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网规划与大用户接入的协调发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2-17
/ 2

电网规划与大用户接入的协调发展

程紫玉

国网太原供电公司 山西 太原 030000

摘要:我国电力体制改革正稳步开展,已进入深水区。国内学者开展了电力体制改革背景下的输配电价、调度运行、业务拓展等系列研究,为电网企业提供了决策参考。随着输配电价改革调整,给大用户供电存在进一步优化空间,其接入哪个电压等级对电网和用户有重要的影响。随着数据挖掘技术和智能电网大数据技术发展,电网企业正在建设覆盖规划、建设、运行、检修、服务等领域的智能电网大数据平台以及拓展其应用场景,促进数据资源的全面贯通、集成共享,实现信息和数据资源价值,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精细服务,降低用户用能成本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基于此,本文对电网规划与大用户接入的协调发展进行研究,作出以下讨论仅供参考。

关键词:电网规划;大用户接入;措施

引言

电网规划与电力设计直接决定了电网整体的合理性与发生事故的可能性。电网规划与电力设计不仅影响着电网的正常使用,而且影响着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

1电网规划相关原则

1.1对电网承担的电压等级进行合理划分

电压等级就是电力系统或者是一些相关设备的额定电压的级别。额定电压是用电设备正常工作时的电压。电压稍有偏差,或大或小,用电设备仍能工作,但会对用电设备产生较大的损坏,并造成电量浪费。电网规划以及电力设计的过程中首先要确定所负责区域的电压等级。这是因为我国每一区域的用电是由专门的变电站与配电网进行负责的,但我国每一区域的区域构成与用电量却有着很大的不同。电能传输过程中,首先由变电站进行升压,将电能输送至配电网内,再由配电网输送至二级变电站进行降压,降到该区域所需要的电压等级后,输送给用户使用。确定电压等级可以有效避免变电站多次降压或忽略降压的情况发生。此外,还可根据地区需求情况对高压电网节点位置进行规划,根据实际情况对电网规划进行较为合理地调整。

1.2人工智能改变电网规划

如果人工智能改变电网规划模式,很有可能形成以下四种典型。第一,大规模数据,通过算法处理和智能网格实现智能网格,通过人工智能实现计划的新实施;第二,基于市场的网格规划,城市通过网络大型企业或共享经济企业的发展提出“超级化”,最终挑战,绕过网格规划方案;第三,自由型电网规划,体现为公民使用数据的特征,公民质疑网格规划的制度实践,提出更好的沟通形式以凝聚集体智慧;第四,开源型电网规划,先确定合法利用数据的机构,这样可以推动和实现网格计划的开发,同时确保更有效的公众参与。四种典型规划的形成,取决于当地利益相关者的关系和社会政治背景。

2城市电网设计的关键技术

3.1负荷预测技术

负荷预测技术是目前我国城市电网规划设计中最为常见的一项技术,而伴随我国科技的迅猛发展,应用在我国城市电网规划设计中的预测技术种类也越来越多,城市电网规划设计过程中需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预测技术。负荷预测技术不像其他技术一样有固定的应用模式,应用负荷预测技术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良好的专业知识,这样才能确保城市电网应用最优的预测技术。由于城市电网规划设计受较多因素影响,再加上使用预测技术的设计人员专业度不同,其使用负荷预测技术的预测结果也有所不同,没有统一的预测标准。在城市电网规划设计中符合规定的预测方法通常有两种。第一种是基于阐述模型的预测方法;第二种是非参数模型方法。

2.2电网规划体系中的数据处理功能

随着新的内存计算技术和索引机制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该电网规划体系中蕴藏的数据处理功能无论是在时间还是在流程中都获得了显著提高,数据信息访问的实用性不断提高,时间的推迟大大减少了数据信息失真的情况。一般而言,数据处理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第一步,数据清洗修正,主要是查找与修改存在错误的信息;第二步主要是获得详细概述各种数据信息特征的能力。步骤三,关联分析,探索各种数据信息之间的关系;第四步是通过深入分析提高数据信息的效率,从而全面了解数据之间的关系。

