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电网调控运行管理水平提升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2-27
/ 2

试析电网调控运行管理水平提升对策

朱艳伟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宁波供电公司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当前电网调控运行管理的主要状况分析了其中存在的一些典型问题,并由此从管理制度、人才培养、监督管理、技术投入等方面探索了提升电网调控运行管理水平的对策措施,仅供参考。

关键词:电网调控运行;管理;对策

电网调控运行管理直接影响用户用电体验,用户用电体验好不好,关键就看电网调控运行管理水平高不高。不过现阶段电网调控运行管理的水平与电力系统技术上的革新存在一定的代差,暂不适应电网可靠运行的要求。因此探索电网调控运行管理水平提升的策略,具有现实意义。

电网调控运行管理状况

根据当前电网形势,各级电力调度机构具有管理以及生产双重责任,必须要依法组织、指挥、指导、协调电力系统运行、操作和事故处理,监控电网设备,保证电网安全可靠连续地提供稳定电能,保证电网电能质量,最大限度满足电网内的用电需求,最大限度地使电网处在经济运行下。根据国家电网公司的要求来看,要设置五级调控机构,实行统一调度,分级管理。各级调控机构在调度业务上属于上下级关系,下级调度服从上级调度的指令,承担地区电网调控运行、设备监控、调度计划、运行方式、继电保护、自动化、微电网等各专业管理职责。

按照上述分析,现在电网调控运行管理采取的是集约化的方式,总体上是有效果的,也基本满足智能电网建设的需要,但目前来说,管理效能上还比较差强人意。这其中一方面是因为管理制度相对还不够完善,管理制度更新慢,有僵化的趋势,与电网调控运行的技术走势不协调,重点突出了技术,但没有对如何用技术来提高管理效能有高度重视。另一方面,在调控运行当中的事故抢修方面也存在明显的滞后问题,运维人员需要与调度人员沟通后才能进行检修维护作业,这是基本的操作流程,不过预防性的运维检修水平比较低,这里从技术角度可以解决。注意在运维检修当中有些运维人才并不遵守安规和两票三制的要求,工作的随意性比较大,容易出现安全事故。此外,调控运行人员的综合素质需要进一步提升,特别是在智能电网建设的背景下,人才非常紧缺,特别是县级机构当中或多或少都存在人才紧缺的问题,而且很多时候会出现一些不按操作规定要求作业的情况,导致很多误操作发生。

电网调控运行管理水平提升对策

管理规范化

管理规范化必须要靠制度,真正实现制度管人,要随时根据电网发展状况,根据发现的新问题来打造电网调控运行管理制度体系。按照国家电网公司的要求组建调控运行中心进行统一管理,下级调度机构通过通信网络来与调控运行中心进行联系,实现分级管理。调控运行中心负责统筹电网调控运行,下级机构也设立分支机构,这样就可以形成多级组织体系。但必须要明确责任,使用制度来明确责任,制度可变,但是责任不能变,并且一旦出现违规情况必须追责,提高违规的成本,提高制度的严肃性,以强制手段来规范电网调控运行管理。同时要确定工作标准,标准一旦确定,不管是调度还是运维等工作人员必须要按照标准要求进行作业,因此必须要针对调控运行的具体工作内容进行分析,制定适应的标准作业手册,工作人员必须要落实安规和两票是哪只,严禁擅自作业,严禁无命令作业以及越权作业,严格执行作业管理规定。

