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暂估价的管理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4-16
/ 2

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暂估价的管理分析

李明

北京中交城市开发有限公司 北京 101399

摘要:当下,工程量清单的计算都是以计价模式下为标准进行的。在此种条件下,暂估价就变得极为关键,当前在工程实践中得到了更多专业人员的关注,它对工程成本控制具有极为重要的效果,对工程造价的影响更是极为关键的。然而暂估价需要和相关的配套标准来进行落实,这样便会产生约束,对其进行的控制效果大打折扣。所以,本文主要对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暂估价的管理进行详细的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暂估价;管理

引言:工程造价目前处于改革状态中,在此过程中,一定要以清单计价的落实和执行的价格机制当作核心内容。价格机制主要指的是以市场价格为主要目标,不能产生较大的偏差。为了使得造价管理能够与国际接轨,工程量清单计价就一定要进行全面的落实,同时还要进行规范性的管理。在暂估价方面,我国的一些方法和国际上有一些不同。所以,要使得两者能够进行有效的连接,一定要对现在的情况进行研究,从而进行有目标的管理,展现出管理的实际效果。

一、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优点及推广的必要性分析

1.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优点分析

工程量清单就是对工程项目的明细清单,主要是通过招标人依照着招标的要求以及施工设计图纸的相关规定,明确工程造价,同时还要符合市场的发展。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能够对市场的变化情况有一个直观的体现,工程量清单模式对材料和人工情况能有一个全面的体现,能够将实际消耗情况反映给施工企业,这样能够更好的使得建筑材料在市场中形成价格。另外,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更能够体现出政府宏观的效果,更好的奠定市场价格竞争机制,使得建筑市场的风险问题降低,使得招投标工作进行的更加顺利。

2.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推广的必要性

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的推广能够提升建筑市场化的发展,使得市场化竞争机制更加完善,还能使得市场竞争机制更好的运用到建筑企业的运营模式中,使得建筑企业更好的朝着集约化的方向发展,从而能够提升建筑企业的整体技术效果和经营效果。把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进行全面的推广在很大程度上完成了量价分离的效果,对风险合理化的承担起到了效果。此外对招投标的工作效率的增强也有一定的正面效果,更能使得造价管理部门工作职能效果的增强,从而更加强化了政府工程的宏观调控能力,使得工程投资方面的控制更加完善。

二、现阶段计价模式下暂估价出现的主要问题

1.加大材料价格变化的风险

在工程进行建设的环节中,最开始被估算的项目价格需要进行调整。被设置成暂估价的项目主要就是材料价格,很多的招标公司在竞标项目的过程中,都想把风险控制到最低,使得风险的承担更加详细。像在进行合约签订的过程中,一定要说明承包人对风险担负的实际占比情况,然而在明确风险占比时,一定要对一些项目进行暂估价,这就会使得发包人将会承担材料价格变动引起的风险问题。风险的实际变化情况和暂估价项目在工程总价当中的占比有很大关联。

2.采购定价与结算方式未规定明确

合同条款内容的不完善很容易产生问题与矛盾。工程合同中一些项目的价格需要进行暂估,暂估价的明确一定要运用一些定价方法与结算手段。然而在此环节中很多企业都会出现问题,大部分企业没有对这一环节进行细致的分析与研究,对采购定价方法和结算方面造价的影响不够了解,没有意识到其重要性。首先,总承包方对材料的采购和管理不够注重,暂估价的落实都是由业主来完成的,这将会导致暂估价高于实际价格,额外增添了更多的服务费。其次。在完工后的结算过程中,对暂估价项目的调整是极为混乱的,众说纷纭,极易造成矛盾。

3.暂估价项目的设置不清晰

方向的不同,对暂估价项目的看法就会产生偏差,发包人和承包人对暂估价项目的理解有一定的不同。在对其进行暂估价时,没有从双方利益进行分析,构建较为公正的暂估价。在竣工结算环节中,承包双方较难达到平衡,二者的暂估价存在很大的差别,严重的还会造成法律纠纷,使得结算过程更加艰难。项目构建不够明确与详细是当下很多工程量清单发生问题的主要动因。

三、工程量清单里面计价模式的暂估价模式的管理策略

1.全局掌握,宏观调控

因为工程量清单里面计价模式的暂估价管理当中要注意的问题较多,这需要对建筑领域的全局进行考量,所以,需要进行全面的把控,从而确保宏观调控。首先,要注意的就是在设置投标策略和工程报价的过程中,一定要从基础环节着手,进行全面的研究,建立更加科学的报价。此外暂估价模式的投标有很多方向都要进行考量,最为关键的就是投标和报价的方法问题,不但要依据建筑企业实际情况,还要综合考量未来的发展方向,并且还要对竞标对手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对竞标的实际状况要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估计。在对上述问题考量的过程中,还要以自身工程预算作为实际参考标准,再依据成功后获取的利益来明确最初的报价情况。在进行投标和报价策略的过程中,可以参考以往的数据信息。

2.结合市场,确定范围

工程量清单里面计价模式的暂估价模式的应用极为普遍,但是,它的应用还是有一定的限制,所以,在工程量清单里面计价模式的暂估价,一定要对模式的运用范围进行明确。因为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的暂估价的主要作用对象是建筑市场,由于我国的建筑市场较为全面和细致,在市场中有较多的建筑企业进行竞争,这样项目之间的竞争就会较为激烈,在此种情况下,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暂估价就极为关键。然而,并不是说每一个工程项目都需要,都能够使用工程量清单里面计价模式的暂估价模式,盲目的使用反而会造成相反的效果。在对暂估价进行估计的环节中,不但要对使用范围进行明确,还要依据市场环境情况进行调整。在实际的运用当中,要对暂估价的特性进行详细的了解,并且还要对企业自身情况有准确的定义,对企业进行评估是否应该运用暂估价。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较为适用,首先,工程设计文件或招标文件中没有对项目中的设备情况进行详细的说明,这样就可以运用暂估价。其次,在工程设计环节中,对其深度设计没有达到标准,这就需要专业人员进行修改,这样就会导致价格难以确定,这样也可以运用暂估价。最后就是,项目中的设备已经明确了规格,然而设备的价格在市场中的变动很大,很难进行确定,这样也可以运用暂估价。当然暂估价的使用还是需要依据实际情况和条件。

3.合理设置暂估价项目的价格

当前暂估价项目的结算调整方式都是对其价差与税金进行调整,所以暂估价项目价格的多少对工程款的结算会产生很大的作用。如若暂估价项目的价格比真实情况要多,因为对其价差与税金进行调整,因此差价部分在投标报价时已经计取了措施项目费等方面的费用,这就会使得发包人的工程成本增加。反之,暂估价价格低于实际价格,就会损害承包人的利益。

结语:在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中,暂估价的运用较为全面,对工程造价的控制更是有着很大的正面效果。但是,暂估价在相关的配套实施过程中还是有很大的问题与缺点,对工程造价的控制产生了一定的作用。所以,在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中,发包人一定要对暂估价的缺陷进行全面的分析,在招标过程中一定要科学的构建暂估价项目,使得暂估价的设置能够更加接近实际价格,在施工建设中一定要明确暂估价,对暂估价项目的招标采购环节进行严谨和全面的把控,使得暂估价的优点能够全面的展现。

参考文献:

[1] 黄菊 . 专业工程暂估价招标的缺陷和基本原则 [J]. 工程与建设,2014(3)

[2] 吕杰锋.清单计价模式下哲估价问题探[J].建筑经济,2013(1)

[3] 李红娟.谈暂估价在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建筑经济,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