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运营应急的研究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1-14
/ 2

地铁运营应急的研究探讨

杨宇佳

哈尔滨地铁集团有限公司运营分公司,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摘要:地铁在运行过程中,在受到不可抗力的情况下,在正常运行时出现中断或者影响时,则将直接影响到市民的正常出行。此时,即需要能够做好运营应急机制的健全完善,最大程度降低突发事件存在对地铁运行以及社会所造成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地铁;运营;应急

1地铁运营应急管理概述

应急管理是指针对突发事故的预防、治理、监督等体系。根据国内有关突发事件的相关文案可知,应急管理属于突发事件范畴的管理举措。其中,预防环节应改善管理体系以及优化结构,制定防范方案并进行演练。监督环节主要是采用电子信息技术检测地铁运营状态,如果探测到异常状况则立即报警。突发事件发生阶段,管理人员应根据解决方案调配人力物力资源以开展控制,最后针对治理过程实施总结,通过不断调整以及优化方案,进而加强应急管理能力。

2地铁运营应急管理现状及运营风险

2.1应急管理现状

我国针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管理体系构建起步于2003年的“非典”事件,并逐渐形成了“一案三制”管理体系。在城市地铁交通系统的建设和运营过程中,也以“一案三制”概念为基础,构建地铁应急管理体系。从地铁运营系统来看,该系统是由地铁车站、行车轨道、列车、机电设备和管理人员和乘客组成的复杂系统,各构成因素之间具有密切的相互影响作用。为确保应急管理体系构建的合理性,必须对地铁运营系统进行详细分析,具体可以将其划分为四大组成要素,即人员、设备、环境和管理。按照地铁运营状态进行划分,又可以将地铁运营划分为正常状态、非正常状态和紧急运营状态,开展应急管理的主要目的是对紧急运营状态下的事态发展进行有效控制,而其体系构建则贯穿于地铁运营的全过程中。从目前已有研究成果来看,程晓卿等人基于“一案三制”制度详细阐述了地铁应急管理中的预案、体制、法制和机制构建策略。刘光武等人基于广州地铁的运营调查结果,探讨了应急管理平台的设计与实现。王英杰等人则引入全生命周期管理思想,提出一种应急预案管理模式。此外,还有学者将PDCA理论应用到地铁应急管理体系的构建过程中,为应急管理体系的改进与提高提供支持。

2.2地铁运营风险分析

地铁运营风险主要包括人为因素、设备因素、环境因素以及管理因素。其中人为因素占据关键地位,部分工作人员以及乘客都可能导致地铁设施被损坏,进而产生突发事故。而设备因素主要包括照明系统、供电系统等,设备运行状态不稳定等问题埋下安全隐患,进而影响生命财产安全。自然灾害以及社会环境均属于环境因素,例如地震等灾害导致隧道坍塌或者恐怖袭击等。管理因素涵盖解决方案的科学性以及运营水平等,管理人员的失职可能造成可避免的安全事故无法得到有效排除,进而导致安全事故。

3提高地铁运营应急的举措

3.应对体系设计

在以往地铁突发事件防治工作当中,仅仅对地铁系统内部发生时间时对相关的应对措施进行应用,即更多的是对内部系统当中某个硬件设施的进一步完善与处理进行强调,而在全面以及系统角度则存在着一定的不足情况。对于地铁来说,其是一个具有复杂、庞大特征的系统,在其具体运行当中,具有非常多环节的涉及。对此,在实际对地铁突发事件应对体系进行建立时,即需要能够从全局以及系统的角度做好考量。

