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风险管理在电力安全管理中的实施要点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5-15
/ 2

浅谈风险管理在电力安全管理中的实施要点

张瑞宽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鸡泽县供电分公司 河北 鸡泽 057350

摘 要:随着科技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电力企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然而,在电力企业管理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诸多的安全风险管理问题。企业相关人员必须给予高度的重视,必须采取的措施解决,从而才能促进电力企业的健康发展。本文将通过对电力企业中风险因素进行分析,进而对风险管理以及电力安全管理中风险管理的具体措施加以阐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 电力企业;风险管理;安全管理;实施要点

电力对社会发展以及人类生活以及发展的基础, 电力的安全性问题关系到国民的生命以及财产的安全, 其与社会稳定以及经济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在电力企业管理过程中, 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电力企业安全管理, 降低电力企业安全事故发生的机率, 是电力企业面临的主要课题[1]

1 电力信息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信息安全不仅关系信息自身的安全,更是对国家安全具有重大战略价值。信

息安全关涉一个国家的政治安全,经济问题以及文化问题。信息安全不是一个纯粹的技术问题。“对一个主权国家而言,谁拥有制信息权,谁就获得了信息资源相对更大的利益和相对安全的权利。”在信息时代,信息安全就是保障信息的机密性、完整性、可用性、真实性、可控性,防御和对抗在信息领域威胁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安全,而采取有效策略的过程。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将信息安全置于与政治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同等重要的战略性地位。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的负面影响不仅仅表现在企业的经济损失,各种关于信息安全的侵权行为也开始肆意横行,网络的快速发展也给这些侵权行为提供了良好的载体,还有各种国家的机密被盗事件的频繁发生等等。因此,信息安全不容忽视,特别是国家信息安全,办公信息系统安全更不容忽视[2]

2 电力企业中风险因素

现阶段,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我国电力企业也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 我国电力企业具有较大的发展前景。但是从电力企业目前的发展现状上看, 电力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较大的风险性因素, 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我国电力企业发展的步伐。下面我们将对几种因素进行简要的分析[3]

2.1 内部因素

第一, 企业内部, 电力企业相关工作人员安全风险意识相对比较薄弱, 在工作中出现经常出现纰漏现象, 极易引发电力企业安全事故的发生; 第二, 业对于员工的安全考核以及配需力度不够, 有些电力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存在严重的不足, 在电力企业生产过程中, 电力产品的质量得不到有效的保障; 第三, 在电力企业内部各部门的职责范围存在着模糊的现象, 在发生事故时, 各部门互相推卸责任, 从而造成相关事故责任问题无法落实。

2.2 外部因素

随着科学技术产品的快速发展, 人们对于电能的需求量也在与日俱增, 从而造成电力工作系统信息很难进行有效的把握, 由于电力设施电源不足, 从而造成电力网络系统供应不足现象的出现, 并且电力企业内部管理也存在着不合理的现象, 电电力企业快速发展以及电力网络系统的大规模建设造成电力投运、电网维修、施工监督以及质量监控等环节存在着一定的疏漏, 从而在电力系统设施内部留下安全隐患问题。

2.3 电力体制不完善

由于电力市场机制体制在不断的发生变化, 其市场运行的规律很难把握, 在电力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的不稳定的因素, 电力企业无法根据市场体制对企业内部的发展策略进行有效的调整, 电力缺乏科学以及统一的安全管理体制, 同时电力企业也呈现出不规律的发展特点。

3 风险管理

所谓的风险管理指的是指电力企业存在的风险项目以及企业将风险值降到最低的管理过程, 主要包括应变策略、评估以及风险亮度等。理想的风险管理是将风险因素进行有序排列的过程, 从而对风险因素进行有序的处理,能够最大限度的降低电力企业的经济损失以及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在实际的电力企业安全管理过程中, 风险以及安全事故的机率很难达到理想的零风险状态, 通常情况下, 电力企业的风险与事故发生的机率存在着不一致性,因此在进行电力企业风险管理的过程中, 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措施, 权衡好二者之间的关系。

