。

三、战场急救器材

除了器材之外,战场急救器材也是战场急救的重要一个部分,如能在阵地利用各类器材进行急救,可以挽回至少20%-30%的伤员生命。

一是止血器材及其材料。与其止血技术相对应的就是止血器材及其材料,这里面包括外用、内用和血管内制剂,外用的我们一般用的喷雾剂、止血胶和止血绷带几种,内用的有止血泡沫或液体等。目前,我们常用的有充气止血带和卡口止血带等。

二是包扎材料,这里面包括防滑绷带及镀铝敷料,就是把无纺布制造成连续波纹状皱褶,并将粘合剂涂在波峰的顶部,包扎使用时可以自身粘贴和固定。还有止血绷带,有内含海藻、纤维蛋白、凝血酶等物质。

三是通气器材,我们现在比较常用的包括口咽呼吸管和环甲膜切开器,在临床使用已经非常常见。

四是抗休克材料,抗休克材料主要是解决静脉通道问题,并提供加压输液的功能,具有体积小、便于携带等特点。

五是新型担架,除了具有传统的运送伤员的功能外,还加有生命指征监测单元、机械通气单元、除颤单元、吸引单元、临床监测单元、供氧单元、液体输注单元等等、

除了以上阐述的器材和材料外,还可以研发急救枪弹,在战场环境下,如果急救人员无法接近伤员时,可采用此类设备,对伤员进行射击,其中弹丸进入人体后,可以迅速溶解并释放药物,起到止血、镇痛和解毒作用。未来战场给战场急救提出了一系列的新情况、新问题,所以,需要从事这方面工作的人员和研究者加强新型环境下战场急救研究,突出新型急救技术、治疗技术研究,从根基上提高战场救治率,为提高部队战斗力提供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 程相文,陈静,张海鸥.战场急救技术的进展[J].海南医学,2004(15)

[2] 王运斗,裴国献.外军战创伤救治标准化趋势及我军发展对策研究[J].人民军医,2005(48)

[3] 何海燕,张连阳.战伤急救技术研究进展[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2(24)

[4] 王蕾,李武平,孙惠英.战伤急救止血技术新进展[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7(24)

[5] 王正国.重视战伤救治研究[J].创伤与急危重病医学,2013(1)

[6] 张同利,周柏玉,莫淑敏.现代战伤救护的研究进展[J].西北国防医学杂志,201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