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创新与设计 激青春之活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4-17
/ 2

借创新与设计 激青春之活力

叶桥奎

浙江省衢州市开化县第二初级中学 浙江 衢州 324000

[内容摘要] 随着基础教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实施素质教育、新课程改革、及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热点和重点。做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学科,新课程的教学在倡导学生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加强科学探究的理念指导下,实验在科学教学中的重要性日益体现。本文从①教材实验的改进和创新;②对实验内容的设计;③对实验器材的取用;④对课外实验的引导等四个方面论述实验教学的重要性。教师只有在日常实验教学的实践和探索中,不断改进、创新,才能在新课程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活力。

[关键词 实验    设计 创新    激发

[正文] 现在,我国的素质教育进入发展新台阶,和新课程教学的进一步实施,在新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更加注重了对学生的学科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的培养。科学是一门源于生活,基于实践的基础学科,是引导学生认识自然,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学科,也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实验在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既是科学教学的基础,也是科学教学的内容、方法、手段,因此,实验教学是科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要求我们在新课程教学中要结合实际,大胆进行实验改革,创新实验方法,激发学习活力,从而提高科学教学质量。

如何在教学中,通过形象、直观、生动的实验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科学概念,理解掌握原理、规律的内容及其运用方法,更好的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创新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并在自主学习中,逐步培养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优化科学教学的目的呢?这就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不断的去积累、去实践、去创新。

一、对教材实验要敢于改进和创新

新课程教材虽然使用了一段时间,但某些实验的设计方面存在不合理,目前专家们在不断的改进,也要求我们在实践教学中,要敢于对教材实验进行大胆、合理的改进和创新。

就拿电解水来说,现行教材中电解水的实验,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在水中加入少量H2S04溶液或NaOH溶液,用“电解器”进行电解,不仅装置结构复杂,而且实验结果往往出现的问题是H2和02的体积比不是2:1。在教学中教师可对电解水的实验改进和创新。

    [实验步骤]  

1、   把导线作电极,套入试管的部分卷成螺旋状,非螺旋状部分要套上塑料管。

2、把10%Na2C03电解液装入水槽里,然后接通电源(12V)。   

3、生成的气体检验方法,先用拇指在下端按住试管口,然后把试管倒转,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是氧气,能够燃烧的是氢气。

  [实验效果] 现象明显,装置简单,减少操作步骤。本实验需要多位同学合作,体现了新课程的合作探究学习理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又如,制氢气时用启普发生器耗酸量多和锌粒量大,又笨重且故障又多。我们可以改进装置制取H2或C02。  

  [实验设想] 把石灰石或锌粒装入试管里,并用带导管的胶塞塞紧,检查气密性。把盐酸或硫酸倒入广口瓶里。制C02时用石灰石和盐酸反应,制H2时用锌粒和稀硫酸反应。在需要气体时,把握好纯度,在不需要气体时,立即把试管提出,并用水冲洗干净,剩下的酸盖好,再制气体时,可随时反复使用。

  [实验效果] 仪器微型简便,经济实用,操作安全,适于做演示或分组实验。

以上对常规实验的改进,具有实验现象明显,且药品用量少,装置简单。实际效果良好,节约经费,减少污染,同时达到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的目的。

二、对教材实验内容要巧于设计

比如,对酸雨的形成的原理了解的教学中,教师要灵活、巧妙的进行设计,模拟酸雨的形成的原理。于对这一教材内容进行实验设计:

[实验仪器] 空饮料瓶(如:雪碧瓶)大号型为佳;粘贴物(如:口香糖,泡泡糖等;);火柴一、二盒;带泥块的植被或农作物;喷雾器(如:摩丝瓶等)。

[操作步骤]

(1)、先装入带泥块的小麦幼苗,再点燃火柴,因为火柴头成分中含硫,点燃时生成SO2,SO2密度大于空气,SO2会沉入瓶里。

 (2)、待里面气体稍冷且分布均匀以后,用喷雾器在容器上端水平洒一些水雾,让水似降雨的形式落入瓶底。由于SO2 + H2 O == H2 SO3            2H2 SO3+ O2 == 2H2 SO4    酸雨就形成了。

(3)、观察瓶内植被的叶子的变化及时间。通过对同一作物,用不同量的火柴(如由3根增加到5根等)对比酸雨危害的时间快慢,也可以用同等的火柴产生的酸雨测定不同植被及农作物的耐酸雨。

(4)、可将不同条件下的“雨水”样品收集,测定PH值。

三、对学生的实验器材要取于“生活化”

一般来说,学校所进行的实验,往往为学生准备了比较适合的仪器,这些仪器—般都比较正式,比较精密,比较专业,所进行的实验也就有比较浓郁的“贵族实验”的气息。可是一旦学生走入生活,面对的不再是所熟悉的物理仪器,这样学生在学校里学到的东西就—点也用不上了,这也是造成现在的学生能力差的教育原因。在这门课中,我坚持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验、坚持“瓶瓶罐罐做实验”,尽量达到:简单仪器自己动手制作、复杂仪器尽量不用的器材要求,实验方案学生自己设计,误差原因自己分析的目标。

在学生电学分组实验中,在掌握实验原理的基础上,允许学生用不同的器材、不同的实验步骤进行操作实验,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发展学生的个性,活跃学生的创新思维。在实验中学生需要在各种因素中取舍,对所得的信息进行筛选,这就要求学生在追求既定目标的过程中应变、思考和探索,使学生的分析、抽象、综合、表达的能力都得到训练和发挥。

四、对学生的课外实验和探究要善于引导

实验教学还要从课内扩展到课外,从校内扩展到校外。课外日常生活中,联系实际开展力所能及的化学小实验和解释社会生产、生活中的某些化学现象,例如摄影冲卷、化学小制作:对土壤成分的检测;对一些工厂排放出来的废气、废水成分的分析及它们对自然界污染情况、如何进行防治的调查;对钢铁锈蚀的现象如何解释及该怎样进行防护;建筑、合成材料的性能和应用的了解;对市场上所卖的冰冻海产品是否含有福尔马林的检测。通过这些实验和调查活动,运用化学原理积极展开思维,逐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在新课程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地探索与实践,不断更新观念,更新知识,学习先进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把实验教学和生活紧密相结合,不断改进、创新,从而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让实验教学在新课程中充满活力,使新课程实验教学开出灿烂之花。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科学》七—九年级 浙江教育出版社 朱清时主编。

2、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 《科学实验活动册》七—九年级 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编写。

3、21世纪教育资源网 浙教版初中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