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城市轨道交通铺轨工程监理措施基本控制措施要求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4-08
/ 2

浅议城市轨道交通铺轨工程监理措施基本控制措施要求

丁祖旭

身份证号码: 41052619840505 ****

摘要:为了提高城市通行效率,减少交通拥堵,轨道交通已成为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轨道工程也是属于广义市政工程中最具有专业性的特点,因此轨道施工和监理具有自身特殊性,在此以杭州地铁一号线三期工程为例分析轨道工程监理控制基本要求等

关键词:轨道交通 铺轨 监理控制措施

工程概况

杭州地铁1号线三期工程起点下沙江滨站(不含),终点萧山机场站,线路长11.253km,设车站5座,其中换乘站2座,分别在滨江二路站与沿江线、在机场站与机场快线及7 号线换乘,均无联络线,工程设计起点左(右)K41+078.562~左(右)K52+206.100;出入段线起讫里程为:CK0+000.000~C K1+460.857;辅助线轨道工程;南阳停车场轨道工程。

1.轨料堆放与运输监理

轨料堆放场地应平整、坚实,排水系统畅通。

钢轨、轨枕堆放监理

1)要求钢轨分类堆码整齐,树立标牌并标明型号和规格。

2)标定长度公差值在3mm以内的应同垛堆放,并在轨端标注清楚。

3)钢轨应用垫木与地面隔离并分层堆放,每层垫木间距不应大于5m,上下层垫木应在同一垂线上。

4)配件不得直接堆放在地面上,混凝土轨枕、短岔枕和支承块应分类、分层、承力面朝上堆码整齐,并用垫木与地面隔离。

2.整体道床轨道铺设施工监理

检查正线轨道工程中钢轨以及配件、混凝土轨枕、支承块、扣件、弹性支承橡胶靴、道岔以及伸缩器等是否符合设计和国家或铁道部现行标准,并有出厂合格证、产品性能实验单等。未经鉴定批准的产品不得使用。

检查隧道基底主体结构宽度、高度以及其他有关建筑物接近限界是否符合铺轨机械安全通过。检查底板渗漏水和混凝土表面处理情况。

复核施工单位设置的整体道床控制基标和加密基标。控制基标直线上不超过l20m,曲线上不超过60m设一个,缓和曲线、圆曲线起始点、道岔起止点及各控制点均要设置。加密基标的直线6 m设置一个,曲线5m设置一个。

整体道床基底至钢轨顶面不得小于设计高度,道床基底面按设计要求凿毛,并彻底清除各种杂物,排除污水。

铺轨质量监理

1)轨排法铺轨

a)轨节的钢轨应配对组装,其轨枕或短轨(岔)枕安装时,直线段两股钢轨的轨枕或短轨(岔)枕中心线应与线路中线垂直,曲线段应与线路中线的切线方向垂直。

b)组装轨排前应做好配轨计算,配轨时应按钢轨长度和预留轨缝连续计算。铺轨用的混凝土枕或支承块必须经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组装扣件和各零件要安装齐全,位置正确。螺帽要按规定值用测力扳手拧紧。

2)散布法铺轨除应按轨排法规定外,还应遵守以下规定:

a)钢轨应根据铺设顺序散布。

b)混凝土枕或支承块应按悬挂位置散布。

整体道床的质量监理

灌注道床混凝土前,应将钢轨逐步精确调整(不能采用扣件的调整量),检验轨道大方向和轨道整道标记,检查轨面高程、前后高低、左右水平、三角坑、轨距、接头错牙及曲线超高、曲线正矢;

轨道线路状态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3.道岔铺设的监理控制措施

道岔转辙器型号、规格必须符合设计。

道岔固定辙叉采用高锰钢整铸式,技术要求符合设计,辙叉下设垫板。辙叉翼轨和心轨的顶面及工作边侧面,辙叉端头及接头夹板的贴合面,辙叉底与轨枕贴合面及耳板与轨距垫的贴合面等部位进行表面机加工。

清理道床基底。由于道岔区施工周期较长,每道工序结束后将基底清理干净,基底按照设计要求凿毛清理。

安装钢轨支撑架及轨距拉杆,以保证道岔钢轨相互关系稳定。道岔支撑架应按设计位置设置,每个支撑架控制短岔枕上的钢轨、转辙器或辙叉的标高和平面位置。将钢轨位置、标高、方向大致定位,再将道岔直股钢轨、曲股钢轨、直股与曲股钢轨间用轨距拉杆锁定调整轨距。