4 电力安全管理中风险管理的具体措施

4.1 加强员工的风险意识

在电力企业生产过程中, 企业员工是企业参与社会活动的主要媒介, 企业发展与员工的工作质量以及工作水平有着直接的关联性。因此, 电力企业相关管理人员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措施, 提高企业员工的风险防范意识。电力企业可以采取对员工进行定期培训的方式, 提高每个员工的安全风险意识, 其不仅电力企业能够进行安全生产的主要基础, 而且也是企业对员工以及电力市场认真负责的主要表现所在。

4.2 优化风险管理

从电力企业内部管理的现状上看, 风险管理主要内容是通过衡量、预测以及识别电力运行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风险性问题, 并且根据风险发生的具体情况, 采取合理的应对策略, 从而将对安全事故发生的机率以及人们生命财产损失降到最低。同时, 针对有些电力企业部门责任混乱以及无法落实的现象, 电力企业相关负责人可以从对企业结构进行合理的调整, 明确企业部门的职责所在, 把责任落实到人, 一旦出现发生安全事故, 能够及时的解决, 从而才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电力企业的健康发展。

4.3提高企业信息安全意识,不断完善企业的安全管理制度

电力企业必须认识到应用信息技术的前提就是要保证企业信息的安全性,如果不能有效地保证企业信息的安全,那么电力企业应用信息技术的初衷将不能很好的实现。为了有效提高企业的安全意识,首先,电力企业的管理者人员应该加强对企业员工信息安全知识的教育,让每个工作人员都能意识到信息安全的重要性,积极地为企业提高信息安全出谋划策。其次,电力企业应该积极地学习西方先进的安全防范措施,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有效的措施。最后,电力企业应该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合理保证企业信息的安全性。在制定安全管理制度的过程中一定要保证责任到人,一旦出现信息安全问题,电力企业能够第一时间找到问题的所在,及时解决相关问题,同时还能追究直接责任人的相关责任,保证企业安全制度落实。

4.4加强对重要数据的保护

目前存在于电力企业比较突出的现象是,对于重要数据缺乏一定的保护作用,导致这些数据的丢失或者是泄漏。由于电力企业对于一些数据的安全性的重视程度不够,没有对这些数据进行加密处理,导致这些重要数据处于不安全的环境,所以电力企业应该对这些重要数据进行完整性的保护,保证其安全和隐蔽,免一些不法分子对其进行非法访问。如果这些秘密性的数据落入了不法分子的手里,会产生很严重的后果。所以应该重视对其的保护。同时电力企业还应该简历完善的电力信息系统的安全保证体系。尽量防止一些比较复杂的程序对电力信息安全产生不必要的破坏。

4.5做好信息设备的管理工作

(1)购买必要的质保服务,适度控制风险。一方面设备老化会出问题,需

要更新;另一方面,管理人员的技术力量不够,设备出现问题就要尽量控制它。

(2)加强设备的规范化管理。信息化设备管理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大家对设备管理的经验不足,有必要向电网一、二次系统设备管理学习。(3)建立设备运行预警体系。我国企业设备管理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是以管理为中心替代以检修为中心,且逐步由预防维修、在线检修替代事后维修。(4)尽量由自己完成操作。管理人员根据服务厂商提供的操作步骤完成工作,可以提高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更好地保护企业信息安全。

5 结语

综上所述, 社会的发展, 推动了电力企业发展的步伐。然而电力安全问题是一项责任重大以及任务艰巨的工作,在电力企业风险以及安全管理的过程中, 企业相关负责人必须要从企业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 制定有效的安全风险防范措施, 营造出“安全用电”的氛围, 从而才能促进电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曹勖,王婷婷.浅议电力信息安全运行维护与管理[J].科学与财富.2018

(35)

[2]高泉.电力信息安全运行维护与管理[J].数字化用户.2018(28)

[3]付饶,张海夺,刘静.电力信息安全运行维护与管理分析[J].消费导

刊.201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