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设备作业人员作业能力提升策略的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2-17
/ 2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作业能力提升策略的探讨

李卉 周继开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 新疆乌鲁木齐  830011

摘要:随着经济和科技水平的快速发展,特种设备特指对人身和财产安全有较大危险性的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目前特种设备安全事故频发,社会影响较大,特种设备监督管理工作亟需创新方式方法。基于此,本文对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存在问题和解决对策进行相关阐述,目的是有效预防特种设备事故,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众人身和财产安全。

关键词: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应对措施

引言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关于2018年全国特种设备安全状况的通告》显示,2018年,全国共发生特种设备和相关事故200多起,伤亡300余人。特种设备安全的警钟时刻提示我们,企业应当深入贯彻落实相关法律法规要求,提高对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重视程度。

1企业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企业对特种设备法律法规认知不足

2013年6月29日,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特种设备安全法》为标志,在我国已形成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安全技术规范—引用标准五个层次完整的法律标准体系。但是,有的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存在着对行业的法律法规以及规范等认知理解不足的现象,造成了企业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没有严格落实法律法规要求,基础管理工作力量薄弱,管理方式不合规、不正确。

1.2企业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制不健全

企业在特种设备管理中承担着主体责任。由于企业法律意识欠缺,对特种设备的危险性认识不足,未主动按照法律法规要求健全安全管理机制,因而缺少专业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或者安全管理人员,特种设备日常管理由其他部门、其他岗位人员兼管;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不健全;专业管理能力不全面,日常安全管理不到位;特种设备管理人员缺少专业技术知识。

1.3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管理不到位

根据法律法规要求,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应取得特种设备操作资格证书上岗。企业存在着未根据特种设备类型配置对应的作业人员、人员配置数量不足和无证上岗等现象。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培训教育没有依法依规深入开展。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是特种设备生产运行的观察员、检查员、操作员,是确保特种设备安全的一道坚固防线。但是,有的企业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往往文化程度不高,专业技术知识不足,需要企业加大专业培训教育,提高能力。企业在实际管理中未能有效地建立特种设备作业人员例行培训学习制度,或者培训学习流于形式,使职工没有真正掌握基本操作以及应急处置的知识。

2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相关对策和建议

2.1提高企业对特种设备法律法规体系的认识

企业应加强对特种设备法律法规、技术规范以及政策性文件的学习。明确《特种设备安全法》赋予企业各级管理人员、操作人员的权利和义务,严格划定安全红线,做到有法必依。企业可以邀请行业安全技术组织对企业特种设备管理、操作进行专业咨询、辅导和检查,提出改进措施。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和人员的配置以及安全生产投入保障。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应熟练掌握行业管理的规定,及时掌握行业管理的新动态,新要求,为企业管理提供专业意见和建议。特种设备管理人员应加强学习,提高专业理论知识,建立合规的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并组织企业岗位职工进行学习和培训,提高特种设备操作人员的操作能力,不违章指挥,不违章作业,及时查找发现特种设备的安全隐患。

2.2加强企业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的综合能力

《特种设备使用管理规则》对企业特种设备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的岗位职责做出了明确的要求,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员承担着企业上下信息联动以及基本管理的工作,应具有专业的理论知识和行业工作经验。企业需要落实安全管理机构以及专职安全管理人员配置,实现专职专管。

2.3加强企业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培训教育

特种设备操作人员一般为企业工人岗位职工,文化参差不齐,专业技术知识认知程度有限,需要企业在日常安全教育中不断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学习,对其在特种设备日常操作中严格要求,使职工严格落实安全操作规程,不违章操作,时刻保持安全生产的红线意识。

2.4加强特种设备基础管理

企业应当制定专门的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而不是借鉴公司其他管理制度。特种设备管理制度应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编制、学习、实施。特种设备管理机构以及人员应根据特种设备不同的设计参数、工作环境、运行状况等条件制定专项的操作规程、维保规程以及参数数据控制规程,将特种设备相关操作规程落实到每一岗位操作人员处,做到设备操作规范、正确。特种设备运行状况定时巡检维护,对影响正常运行的情形应及时上报并采取正确的处置措施,严禁特种设备带病运行。重视特种设备定期检验工作,及时制定企业特种设备检验计划以及工作方案,及时进行检验。应建立企业特种设备月度检查和日常安全检查机制,及时发现安全隐患,整改安全隐患。

2.5建立健全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制

建立健全的高效的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制能够有效指导特种设备维保及日常使用工作的有效开展,从构建有效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方面来说,建议相关工作人员做好以下工作:一是明确管理责任,各单位主要负责人对特种设备安全负领导责任,具体分管领导和直接作业人员分别落实责任制,形成多效合力、压实岗位责任、安全警钟长鸣;二是不断强化特种设备安装及维保等环节管理力度,完善事前控制体系,通过现场监督、随机抽查等方式把好特种设备安全质量关。同时,大力推广“物联网+特种设备”监督管理体系。

2.6加强特种设备宣传工作

注重在用户群体中做好特种设备安全的相关宣传工作,利用各种形式或载体普及特种设备安全知识和文明使用须知。通过组织特种设备生产单位、使用单位和维护保养单位召开座谈会、现场讲座等活动,提升公众安全意识。同时,相关技术机构可根据企业实际情况指导制定合理有效可操作性强的应急预案,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2.7重视特种设备日常维保

由于特种设备行业的特殊性,特种设备通常造价高昂,安全风险高,社会关注度高,为保证特种设备安全工作,要确保按技术规范要求进行维护保养,从而降低特种设备的故障率。在实际维保过程中,严格要求维修保养人员三点:一是在特种设备正常运行过程中,工作人员要定时记录特种设备运行的各类参数并进行横向和纵向比对,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做到及时维护保养;二是对于特种设备的日常耗损件,应储备一定数量的合格品,以防在紧急情况下因零部件的缺失而发生事故;三是在特种设备发生故障后,要全方位对其进行“体检”,在安全隐患得到彻底排查后,才能恢复使用。

结语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事关企业经营与发展,在日常管理中企业要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将特种设备的基础管理工作做扎实、做细致,确保企业安全生产的稳定和职工的人身安全。

参考文献:

[1]段二明.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大众标准化,2016(08):95-97.

[2]李明君.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浅析[J].中国设备工程,2017(17):58-60.

[3]田宏.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J].科学管理,2017(08):224.

[4]王焰.大型及特种机械设备安全问题分析及对策[J].山西建筑,2017(14):251–252.

[5]井凡维.大型起重机械安全事故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J].电力系统装备,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