安装道岔基本精确就位。安装前先将支撑架承轨面调至道岔钢轨底设计标高。然后逐件安装道岔部件,以结构底板上钢轨内侧底边线的施工测量标桩为依据,调节支撑架上各调节螺栓,将该部件精确就位。用鱼尾板与已拼装的部分相联结,转辙器的尖轨及辙叉部分的护轨用间隔铁连接,尖轨拉杆、连接杆应上好。各部件的制造误差,应在轨缝处消化,而不往其他部件处传递,以免误差积累无法闭合。道岔部件按顺序进行组装,最后联成整体,各部件精确定位,道岔组成后,需对轨距、曲线正矢、支距等进行量测后微量调整使之符合设计要求。

道岔整体精调正位后检查。用万能道尺和l0m弦丈量,配合目测对道岔的轨距、水平、高低、方向、轨缝、接头、尖轨与滑床板、尖轨与基本轨、转辙器连结零件、辙叉与护轮轨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调整,使之符合道岔设计技术标准。

道岔各项技术标准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混凝土灌注)施工;由于道岔区通信信号设备较多,应及时联系相关单位并督促施工单位在施工时积极配合,做好通信信号管预埋及道岔绝缘接头轨缝处理事宜。

4.整体道床伸缩调节器施工监理

伸缩调节器在伸缩范围内,各断面的轨距理论值不超过1435±2mm,运营中轨距不超过1435+6mm,1435-2mm,伸缩过程中轨距保持不变。基本轨允许伸缩量500mm。在尖轨轨头刨切范围内,尖轨和基本轨轨头要保持密贴,这样才能保证列车逆向运行的安全。

调节器的支承块按图由支承块厂家定做,调节器按设计要求的伸缩量将基本轨与尖轨锁死。由于调节器基本轨与尖轨重量不平衡,调节器支承块偏心,应采取必要的措施将支承块固定。

调节器跟端与区间钢轨采用焊接,在无缝线路施工前应采用过渡夹板临时加固,确保安全。

5.整体道床轨道混凝土施工监理

轨道整体道床钢筋施工监理

对进场钢筋标牌上的厂标、钢号、炉罐号、批号、直径等要素和钢筋出厂质量证明书分批进行验收,对进场钢筋进行外观检查。

坚持执行见证取样,共同送样制度。每批钢筋按规定数量,在同规格,同炉号、钢号,同一交货状态中任意选取一组,进行拉力和冷弯试验。

严格按设计和规范要求控制钢筋网片制作质量。钢筋位置和数量必须正确无误。钢筋的交叉点必须连接牢靠。严格固定钢筋位置,保证钢筋网不变形。按设计要求做好防迷流的措施,钢筋要按防迷流腐蚀要求进行焊接。

设计规定使用的钢筋种类和规格不得随意代换,如果实际情况确须调整时,必须由技术部门提出,并征得设计确认后方可实施。

钢筋绑扎前须将道床基底面凿毛清理。

整体道床模板施工监理:

模板及其支架、配件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应能承受砼的自重和侧压力以及在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荷载。

整体道床混凝土模板必须架立牢固,拼缝严密,不得松动、跑模漏浆和超标准的变形,模内必须洁净无杂物。

整体道床混凝土施工监理

使用商品混凝土时,选择有相应资质的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审查资质证书、营业证书、产品准用证及试验室资质证书,并审核其级配及试块试验报告,符合要求方能使用,施工现场必须设置标准养护室。

商品混凝土运送到工地后,首先核定级配单,并在现场做坍落度复查,必须在允许误差范围内。严禁在混凝土运输车中任意加水。

灌注混凝土的脚手架,必须独立设置并牢固,不得与钢轨和支撑架挂连。

对隧道及桥面凿毛,模板及其支架、钢筋和预埋件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后方能浇筑混凝土。

灌注混凝土前对轨道几何状态进行丈量,并必须将钢轨扣件用胶带包好,防止混凝土对扣件造成污染,符合设计要求后方能浇筑混凝土。

预留孔洞和预埋件不得遗漏,位置准确。

混凝土灌注终凝后应及时养护,其强度达到5Mpa时方可拆除钢轨支撑架。

混凝土未达到设计强度的70%时,道床上不得行使车辆和承重。

按照规范要求督促施工单位做好每次浇筑混凝土的试块制作与送检工作。

参考文献:

(1)石瑞强,《中国纵横科技》,2014年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