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在临床护士分层级培训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1-09
/ 3

翻转课堂在临床护士分层级培训中的应用

方红玉 1 罗小明 1 杨玲 2

湖北六七二中西医结合骨科医院护理部,湖北武汉 430079 ; 2.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 722 研究所卫生所,湖北武汉 430079

摘要:目的 探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临床护理人员分层级培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我院33名N1层级护士的培训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培训方法,另选2018年我院33名N1层级护士的培训为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翻转课堂模式进行培训,观察培训开始前、培训结束后两组护理人员的考核成绩及培训质量评价情况。结果 两组护理人员在培训开始前考核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培训结束后,观察组理论、操作考核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培训模式满意、学习积极性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增强、解决问题能力增强、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翻转课堂能显著提高临床护理人员培训质量,提高护理人员学习积极性,值得推广。

关键词:N1层级护士;翻转课堂;分层级培训,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Flipped Class Model,FCM),又称颠倒课堂,是指重新调整课堂内外的时间,将学习的决定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在FCM中,教师从课程内容的传授者变为学习过程的指导者与促进者,学生从被动的内容接受者变为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学组织形式从“课堂授课听讲+课后完成作业”转变为“课前自主学习+课堂协作探究”,课堂内容变为作业完成、辅导答疑和讨论交流等,课堂的评价方式也呈现出多层次、多维度[1]。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因其课堂气氛活跃又可进行个性化的学习和指导,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教学中。2017年来,我院护理部为更好地提高护理人员层级培训质量,达到层级培训的目的,逐步改革教学模式,将翻转课堂应用到临床护士分层级培训中,很好地激发了护士的学习积极性,极大地提高了培训效果。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 2017年N1层级护士33名为对照组 ,男性1 名 ,女性 32 名 ,年龄 20~26 岁 ,大专21名,本科12名。选取2018年N1层级护士33名为观察组,全部为女性,年龄21~25岁;大专19名,本科14名。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

1.2 培训方法 两组授课老师均由具有丰富教学及临床经验的主管护师职称以上的老师担任,教学前接受护理部统一培训,两组培训时间均为6个月。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教学方法,根据培训计划进行授课。观察组采用翻转课堂进行授.的企业微信群,成员由护理部分管层级培训负责人、授课老师、N1层级护士组成;授课老师向N1层级护士说明翻转课堂及培训的内容及目的。②课前准备:授课老师将培训的知识及相关内容制作成视频、PPT,在课前一周,通过企业微信群发送给N1层级护士,并发放学习任务单,如针对重点内容提出思考、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等。护士下载视频、课件后,自行安排时间完成学习任务,对自学过程中的难点、疑点做好笔记。③课中教学:将N1层级护士分为4个小组,课桌按岛屿式进行摆放,授课老师将汇总的问题提出,由小组进行讨论,老师根据讨论结果进行补充与讲解,对重点问题详细讲解,同时针对个别护士进行个别指导解答。

1.3 评价方法 比较两组护士的理论成绩、对培训效果的评价及技能考核。(1)考核:所有N1层级护士均于培训开始前及培训结束后,进行统一考核,包括理论考核与操作考核,满分均为100分,理论考核为闭卷考试,两组护士采用相同的试卷,其中选择题70道,每题1分;简答题2道,每题5分,病例分析题1道,每题20分。由护理部和授课老师共同出题,最终形成考试试卷,流动阅卷,难度系数0.8左右。技能考核依据我院《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对两组护士进行考核,由两位老师共同监考,采用平均分。(2)护士对培训效果的评价:采用自行设计的培训质量调查问卷对两组护士进行评价,于培训结束后填写培训质量调查问卷,包括培训模式满意,学习积极性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增强、解决问题能力增强、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共五大项目,护士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是或否。

1.4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18.0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5e16c45463f88_html_118e9bd1cc642d02.gif ”表示,予以t检验,以P<0.001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予以c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考核情况对比 两组护士培训开始前考核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在培训后的理论成绩、操作成绩均高于本组培训前的成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培训结束后,观察组理论考核、操作考核成绩均高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见表1。

