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护理要点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2-17
/ 1

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护理要点

郑云秋

甘孜州泸定县兴隆镇卫生院 四川 泸定 626101

脑卒中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病,俗称为中风,它是神经内科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对人类的健康有重大的威胁,其发病率极高,它会出现失语、偏瘫、认知和意识障碍,偏瘫是常见的并发症。那么出现脑卒中偏瘫怎么进行康复护理呢,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心理护理

患者因为突发性的疾病而导致病情严重且肢体功能产生障碍,这对患者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打击,他会出现恐惧和焦虑的心理,表现出抑郁和悲观的情绪。我们首先要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辅导,使其心情愉悦,患者才能积极地配合治疗,这对康复护理有很大的帮助。主要措施有:

1、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热情的为患者服务,为患者营造一个舒适的休息环境,了解患者的病情,对患者产生的疑问耐心的解答,若发现患者有负面情绪,要鼓励患者积极的面对,树立其治疗信心。

2、嘱咐患者的家人要多关心患者,经常与患者交流,舒缓其紧张情绪,鼓励患者的朋友要经常探视,让患者觉得自己不是一个人在与病魔对抗,还有很多的朋友和家人陪着自己,减少其孤独感。

二、肢体的功能护理

脑卒中的主要治疗方式是临床抢救,但是护理也是极其重要的一方面,早期进行康复护理能使患者的神志清晰,生命体征也恢复平稳状态,但需要在病情不发展的48小时后,才能进行康复护理,它可以有效预防并发症的产生,并对以后的训练有好处。

1并发症的预防

脑卒中患者要注意防止呼吸道感染、深部静脉炎和褥疮等。

2体位护理

有急性期病情严重的患者,要保证绝对的卧床休息,并要保持正确的姿势和体位,预防患肢出现脱位变形或者关节萎缩。患者要尽量保持侧卧,踝关节处于中立位,这不仅能使偏瘫肢体得到牵拉,减少痉挛,还能使患处增加感觉输入。同时,患者还要经常翻身,避免褥疮。

3按摩患体

对患者的患体进行按摩,可以促进患肢的血液和淋巴回流,减轻浮肿,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对患者的患肢进行一定程度的刺激,有利于患肢的恢复。按摩时手法要轻柔,缓慢,力度要适中,不能使用强刺激,避免患者受到伤害。

4、训练站立和坐立

脑卒中患者由于长时间卧床,可能会导致肌肉萎缩,所以要在病后的3-4周进行坐立训练,每天最多两次,每次不超过一个小时,若在训练中出现恶心、头晕等反应后,需放慢进展速度。站立训练开始时,患者可从床边位置缓慢离开,每次的训练时间从十秒逐渐延长,过程中若出现头晕、眼花、出汗等、要立即停止训练。患者在进行站立训练时,使大腿外旋或内收,避免过伸和屈曲膝关节,也不能使脚趾弯曲,要保证全足掌着地姿势,以免对以后的步行训练造成影响。

5步行训练

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在家人帮助下与患者进行步行训练,时间不宜过长,避免造成劳累。

6ADL训练

让患者学会自己动手,穿脱衣服,进食,上厕所,洗脸等简单的动作,在进行训练时,必须要有人照顾,当患者ADL基本恢复后就不需要人照顾。偏瘫的患者要练习手取物品,通过放笔、钥匙、纸张等,训练其抓捏功能、患手玩小球弹簧进行阻力训练,锻炼患者的控制能力及增强患肢肌力。

本文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护理进行了介绍,通过康复训练的方法,防止了肌肉萎缩,预防关节僵硬对肢体活动产生影响。正确的运动方式可以使患者的患肢快速恢复其功能,所以应该根据患者的病情及治疗,尽早进行康复治疗和护理,使患者能最大限度的恢复生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