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医养结合健康养老模式的产业发展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2-17
/ 2

大庆医养结合健康养老模式的产业发展研究

袁玉萍 范慧玲 范雪飞 魏玉芬 李鸿鹏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理学院 信计,黑龙江大庆 163319

摘要: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剧,老年人对医疗护理的需求与日俱增,空巢老人在经济支持、日常照料和精神慰藉等方面的需求日益增加。从目前老龄化形势,从家庭养老功能逐渐弱化、失能和半失能老人数量众多、老年人慢性病患病普遍、养老资源和医疗资源不匹配四方面,对大庆施行医养结合健康养老模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分析。阐述了施行医养结合健康养老模式的必要性和产业化发展的可行性,并提出医养结合健康养老模式的产业化发展的路径构想。

关键词:医养结合;养老模式;产业发展

我国是全球人口老龄化速度较快的国家之一,目前已经进入人口快速老龄化阶段。官方数据显示2016年底中国65周岁及以上人口16003万人,占总人口的10.8%。预计到2020年,高龄老年人将增加到2900万人左右,独居和空巢老年人将增加到1.18亿人左右,老年抚养比将提高到28%左右[1]

2016年,大庆市老龄人口已经超过42万,约占总人口的15.1%,且以每年2万人左右继续增加,预计2023年将突破60万人。目前的养老方式主要有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这三种基本的养老方式。“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要建立“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以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和这三种基本养老方式相结合,以多样化的形式为老年人提供医养结合的产品和服务。

1 大庆施行医养结合健康养老模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是将健康医疗服务放在了更加重要的位置,不但包括传统的生活护理、精神心理护理、文化生活,而且还包括更重要的医疗康复保健服务,即健康咨询、健康体检、基本的疾病诊治和护理、大病康复期护理以及临终关怀等服务[2-3]。

施行医养结合健康养老模式的必要性

(1)家庭养老功能逐渐弱化

传统的家庭代际养老以血缘、亲缘等关系为基础,但随着家庭结构小型化、社会转型等因素作用下逐渐被弱化,养老负担对于单个家庭个体呈加重趋势。究其原因:第一,在多年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下,我国家庭规模趋于小型化。第二,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人口流动性増加使得家庭随之大范围搬迁。第三,传统的家庭家族观念淡化,养儿防老的思想基础动摇。

(2)失能、半失能老人数量众多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持续加剧,且高龄化趋势日渐明显,老年人的自理能力和所需照料问题得到社会广泛关注。老年人的生活自理能力关系到养老方式、居住方式、医疗保障等多个方面问题,研究养老模式必须结合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的实际情况。

国家有关部门统计的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我国失能、半失能老人(含失智老人)约4063万人,完全失能老人1000多万人,他们最需要的就是医养结合服务,但目前的医疗机构没有这方面的服务,而养老机构有医疗服务功能的只有20%左右,缺口很大。

(3)老年人慢性病患病普遍

老年人当中慢性病患病高发,其中的治疗和护理问题关系到每一个家庭。应对人口老龄

化,健康是重要问题,老年慢性病患者更注重健康服务,因此需要我们为这些老年人提供

综合的、连续的、适宜的医疗服务,而“医养结合”模式无疑将成为我国应对老年慢性病群体的一个权宜之计。

医养结合养老模式产业化发展的可行性

(1)市场前景广. 中国人口老龄化来势汹汹,截至 2017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2.41亿,占总人口数的17.3%,且老龄化程度继续加深,根掘《中国养老金融发展报告2016》预测,到2030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达到2.8亿人,占总人口数的20.2%,2050年我国老龄人口将达到峰值4.87亿[4]

(2)政策支持逐步到位.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髙度重视老龄事业,相继出台一系列政策支持医养结合产业的发展。 “医养结合”养老模式产业化发展所需的政策、市场、技术环境正在不断优化,蓬勃发展指日可待。2016年10月,党中央、国务院正式颁布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其中重点阐述了“医养结合”模式,标志着我国养老服务进入实战阶段。2017年6月29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商业养老保险的若干意见》,提出促进养老服务业健康发展。

2.大庆市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发展现状

到2017年,大庆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42.23万人,占户籍人口的15.6%,人口老龄化现象不断加剧。大庆市针对机构养老医疗康复服务的市场需求,自2012年开始,积极探索实践医养结合的机构养老新模式,秉承“先治后养、医养结合、兼顾康复、全程照料”的养、护、医、康一体化的原则。市政府有计划、有步骤、有目的地做好宏观调控,指导部分医院将闲置医疗资源转型升级,建成具有专科特色的“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

3.医养结合健康养老模式的产业化发展的路径构想

3.1 医养结合养老模式产业化的路径

医养结合的产业化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老年人的需求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目标,搭建高质量、专业化、规模化、品牌化的经营管理模式。在产业化发展模式中,建设医养结合公共服务平台,能够及时了解老年人及其家庭成员的需求和反馈信息,能够实现供需双方的无缝衔接,并引导整个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业的科学合理布局。在理想的产业化发展路径下,医养结合公共服务平台、医养结合服务供应主体、医养结合配套服务供应商、医养结合上游产业和政府部门各司其职、良性互动,共同为老年人构建起全面覆盖、优质高效、综合连续的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体系。

3.2 医养结合健康养老模式产业化的构想

1、建议贯彻《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制定和实施老年人照顾服务项目的实施意见》(黑政规〔2017〕32号)要求,加快将医疗机构面向老年人开展集中居住和照料服务工作落到实处。

2、建议政府在医养结合方面给予政策和资金支持,特别是在土地供应、融资服务、税费减免以及财政扶持等方面加大力度。同时,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医养服务,确保民间资本举办的非营利性医养结合机构与政府举办的医养结合机构享有相同优惠政策。

3、建议加大医养结合宣传力度,通过开展送医下乡义诊活动,免费向群众发放医养结合宣传资料、提供咨询服务,及时解疑释惑、回应群众关切,从而提高群众对医养结合的知晓率,促进医养结合工作的开展。

4、建议加强医养结合的专业人才保障。与高校合作培养专业人才,开启人才培养新模式;引导社会各界积极参与,通过招募社会义工、志愿者等方式,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到养老事业中。

5、以数字化健康管理为核心,推进信息化进程。医养结合的核心是健康管理,加快建立老年人电子健康档案,将老年人信息系统与医疗系统的预约诊疗系统、双向转诊系统、远程会诊系统和健康档案相整合,逐步实现电子信息的调阅与共享。

医养结合是我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长久之计,所以要进行很好的制度设计和顶层设计,为应对未来的老龄化高峰奠定基础。大庆与全国其他地市同样在承受严重老龄化压力,在国家一系列养老政策的指引下寻找出路,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重要作用,促使社会力量逐渐成为发展养老服务业的主力。

参考文献

[1]吴玉韶,党俊武编.中国老龄产业发展报告(2014)[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2]杨贞贞.医养结合一中国社会养老服务筹资模式构建与实证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3]成秋娴,冯泽永,冯猜等.我国发展社区医养结合的必要性、可行性、困境及建议

[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6,(05).

[4]邓勇,卓増华.医养结合产业发展问题研究[J]中国医院院长,2016,(18).

[5]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2017-2021年中国医养结合模式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EB/OL].http://www.ocn.com.cn/reports/1961 yiyangjiehe.shtml.

基金项目大庆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 ( DSGB2018018).

作者简介: 袁玉萍( 1970-) ,女,山东成武人,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教学研究与管理.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