加强监督管理

有完善的管理体制并不代表管理效能就高,因为若执行力弱,管理措施有时并不能落实下去,因此要加强监督管理,从监督管理上着手,以强制性的责任制度来引导工作人员自觉遵守制度。电网调控运行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电网当中的危险点的爆发也并不是静止的,但可以预料到,如果分析电网调控运行当中发生的事故,很多都是由于人为因素引起的,人为因素可以预计到,所以强化监督管理很关键。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监督管理可以降低违规行为的发生概率,但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因此要定期组织开展电网调控运行管理监督检查行动,发现问题要求立即整改,并且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为了明确责任,必须要制定责任书,工作人员必须要签署责任书,尤其是领导干部。比如调控运行中的倒闸操作,跟进人员应当按照相应监管标准与规范,落实自身工作,确保每个倒闸操作环节的执行效果都能得到有效保障。而针对倒闸操作的监管,主要可以从执行动作与人物状态两方面展开。就执行动作来看,倒闸操作涉及到大量执行动作,这些动作的先后、轻重程度、基本要求等都必须和标准一致,以免误操引起不必要的倒闸故障。而就人物状态来看,操作人员在长期进行高强度高负荷工作后,会出现精神不振等负面状态,此时跟进人员应当及时加以制止,并要求其休息好后再重回倒闸操作岗位。另外,部分操作人员在倒闸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负面的、消极的情绪,此时则应当加强心理教育,确保其保持良好心态,认真对待倒闸操作。

强化人员培训

管理效能高不高,人员的综合素质有非常大的影响,因此要构建长效培训机制,提高全体人员的生产技能素质,专业知识,同时了解并引导工作人员的心理问题,适当疏导,并且改善工作环境,使工作人员身体始终保持健康。要突出事故抢修的应急演练,提高应急能力。例如设定这样一个情况,某110kV系统中,A电厂有两台机组满负荷运行,各带50MW,电厂母线电压115kV,机组低周切机保护动作为47Hz/0.5s。系统的负荷静态调节效应系数为3。B变电站母线为双母线带支母线的形式,在110k母线上安装有三级低周切负荷装置。第一级为49Hz/0.5s,8MW,第二级为48.5Hz/0.5s,8MW,第三级为48Hz/0.5s,3MW。母联开关当中的7号开关无同期装置,其余均有。除7号开关外的3号、4号、5号开关CT变比600:5,线路中的导线安全电流520A,允许最大电流650A,线路功率因素0.9。当B变电站中T2出现故障则可能因为T2跳闸,A电厂孤立带B变电站110kV母线运行,低周切负荷装置会出现动作,第一级48.21Hz,第二级49.36Hz,周波不稳,如果要并网运行就必须要进行负荷调整。因此,需要控制B变电母线的负荷,拉电4MW,使电厂周波回升到50Hz,拉开支路母线开关,将其冷倒至110kV母线热备用,合3号开关的支路母线闸刀,同期合旁路支路开关。合母联7号开关,调整运行方式。

加强技术投入

按照电网发展情况,自动化的调控运行是关键,电网自动化调控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采取远程控制等方式来自动调控电网运行,并对运行中的问题以及故障情况进行自动处理,比如当变电站发生异常情况,SCADA系统的事件报警窗口实际上只会接收到保护动作、开关分闸等相关的信息,但具体发生了什么样的异常,还需要运行人员去结合变电站的接线方式、运行方式、开关刀闸位置以及监控信号进行具体的研究分析,以确定故障类型,这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按照信息化建设的要求,应当建立一个故障推理模型,通过该模型来自动完成异常情况的分析判断。在该模型当中就需要将常见的电网调度运行当中发现的异常情况进行归纳总结,依托机器学习的方式来预测电网调控运行当中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确保预防到位,保证供电的可靠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网调控运行目前实施的是统一调度,分级管理,要以设备最大出力为限制,尽可能满足电网负荷需要,使整个电网安全可靠运行以及连续供电,满足电网负荷要求。电网调控运行管理的水平将决定电网调控运行的能力,因此加强电网调控运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唐超颖.浅谈电网调度运行管理及维护[J].探索科学,2016,(12):465.

路庆东,刘树华,韩建伟等.浅谈电网调度运行管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9):2703-2703.

[3]蒋燕.基于安全原则的电网调度运行管理的探讨[J].通讯世界,2015,(10):169-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