5e16c45463f88_html_b245451e67e76cab.gif 1 两组护士培训前后考核成绩对比( ±s,分)

表1 两组理论及操作考核成绩比较

组别

阶段

人数

理论成绩

操作成绩

对照组

培训前

33

73.57±6.6

77.27±7.15

培训后

78.67±5.34

81.2±8.2

观察组

培训前

33

73.78±5.12

77.94±8.61

培训后

84.16±5.48

89.01±6.27

注:与本组培训开始前对比,P<0.001;与对照组培训结束后对比,P<0.001

2.2 培训质量效果评价对比 观察组护士对培训模式满意、学习积极性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增强、解决问题能力增强、自主学习能力增强五个方面的评价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士对培训质量效果的评价对比

表2 两组护士对培训质量评价对比

组别

例数

培训模式

满意

学习积极性

提高

实践操作

能力增强

解决问题

能力增强

自主学习

能力增强

观察组

33

32(96.97)

30(90.91)

28(84.85)

29(87.88)

26(78.79)

对照组

33

27(81.82)

25(75.76)

21(63.64)

22(66.67)

18(54.55)

c2

5.121

4.243

5.28

4.227

4.364

P値

0.024

0.039

0.022

0.04

0.037

注:与对照组培训结束后对比,P<0.05

3 讨论

随着医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疾病的复杂化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临床护士的要求越来越高,临床一线的护理人员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还要有很强的临床实践能力及自主学习能力,才能及时处理临床复杂多变的病情变化。 FCM在医学教育广泛应用的重要原因是医学教育更需要从实际经验中学习,不能仅局限于说教而应运用更具体、形象、生动的教育媒介[2]。在护理专业教学中应用FCM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临床实践,有助于其尽快成长为专业护士[3],顺利完成由N1层级护士向N2层级护士的进阶。国内的护理教育者也开展了积极地应用实践,在各层次的护理教育中运用FCM,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4]

翻转课堂可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在课前完成自主学习,不仅能节省课堂内的宝贵时间,还能提高护士自学能力及独立思考能力[5]。在护理人员分层级培训中,翻转课堂的培训模式,使护士能迅速获取学习资料,并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灵活安排学习时间;还可根据老师发放的学习任务单的引领完成课前、课中、课后任务,达到老师要求掌握的知识、技能、沟通协调等综合目标。而课堂时间护士之间的相互交流,老师的有效引导启发和个别辅导则可有效提高护士对知识的吸收理解。课中针对各个问题的讨论,可拓宽思路,创新思维提高护士解决问题的能力。翻转课堂具有开放性、现代化、互动性及多元化的特点。有研究证明,多元化培训应用于低年资护士培训,效果显著[6],有助于激发护士学习的主观能动性;针对性的答疑,能快速弥补N1层级护士知识的缺陷,有利于提高培训质量。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护士培训结束后理论及操作考核成绩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中,培训模式满意、学习积极性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增强、解决问题能力增强、自主学习能力增强护士比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提示翻转课堂培训模式在提高护士分层级培训质量,培养护士综合能力方面,具有积极意义。

综上所述,在护士分层级培训中应用翻转课堂的培训模式,老师主要起到引导、启发作用,可充分激发护士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护士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实践操作能力,能明显提高护士层级培训质量,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景婧.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护理教育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护理学杂志,2016,31(7):98-101.

[2]张熙芳,改变传统教育方法——翻转课堂模式和医学模拟技术[J].高校医学教学研究,2013,3(1):4-6

[3]Benner P,Sutphen M,Leonard V,et al.Educating nurses:a call for radical transformation[M].Stanford,CA:Jossey-Bass,2010:113-114.

[4]景婧.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护理教育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护理学杂志,2016,31(7):98-101.

[5]费微,黄梅,朱光红.翻转课堂联合微课对手术室护理教学质量及实习护生自我概念的影响[J].当代医学, 2019,25(4):178-180

[6]赵明利,张雪藏,郭静静,等.以核心能力为导向的低年资助产士多元化培训方案的构建与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9,35(12):951-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