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机电管理标准化建设与事故预防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5-13
/ 2

煤矿机电管理标准化建设与事故预防

郑东旭

国家能源集团神东柳塔煤矿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 017200

摘要:煤矿工程机电安装工作涉及多方面内容,安装人员必须具备多方面知识,才能有效解决安装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煤矿工程机电设备运行,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产状况。因此,企业应多关注工程机电设备的安装问题,制定出有效的管理规定,根据实际情况逐步调整管理内容,才能确保煤矿企业平稳安全发展。基于此,本文主要探讨了煤矿机电管理标准化建设与事故预防。

关键词:煤矿;机电管理;标准化

引言

煤矿企业内部管理直接影响着煤矿企业的综合实力。煤矿机电管理作为煤矿企业内部管理的重要内容,必须要促进煤矿机电管理的标准化发展,并且科学开展事故预防管理,全面保障煤矿企业的生产安全、促进标准化管理水平,切实增强煤矿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增强煤矿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1 煤矿机电管理标准化建设内容

1.1 采购管理

在煤炭开采过程中,开采人员需要结合开采区煤层厚度、煤层深度、顶上结构稳定性等内容来选择匹配的开采机械。在正式采购之前,需要结合以往开采经验和市场设备分类构建合理的机械设备采购计划,明确不同开采设备适用的开采环境、工作效率等参数,采购人员也需要遵照采购计划中的相关内容,完成采购任务,同时需要在设备进场前做好复检工作,提高机械设备的实用价值。

1.2 设备取用管理

在机械设备领用过程中,申请人需要严格遵守相应的申请流程,书写申请报告,明确申请设备的具体参信息,在获得相关负责人同意之后,才可以进行机械设备的配置。并且在机电设备进入作业区之前,需要在地上完成设备的核查工作,确定设备没有任何应用问题之后,在进行设备下井操作。若在检查过程中发现设备问题,那么在完成维修操作后,需要进行合格记录登记后才可以进行下井操作。若在机电设备安装的过程中,需要对供电线路进行更改,那么技术人员需要做好相关的修改记录,为后续设备管理提供便利[1]

1.3设备移交管理

在煤矿开采过程中,需要用到各种类型的机电设备,在完成新设备的采购任务后,技术人员需要对设备进行移交管理。在具体操作中,不同类型的新设备需要交由不同的管理部门进行移交处理,设备的相关参数信息需要在交接单上进行明确,在交接人员确认信息无误后,由其运输到相关管理部门,同时对设备进行备案操作。如果所移交的设备并不适用于目前的生产所需,那么该设备需要交由原单位进行保管,减少不必要的维护纠纷。

1.4 设备回收管理

机电设备都有固定的使用寿命,在到达预期使用寿命之后,需要对其进行回收处理。在该管理环节中,为了减少设备运输的复杂性,一般都会采用“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即设备的回收工作由现阶段管理部门进行,将回收设备运输到指定位置进行统一管理。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回收设备不允许有零件缺失,同时需要及时补充相应的生产设备,确保生产过程的稳定性[2]

2煤矿机电管理标准化建设途径

2.1 全面贯彻标准化管理宣传

想要切实保障煤矿机电管理标准化建设效率,就应该在煤矿机电检修部门当中全面贯彻标准化管理内容。认真学习安全法律法规,贯彻安全知识技术,并且定期开展安全检修管理学习,积极借鉴其他企业煤矿机电管理经验,通过日常学习、互联网宣传等形式,将安全检修知识、安全管理知识向广大工作人员进行传授。此外,还可以通过诸多活动的手段,将“技术比武、岗位练兵”等诸多手段,将煤矿机电安全管理知识、煤矿机电检修技术融入到煤矿机电管理部门当中。