3电网规划具体措施

3.1制定合理的目标网架

依据配电网建设标准化、简单化、规范化接线方式,标准化网架结构;适当简化中压配电网结构,提高配电网运行、管理效率。根据规划建成区、规划建设区及自然增长区不同区域划分规划线路过度区域。其中规划建成区须充分考虑现状负荷已趋于饱和的情况,制定合理的目标网架,杜绝“大拆大建”,对于已形成标准接线的网架进行固化,不再进行网架调整,对于网格内存在的复杂接线,甄别联络点的作用和性质,拆除无效联络;规划建设区目标网架根据供电可靠性需求选取,采取“新建与改造并举”原则进行,近期过渡方案应充分结合网格目标网架建设,避免重复投资;自然增长区近期过渡方案应结合负荷增长、道路改造、架空电缆化情况按照远景目标网架“一次性建成”。

3.2提高人才质量,优化管理机制

相关企业把电力大数据渗透到电网规划中,应当在利用新型技术与相关技术的基础上,采取针对性的手段为其提供与之匹配的人才保障和运作机制。要提高人才素质,需要优化以下几个方面的控制机制。一是供电企业通过借鉴国内外相关案例,在熟练掌握中国企业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特点和缺陷,制定切实可行的大数据和管理机制,加强数据信息的真实性,确保适当的保护。例如,由于隐私制度的建立,供电企业可以极大地鼓励有关员工处理数据信息,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泄漏或遗漏信息,为提高数据信息的完整性创造有利条件。其次,供电企业可以在规定时间内开展相关活动,如培训活动、引进复合型人才等,以提升相关人员的综合能力,最大限度地挖掘电力大数据信息中贮存的价值。

4、大用户接入

(1)未增容的升压诉求用户:用电容量在用户接入系统容量范围边界,重新选择在高电压等级电网供电的企业用户。如用户变压器容量在35MVA,根据技术原则35kV和110kV两个电压等级都可以供电。由于电价差,现考虑申请由35kV供电升压到110kV供电。(2)联合供电的升压诉求用户。附近的几家企业要求联合供电,总体供电容量达到升压条件的企业用户。(3)增容的升压诉求用户。生产设备大容量改造、生产设备数量增加等方式增大生产规模,使用户变压器容量增加,达到升压条件的企业用户。未增容的升压诉求用户和联合供电的升压诉求用户提出升压诉求的直接目的是期望通过输配电价电压等级价差来节省电费。增容的升压诉求用户由于增容后需要采用更高电压等级方式供电,同时期望通过输配电价电压等级价差来节省电费。对于已有用户,技改升压方案是否可以实现降低供电成本,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对于新增用户,如何选择电压等级电网供电,降低用电成本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力资源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资源。一旦供电出现故障,将对人们的日常生活造成极大的困扰,并影响工业生产。电网规划工作直接影响电网的安全性与输电稳定性。因此,电网规划阶段,设计人员需要严格遵守国家出台的电力系统相关规定,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性。此外,日常工作中,也需要对电力系统的各项配件进行定期地检修,对出现故障的地方进行及时维修,以保证电网安全。

参考文献

[1]梁言.城市电网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通信电源技术,2018,35(12):202-203.

[2]吕礼鹏.电网规划相关问题分析及思考[J].科学技术创新,2018(35):39-40.

[3]牛燕,谢良德,牛艳君.大用户接入时区域电网负载能力的简易计算策略[J].农村电气化,2017(05):11-12.

[4]赵雄光,郑云飞,赵红生,明裕,王博,鄢晶,杜剑.大用户接入电网的适应性探讨[J].湖北电力,2017,41(04):31-34+44.

[5]赵雄光,赵红生,郑云飞,罗芳绘,王博,乔立,魏聪.电网大用户的接入管理优化策略研究[J].湖北电力,2016,40(0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