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教学问题及对策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2-25
/ 2

小学体育教学问题及对策研究

蒋静

柳州市柳南区鹅山路小学教育集团育才校区广西柳州 545000

  摘要:伴随着社会现代化建设,传统教育模式已经与社会发展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我国教育部门根据这种情况开展了新一轮教育改革工作。体育课是小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有效的提升小学生的身体健康、心理素质水平。由于小学体育教学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一些小学在教学过程中根本不重视小学体育教学的存在,将大多数的体育教学转化成文化教学,从而导致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不到的快速发展。因此在小学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对体育教学的重视,并做到文化体育两抓手,从而促进学生全方面快速发展。基于此本文对目前小学体育教学问题进行探究,来探讨出解决对策研究。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问题;对策

  我国目前的教育,正是处在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转换的十字路口。在面对素质教育改革的同时,很多应试教育的思维依旧影响着教育的行为。在我国众多的小学生当中,身体健康状况不佳的占据了多数。主要原因就是缺乏体育锻炼,长时间的文化课学习,对体育活动的限制存在着很大的影响。在多重阻力的影响下,学生的体育锻炼很难保证,因此,只有改变教学方式,让体育课程被众人所接受。

  一、传统小学体育教学问题育现状

  (一)教学方法落后

  现阶段,我国小学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时常会受到一些传统体育教学观念的影响,在课堂上采取一系列的填鸭、灌溉式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从而降低学生体育兴趣。再加上一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比较单一,没有任何的创新性,重视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教学,在课堂上一些实践教学活动比较单一,从而降低课堂效益,使学生无心学习。

  (二)体育教师水平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教师是整个体育教学中的重点,但是在现阶段,一些小学教师的综合素质水平较低,影响着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由于学校在招聘教师和培训教师的过程中,存在着一定问题从而使一些低素质、低能力、低水平的教学人员进入到教学中去,这些教学人员的教学能力一般,他们在教学过程中严重的降低了学生进行体育学习的积极性。

  (三)教学目的不明确

  教师教学目的不明确,体育教学不是健身,让学生通过体育课增强体质,身心健康不是我们唯一的目的,更重要的是引发学生兴趣,培养其自主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让学生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就是我们进行体育教学的宗旨。怎样提高教学质量,归根结底还是要提高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参与和学习欲望,使学生们真正的在体育教学中感受到乐趣,从而产生想要去学习,想要去锻炼的想法。其次,学校及老师家长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最大程度的给予自己的支持,毕竟参加体育锻炼对于小学生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能够提高运动系统的功能,促进生长发育。

  二、提高小学体育教学的具体对策

  (一)多样化教学方式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对某一件事发自内心的热爱,才能长久的坚持下去。因此,体育教学也应紧跟时代潮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尽量多样化,趣味化,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能提高学生的兴趣,使体育课上得生动活泼。其次小学生的学习模仿能力都是极强的,而且也正处于习惯养成的黄金阶段。体育又是一门极具灵活性,技巧性的学科,教师在日常的体育教学中通过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比如多媒体教学,情景教学,游戏,比赛等,引起学生兴趣,从而培养运动的好习惯。例如在短跑训練时,课前从网络及多媒体上找到国际赛事田径项目的相关视屏,上课时组织学生观看运动赛事,让学生更直观的了解动作要领;同时给学生讲关于我国优秀田径运动员如刘翔,苏炳添等的事迹,从视觉,听觉上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对运动的热爱,最后再通过举办赛跑比赛,在实践中巩固动作要领,让学生有更深刻的记忆,让课堂气氛活跃。

  (二)改变学校体育教学的现状

  学校必须改变以前的错误观念,开展丰富多样的体育锻炼项目,吸引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以前的体育课上只是让学生跑跑步,做做俯卧撑、仰卧起坐,都是一些单调的项目,难以吸引学生的参与积极性。现在,我们可以多引进项目,比如篮球、乒乓球、羽毛球、健美操、轮滑等有趣的体育运动。这样学生会非常愿意参加,还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进行自主选择,使学生拥有主动权。学生认为这样的课程新颖有趣,改变自己对体育课的原有印象,就会更积极地参加体育锻炼。另外,学校为了督促学生进行体育锻炼,还可以多组织集体运动的活动,如常见的课间操,课间集体跑步,并不要求速度,目的就是培养他们的运动习惯和运动观念。这样能改变学生原有的认为体育课程枯燥、没意思的看法,同时无形中增强了学生的体质,使学生生病请假的情况大大减少,还促进了学生的文化课学习成绩的提升。

  (三)加强体育基础设施建设,营造良好的体育教学环境

  小学体育运动的场地以及器材短缺的问题在短时间内是不能够得到解决的,学校和教师要从自身的实际出发,想出方法并解决实际的问题,保证体育教学顺利进行。学校可以针对体育教学相关设施设立专项经费,并设置针对体育教学器材的维修保养和爱护的相关的制度。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们自己进行思考,用一些废弃的物品来做一些相对比较简易,而且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能够用到的物品,这样不光解决了体育教学器材短缺的问题,还是学生们自己动手动脑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结语:

  总之,学校和教师在进行体育课程选择时要不断创新,教师在实际的体育教学课程上要将课程内容和学生们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根据学生们情况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在实现学生身体素质提高的同时,提高学生们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为体育事业不断地发展与进步出一份力。

  参考文献:

  [1]刘育明.浅谈小学体育教学中体育游戏的抉择和组织方式[J/OL].体育世界(学术版),2019(04):177-178[2019-06-05].https://doi.org/10.16730/j.cnki.61-1019/g8.2019.04.110.

  [2]沈丹艳.小学体育课堂适宜运动负荷的实践探索[J].科技风,2019(1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