2.2 强化机电设备管理质量水平

提升机电设备管理质量,是实现煤矿机电管理标准化建设的根本。煤矿企业必须要结合机电工作的实际情况,狠抓煤矿机电管理、运输管理、机电检修管理等水平,真切实现文明作业、安全生产。针对日常管理来说,需要做好“三点控制、四不放过、五项整顿”,严格把控机电危险点、危害点、事故多发点,并且将权责落实到管理工作人员身上。在煤矿机电设备出现故障之后,应该第一时间查清出现事故的原因,并及时消除安全隐患。解决事故之后,需要严格整顿煤矿机电管理纪律,严格按照操作纪律、工艺纪律、施工纪律的各项内容,切实保障煤矿机电管理标准化、有序化开展[3]

2.3 建立健全煤矿机电管理标准化机制

首先,必须要开展定期检修巡查机制。结合煤矿机电工作的实际情况,明确机电设备定期检修工作。将管理任务落实到时间、个人、周期层面,严格按照设备运行标准对机电设备的运行情况开展检修。设置专门点检员,按照设备类型开展分片管理,监督检修人员检修力度,严格把控设备运行状态,制定出明确机电设备检修计划。其次,制定安全隐患检点机制。将检点权责落实到个人身上,发现设备安全隐患应该结合程序要求,有效的开展故障检修措施。制定详细的反馈程序、隐患治理机制,切实保障电机设备的动态化检修工作,精密专业的点检。

3 改进煤矿机电管理问题的对策

3.1 完善相关规章制度

在实际管理的过程中,管理人员需要针对所有工作人员都有责任心,并监督工作人员能够把安全意识作为开展工作的核心,从而在保障工作人员安全的基础上,有效提高机电管理工作效率和工作水平。首先,管理人员应当在机电管理岗位上创设责任制,确保每名人员都能对自己的工作岗位付起责任心;其次,需要针对煤矿机电设备的维修保养资料实现储存,保证每项工作内容都有记录;再次,对现有机电设备实现创新,做到与时俱进,把隐患问题降低到0;最后,通过培养管理人员先进理念的方式,使得煤矿机电管理工作水平得到有效提高。

3.2 注重设备保养工作

将通过日常检查、定期保养维护等方式,在煤矿机电管理工作组织开展设备的保养工作,确保设备能够正常运行。首先,针对日常检查措施而言,需要操作人员能够在工作开始和工作结束之后,都对其设备开展简单的检查工作,通过检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同时,在日常检查的过程当中,还需要确保检查人员的专业水平,检查人员能够根据相关规章制度进行开始检查工作,如添加润滑油等操作过程;其次,针对定期保养维护工作而言,需要操作人员能够依照生产强度和设备属性等多方面内容,明确规定该设备的检查周期,并在日后工作中都依照设计的周期进行详细检查,确保其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3 开展专业知识培训

在煤矿企业中,专业机电设备管理人员在员工总数中占据较大比例,所以,需要煤矿企业能够针对机电管理人才培养给予高度重视。因此,将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开展专业知识培训,进而提高煤矿机电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首先,要想全面提升机电管理工作水平,就需要对相关人员组织开展业务和技术培训,借助培训体系提高机电管理人员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知识水平;其次,需要通过提高机电管理人员薪资待遇的方式,激发人员参与工作的积极性,从而培养出一批既有专业知识又对机电设备熟悉掌握的全面型人才;最后,开展针对性培训,对于不同岗位人员和管理人员而言,需要创设出不同的培训内容,确保每项工作的人员都能受到专业培训,以此来提高整体工作水平[4]

结束语

当前我国煤矿机械化生产水平不断提升,对煤矿机电设备的依赖性增强,所以想要确保煤矿的可持续发展、高效生产,就应该从煤矿机电管理的层面入手。将煤矿机电管理提升到煤矿标准化层次当中,在保障煤矿机电设备高质量运行的同时,提升煤矿生产效率与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王泽斌. 煤矿机电管理标准化建设与事故预防[J/OL]. 当代化工研究,2019(11):83-84.

[2] 袁佳武. 煤矿机电管理标准化建设与事故预防管理[J]. 当代化工研究,2019(6):194-195.

[3] 王泽斌. 煤矿机电管理标准化建设与事故预防[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9,39(09):5-6.

[4] 鹿亚男. 煤矿机电管理问题研究[J]. 装饰装修天地,2018(21):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