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故事化在民生新闻中的运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5-15
/ 2

新闻故事化在民生新闻中的运用

欧雪梅

巨野县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

【摘 要】实践经验证明,用故事化的叙述形式进行民生新闻的节目制作可以取得较好的收视效果。在分析民生新闻故事化内在含义的基础上,本文探讨了新闻故事化在民生新闻中有效运用的重要性,同时对于具体运用途径和有效措施展开相关叙述。

  【关键词】新闻故事化 民生新闻 应用途径

  从民生新闻的形式上来说,其表现为社会新闻与百姓生活的整合形式。因此,在进行新闻内容和形式的制作时,往往采用多种表现手段来体现民生新闻的艺术追求。基于此,我们可以这样认为,任何与民生相关的新闻节目都可以称其为民生新闻。由此来看,民生新闻具有众多的受众群体,而采用故事化叙述新闻的形式,使民生节目的真实性和教育性特点可以更加流畅形象地表现出来,可以有效地吸引不同受众群体的兴趣,能够达到雅俗共赏的效果。

  一、民生新闻中运用新闻故事化的重要性

  1.符合新闻娱乐化的发展倾向。快节奏的生活方式让群众身心俱疲,在接受新闻信息时往往需要更具形象化、娱乐性的民生新闻,以此来实现压力的发泄和身心的放松。因此这对民生新闻的内容编辑和形式制作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新闻工作者最主要的工作便是准确把控民生新闻的娱乐传播度,旨在突出民生新闻价值教育内容的同时,还要起到娱乐受众的目的。采用故事化的叙述方式,可以很好地实现这一目标。在民生新闻中运用故事化的方式,不仅符合当前现代娱乐潮流,同时也能够更好地贴近人们生活,满足其精神需求。这种方法在较为严肃化的民生新闻中应用效果最好,这主要是因为这类新闻更多突出精神层面的教育,如果采用传统编辑模式,往往表现出枯燥乏味的特點,不能很好地吸引受众兴趣,而利用故事化的叙述手段可以使新闻内容变得更加形象具体,也更能激发受众兴趣,提升新闻收视率。

  2.更满足新闻受众的心理需求。对于新闻受众来说,只要新闻的话题度与自身周边环境相关联,往往会引起受众的关注和共鸣。基于此,新闻编辑人员应该深入群众,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感、所想,从群众角度出发,以便明确民生新闻的发展方向。当前,在各种新媒体软件技术的刺激下,受众接受新闻信息的途径变得更加广泛,民生新闻行业内的竞争力度变得愈加强烈。在这种环境前提下,最先能够引起观众兴趣和观看积极性的行业将会获得更多的市场竞争份额。因此,民生新闻工作者应该积极创新新闻内容和形式,采用故事化的叙述方式将群众最关注和最感兴趣的住房政策、邻里纠纷等问题形象化地表现出来,不仅会大大提升群众的关注度,同时也会引发受众就新闻内容话题展开积极主动地激烈讨论。

  3.故事化表达的成功案例。在民生新闻中采用故事化的方式表现新闻内容的联想,可以参考和哥伦比亚公司制作的新闻节目《60分钟》,其在公正客观的新闻态度上创造出了新颖的故事新闻形式,在当地新闻节目中始终占据较高收视位置。在我国,利用故事化民生新闻播放形式取得较好成果的节目是《南京零距离》《都市晚间》等,这些节目无一例外的将新闻报道重点转向群众关注度更高的城市交通、房价变动等新闻事件,在群众中引起热烈反响,同时逐渐拉近了群众与新闻媒体之间的距离。就目前来说,无论是在国外还是国内,在民生新闻中采用故事化的叙述方式大都取得非常好的效果,且有众多的成功案例,由此可见,新闻故事化在民生新闻中具有非常高的应用价值。

  二、新闻故事化在民生新闻中的运用途径

  从某一种角度上来说,民生新闻的叙事本质就是在向观众传达一个故事,一般来说,新闻编辑工作者在进行第一个字的创作时,就表明一个故事已经开始了。假如说新闻编辑工作人员的创作能够吸引大多数人的观看兴趣,便说明了这篇故事的成功性。

  实现民事新闻的故事化形式,就是要求民生新闻讲故事,在各种新闻叙事手段的技巧渲染下,让新闻信息变成形象灵活的故事形式,在最短时间内抓住受众的兴趣点和关注点,同时多变的故事形式也能够紧紧抓住受众的观看心理,引起持续关注。从故事创作的角度来说,就是将一件有趣的事情通过文学化、艺术化表现形式的修饰形象地叙述出来。通常情况下,故事的创作需要一个固定的模式,就是按照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方式,向其中添加更具感染性的角色以及跌宕起伏的情节,存在一定的戏剧张力,但是最终表现为和解的故事矛盾。

  要实现民事新闻的故事化处理,首先要确定新闻的选题,这就要求新闻记者充分发挥其新闻敏感度,充分挖掘更具故事性、戏剧性的新闻信息,然后根据对新闻的提前了解,开展针对性的准备工作,并灵活应用各种新闻采访技巧,尽可能多的挖掘出更具价值的新闻内容,并有效发挥其价值以引起更多群众的关注和讨论。在新媒体背景下,新闻信息同质化情况日渐严重,这就要求民生新闻的工作人员在确定新闻主题的同时,还需要贴近群众生活,不仅突出新闻热点的内含价值和高度,也能够很好地满足新闻受众的心理需求。

  众所周知,民生新闻报道更多的表现事件现场的内容,而要想将已发事件采用故事化的形式报道出来,对采访记者的创造能力和应对能力提出较高要求。针对这一情况,可以更多的播放表现事件现场的画面,然后辅以较少语言叙述。用以突出事件现场的真实情况,利用动态的信息来引发群众的真实观感。

  不管民生新闻是否突出故事化的表现方式,最终目的还是突出新闻价值和教育意义。要从实际出发,深入群众内部,了解群众的真实想法和新闻诉求,善于倾听民意,并在此过程中发现新闻题材,只有这样,才能凸显民生新闻的接地性、为民性。

  三、结语

  在新媒体时代大背景下,新媒体技术与传统媒体行业产生了激烈的碰撞和竞争。为了促使民生新闻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环境中能够站稳脚跟,有必要实现对民生新闻内容以及形式的创新。实现民生新闻的故事化传播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价值,这主要是因为故事化的新闻内容能够更好地吸引新闻受众的兴趣和关注度。

  【参考文献】

  [1]刘润金.电视民生新闻如何在故事化的叙述中坚守新闻的真实性[J].传播力研究,2018,(14):56;[2]刘杨.关于新闻故事化在民生新闻中应用的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2019,10(16):155-156;[3]苏辉.关于新闻故事化在民生新闻中应用的研究[J].传媒论坛,2019,2(16):2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