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化护理在改善蛛网膜下腔出血早期脑损伤患者生存状态与情绪状态中的临床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2-16
/ 2

系统化护理在改善蛛网膜下腔出血早期脑损伤患者生存状态与情绪状态中的临床效果

薛程芳

三门峡市中心医院 中国,三门峡 472000

摘要: 目的 系统化护理在改善蛛网膜下腔出血早期脑损伤患者生存状态与情绪状态中的临床效果,为临床医学提供治疗经验,改善患者身体状况,为患者的快速康复提供帮助。 方法 选择我院自2015年12月~2016年12月确诊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早期脑损伤患者资料60例,将这60例患者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平均分为两组,每组人数均为30例,并分别命名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对对照组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照料,而观察组的30例患者则进行系统化护理的护理方式,一段时间的护理结束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100 量表)情况以及正性负性情绪量表 (PANAS 量表)情况,记录有关数据,以便结果分析。 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的试验相关数据,显示出观察组患者的WHOQOL-100 量表以及PANAS 量表情况均优于对照组。 结论 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早期脑损伤患者进行系统化护理的方式能够有效的帮助患者减轻痛苦,提高患者的生理以及心理状态。建议临床上广泛使用这种方式治疗患者,帮助患者早日恢复身体健康。

关键词:系统化护理;蛛网膜下腔出血早期脑损伤;生存状态;情绪状态

本文着重探究系统化护理的护理方式能否对患者的生存状态以及心理状态起到绝佳的干预作用为主要的探究目的,希望能够帮助患者早日恢复身体,得到最佳的护理方式。因此,我们特选择我院自2015年12月~2016年12月确诊的患者资料60例,并采用分组对比试验的方式,以区别性的护理方法探究患者的治疗疗效。现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照组的30例患者当中,男性患者有16例,女性患者有14例,患者的年龄在20~76岁之间,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7.8岁。而观察组的30例患者当中,男性患者有17例,女性患者有13例,患者的年龄在21~73岁之间,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7.3岁。所有患者在性别、年龄、身体状况、家庭状况、受教育情况、精神状况、遗传病史等等基本信息方面无明显差异。

1.2方法

对对照组的30例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方式,进行早期脑损伤的护理治疗,主要的护理内容为健康宣教、饮食调节、温度、湿度的控制以及患者的心理监控等等。

而观察组的30例患者则采取系统化护理的处理方式进行全面系统化的护理照料。在进行系统化的护理过程中,首先要对即将健康宣教以及进行生活基础护理的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方法制定,要在了解患者的个人兴趣爱好以及生活习惯基础上,进行针对性的对策提出。得到适合患者个性特点的,符合患者自身治疗以及需求的宣教方式,通过具体方法的制定。再采取亲切的态度以及通俗易懂的谈话方式与患者进行交流沟通。以此为条件,再进行接下来的进一步心理及身体护理调节措施。在患者进行护理之前,首先要记录患者的各项身体数据,每隔一段时间记录患者的身体数据变化情况,详细记录信息,根据患者的身体及心理反应情况,在专业的仪器设备下进行测量。随时监测患者的状态,以跟进治疗的手段[1]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19.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 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 t 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的试验相关数据,显示出观察组患者的WHOQOL-100 量表以及PANAS 量表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具体数据显示如下表1、表2:

表 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 WHOQOL-100 量表生理领域评分比较(分,5df73c4c0251c_html_1e635593720bea35.gif ±s)

组别

舒适度

精力疲乏

睡眠休息

对照组(n=30)

护理前

5.21±0.44

7.25±1.10

10.21±1.35

护理后 1 周

5.84±0.60

7.56±1.15

11.12±1.36

护理后 2 周

6.73±0.72

8.10±1.21

12.28±1.38

护理后 8 周

7.65±0.81

8.78±1.29

13.41±1.40

观察组(n=30)

护理前

5.22±0.41

7.27±1.05

10.22±1.32

护理后 1 周

7.32±0.75*

9.81±1.30*

13.20±1.39*

护理后 2 周

8.91±0.85*

11.65±1.31*

14.67±1.41*

护理后 8 周

10.24±0.93*

13.10±1.34*

15.82±1.45*

注:与对照组同期比较,
*P < 0.05。

表 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 PANAS 量表评分比较(分,5df73c4c0251c_html_1e635593720bea35.gif ±s)

组别

消极情绪

积极情绪

对照组(n=30)

护理前

39.56±4.23

15.25±1.63

护理后 1 周

37.37±3.63

19.31±1.70

护理后 2 周

31.21±3.41

24.24±1.81

护理后 8 周

25.35±3.04

29.30±2.25

观察组(n=30)

护理前

39.60±4.19

15.28±1.59

护理后 1 周

29.59±3.20*

28.50±1.93*

护理后 2 周

20.65±2.78*

33.73±2.41*

护理后 8 周

16.36±2.21*

38.78±2.67*

注:与对照组同期比较,*P < 0.05。

3.讨论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发病率较高,而且情节较为严重,造成患者早期脑损伤的情况也不少见。在进行护理的过程中,要重视对患者的生存状态以及情绪状态的把握,根据身体和心理两方面对患者进行监控,并按照要求进行系统化的护理过程,才能保证提高患者的舒适程度,建立起患者与医护人员衣的信赖感,并协助医生共同治疗。在与患者沟通的过程当中,要注意患者的情绪反馈状况,通过全面细致的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特点。如果医护人员需要与他人进行交接,则需要着重在患者的身体及心理反应状况上进行全面的交接[2]

本文在经过一系列的分组对比试验之后,得到有效的试验数据,于是我们认为,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早期脑损伤患者进行系统化护理的方式能够有效的帮助患者减轻痛苦,建议临床上广泛使用这种方式治疗患者。

参考文献

[1]刘方.心理护理干预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头痛的作用[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7(18):127-128.

[2]马晶.蛛网膜下腔出血头痛患者采用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4,5(13):7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