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核磁、 B超到底有什么区别?医生绝对不会告诉你!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1-13
/ 1

CT、核磁、 B超到底有什么区别?医生绝对不会告诉你!

尹中华

大竹县中医院 四川 大竹 635100

大多数患者在身体不适或者身体受到创伤后去医院检查时,医生都会在进行基本病理检查后要求其去做CT检查、核磁共振检查或者B超检查,检查人员在检查后会给患者胶片、纸质的检查资料,在其交给主治医生进行研究分析后,医生便能很快的对病症进行判断,但这三种方式的具体的区别,大多数患者只知道是影像学检查方式,但却对其检测方式,一般用在哪些检测位置,以及检测的副作用却完全不清楚,而医生也绝对不会告诉你!

这其中,CT检查是指采用X线束对人体患部进行扫描,在线束穿透患部后,由相应的接收仪器接受后转变为电信号,在由模拟数字转化器转为检测数据输入计算机进行处理后形成图像。CT又分为三种,平扫CT是指正常进行横断面扫描,得出的也是常见的层面图像;增强CT是因为平扫对病症的的显示不够清晰进而采用静滴静注等方法向患者输入水溶性有机碘剂,使患部与其周围的碘浓度差距增大,以达到更为清晰的图像;脑池造影CT则在检查脑池小肿瘤时有极好的效果,一般会先向脑池中注入10ml左右的碘曲仑或5ml左右的空气之后在进行扫描。CT的优点极为明显,其检测的图像清晰度极好,对X光无法显示的的图像能够清晰的显示,并且本身对于密度的区分能力较好,即使有不清晰的图像,也可以使用造影方法进行人工区分,极为方便,并且短期的内可以重复使用,安全性高。

CT的适用范围极广,特别是对于心血管系统和神经系统病变等相关症状的识别率极高,对高血压型脑出血、脑动脉瘤、脑梗塞和创伤性颅脑有极为准确的显像,在使用增强扫描后,对主动脉夹层病症和心包肿瘤病症的检查率也较高,另外对于胸腹部器官病变导致的肿瘤肿块、创伤检测价值极高。但CT的缺陷也比较明显,其在检查对心脏血管等动态器官组织的分辨率较低。

核磁共振(MR)成像原理是通过对人体中的氢原子核进行控制,通过仪器产生的强磁场对氢原子核进行射频脉冲激发,使其产生核磁共振现象,在将共振现象通过接受探测器转化为核磁共振信号并输入计算机,经过计算机处理后,便能将产生的核磁共振信号转化为图像,让医生可以根据成像准确的找出病症部位。这是一种运用生物磁自旋的物理规律进行检测的方法,主要的控制的氢原子核是水分子的主要构成要素,而因为人体中水分占到了7成左右,因此核磁共振的对体的检测率极高。

核磁共振的优点是检测细致程度较高,特别是对CT检测质量较差的心脏、血管等动态器官组织可以进行清晰的检查,并且检测的角度较多,可以进行多方位任意切层检查,其对周围的组织器官的的分辨率也比较精确。但其缺点是容易让患者在检测时产生不适感,并且长时间检测会有一定的几率诱发患者出现幽闭恐惧症,导致患者难以配合造成检测失败,另外核磁共振会改变磁场,对金属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禁止体内有金属制品的患者进行核磁共振,例如装有心脏起搏器的患者、锁骨钢构板治疗患者等均不能进行此项检验,

超声波在经过障碍时会出现回声,而通过这些回声,便能重建障碍的形状,B超检查是利用B型超声波在人体中的回声反应情况来进行图像绘制,医生人员只需要根据患者的回声图像便能清楚的看到各检测部位的图像切面,从而对患者进行病症判断。

B超检查的优势是检测价格便宜,又无明显不良反应,可反复检查。对胆、子宫、卵巢、阴道等器官的观察极为清晰,多用于孕妇检测胎儿情况和妇科病症检查,另外对胆道也有极好的检测效果,特别是在胆结石、胆囊炎、胆道肿瘤的检测率极高,但其的缺点则在于对较小的病灶判断时准确性不高,并且超声穿透力较弱,容易出现假反射现象,影响检测准确率。

CT、核磁、B超三者在检测上各有优势劣势,多数时候医生会让患者进行联合检查,以帮助其进行最为精确的症状判断,从而针对性的为其准备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