3.2加强预防

对于地铁突发事件应对体系来说,在以往体系工作开展当中,经常将事故发生后对于突发时间的应对作为工作重点。但就实际情况来说,突发事件的发生并非常态,如果能够做好提前的预防工作,也是对于突发事件发生的一种良好应对。对此,即需要能够在地铁突发事件应对体系当中对事前的预防引起重视,在将突发时间的预防纳入到应对体系当中的同时使其能够占据较大的比重。及具体措施方面,首先需要在日常工作当中做好工作人员以及乘客的教育工作。在地铁运行当中,乘客的素质水平将对地铁的安全运行产生较大的影响。对此,即需要能够在教育当中使乘客能够具有更强的出行乘车意识,最大程度降低因乘客因素的存在所导致地铁事故的发生。其次,还需要加强对于乘客在事故状态下自救逃生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同时做好工作人员在职业道德、法制、安全以及技术方面的教育,在具体工作开展当中对安全第一的运营准则进行时刻的牢记与遵循,避免出现麻痹大意情况。

3.3软硬件建设

突发事件的发生是无法预料的。对此,即需要地铁能够做好报警、消防以及监控等硬件设施的配备,以此作为地铁实际运行当中对突发事件进行应对的基础。同时,就近年来世界范围内地铁事故的发生情况看来,仅仅在硬件设施方面的配备也并不代表能够对突发事件进行有效的应对。对此,即需要在做好硬件建设的同时做好软件方面的建立,以此最大程度发挥硬件设施的作用。

3.4加快运营速度

在地铁运营中,对运营速度进行加快、实现相关人员集中时间的减少也是一个有效的措施。在地铁运行中,为了最大程度降低突发事件的发生几率、减少事故危害,则可以通过对列车运营速度进行加快的情况下使乘客们都能够尽快到达目的地,实现车站滞留时间的减少。

3.5加强指挥协调

对于完善的地铁突发应对体系来说,人的协调与指挥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因素。当地铁突发事件发生时,也离不开多个部门间的合作。对此,即需要能够做好具有高效特征的调度指挥机构,以此在紧急事故状态下能够实现物力、人力资源的充分调动,通过对相关部门的协调沟通最大程度降低突发时间危害。

3.6加强细节设计

目前,进行地铁突发事件的应对体系建设,经常将事故发生之后的紧急应对作为体系建设当中的重点。实际上,为了保证地铁能够以正常、平稳的方式运行,对事故发生之后的各方面损失进行最大程度的降低,则需要能够从预防角度入手,从各个细节方面做好危险源的控制,以此保证在事件发生前将危害因素降至最低,减少事故发生几率。

3.7完善硬件措施

在该方面内容中,要保证车辆在运行当中所使用的安全装置以及阻燃材料都能够满足规定要求,且具有良好的技术状况,根据实际情况将安全线实现对安全门的统一改造,避免地铁坠落事故的发生。在日常工作中,要加强对于车辆的检修与维护,对设备状况的计量检测体系进行积极的建立与完善,以此在实现综合服务水平提升的同时保障设备的安全运行。

4结束语

总之,对于地铁来说,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在城市地铁突发事件的预防控制工作当中,做好突发事件应急体系的建立是非常必要的一项措施。而在近年来城市地铁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在城市减灾防灾工作中,地铁应急救援具有了更为重要的地位。在该种情况下,即需要能够积极做好地铁运行中应急体系建设工作的研究。在地铁车站布置方面,需要能够做好突发事件发生的考虑,要保证利于救援与逃生。新建地铁设计方面,更是需要对未来可能发生的突发时间应对需求进行满足。而对于已经存在的地铁,则需要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根据具体需求做好改善措施的应用与总结,以此为后续建设提供经验。同时,在具体工作开展当中也需要能够积极总结地铁突发事件的应急演练情况,通过相关资料与数据的收集在一个非开放空间当中研究疏散模型。实现高效联动机制的建立,为我国地铁的安全平稳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赵金先,王苗苗,李,等.基于变权理论与改进物元可拓法的地铁运营应急能力研究———以青岛地铁3号线为例[J].项目管理技术,2017,15(11):64-69.

[2]汪茉莉.地铁运营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流程研究[D].东南大学,2016.

[3]李云.地铁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研究[D].广州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