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在幼儿园学前教育中的应用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2-04
/ 2

游戏在幼儿园学前教育中的应用探讨

黄娜娜

青岛市实验幼儿园 山东青岛 266000

摘要:现阶段,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教育水平的发展也有了很大的进步。早期传统应试教育给幼儿的学前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为了能够使幼儿在考试中取得高分,不输在起跑线上,众多家长和幼儿园过早的开展课本教学,幼儿园教学“小学化”严重,严重影响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阻碍了其创新能力和探究意识的形成,不利于幼儿的未来发展。而在幼儿园学前教育中使用游戏教学法,能够有效地帮助幼儿在游戏中获得知识和经验,提高幼儿的情感体验,促进幼儿的全面健康发展。

关键词:游戏幼儿园学前教育应用探讨

引言

游戏在幼儿园学前教育中起着不可代替的重要作用。人们可以在娱乐玩耍的过程中逐渐学习,体会到传统游戏中蕴含的中华文化,不断加深对中华文化的了解并意识到中华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娱乐游戏是一种休闲式活动,它能够让人们放松心情,更能让孩子们在娱乐的过程中得到更多的快乐,同时也能学习相应的知识。因此,幼儿阶段的孩子们更加需要游戏的熏陶,学习与娱乐相互推进,相互贯通,这对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有很大的帮助。本文就游戏在幼儿学前教育中的意义、优势和发展现状进行相应的阐述,并针对这些经验提出有效的措施。

1各项游戏的优势及意义

1.1 优势

(1)娱乐游戏具有娱乐性。娱乐游戏更容易被学前幼儿所接受,学前幼儿对未知的事物本身就有着不可撼动的好奇心,而对于娱乐玩耍的活动更加充满了兴趣。教师们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编花篮、丢手绢、老鹰捉小鸡等娱乐性活动,让孩子们理解到团结协作的重要性,也让学前幼儿得到相应的学习经验。(2)娱乐游戏具有休闲性。娱乐游戏是一种令人身心愉悦的游戏,不仅能够放松身心,而且能让孩子们陶冶情操,培养兴趣。正如抖空竹、风葫芦、滚铁环等都是娱乐身心的器械性活动,更有意思的应该算甩陀螺了,通过比赛的形式让孩子们提高游戏技巧,培养孩子们随机应变的能力,同时也能培养孩子们的耐性。(3)娱乐游戏具有放松性。娱乐活动同时也具有放松身心、休闲自我的享受性,这是极为有意义的活动。孩子们在玩耍的过程中总是不能找到玩耍的意义,而在教师的组织下学生可以进行有意义的娱乐活动,如音乐儿歌对对猜,孩子们可以在猜儿歌的过程中学习到儿歌中蕴含的哲理以及做人的道理,并在这个活动中学习到更多有趣的儿歌。(4)娱乐游戏的整体性。游戏是以培养儿童的艺术能力和人文知识为宗旨,而对于幼儿而言,还不具有相对完整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这就需要老师在人文知识的培养过程中贯穿一些技能培训的教育,不管以何种方式传道授业,都应该着重于培育孩子对游戏和知识的技能性。在艺术素养不断得到提高之时,也应该侧重于学生的独立人格教育,培养孩子的精神素养。(5)娱乐游戏的互补性。在生态式教育之下,娱乐也渐渐依靠美术、音乐、戏剧等多种艺术形式呈现,多种艺术相互交融、相互贯通,而这种结合是有机的,同时也是必然的。儿童的学习不能是单独的,因此就应该注重学生的多方面能力培养,在学习之后便能得知自己偏爱的是哪一门艺术。在学习和娱乐之中,逐渐找到自己的兴趣爱好。(6)娱乐游戏具有多样性。娱乐式教学是最具发展前景的,因为教师都想在娱乐的过程中贯穿自己要讲述的知识,让孩子无压力地学习。然而事与愿违,终究需要教师创新教育方式,这就决定了娱乐的多样性。游戏教学不断升级,而对于教师也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1.2 意义

学前幼儿游戏的开展是为了培育学生的学习习惯以及生活习惯,同时也是为了培育孩子观察生活和发现生活中乐趣的能力。幼儿对未知的领域和世界充满了好奇,然而家长的知识能力有限,需要教师发挥自己的语言库的作用,用最简单易懂的语言让孩子们理解其中的道理。幼儿的娱乐活动就能够培养孩子们认识知识、理解知识的能力,通过培养孩子们自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渐提升幼儿探究和推敲问题的能力。

2游戏在幼儿园学前教育中的应用策略

2.1运用游戏提高幼儿的认知水平

在幼儿园游戏教学中,教师应当合理使用游戏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太难或者太简单的游戏都不符合幼儿的认知水平。因此,在游戏选择上应当细心认真,既要照顾不同幼儿之间的能力水平差异,又要满足幼儿的整体认知水平需求。教师应当尊重幼儿的差异性,深入了解每位幼儿的性格特点和爱好特长,适当对游戏进行改编,使每位幼儿都能够在游戏中获得快乐的体验。这样幼儿才会喜欢做游戏,也能够在游戏中获得更多的情感体验,促进认知水平的不断提升。比如,教师可以带领幼儿进行积木搭建游戏,锻炼幼儿对于不同图形的认识,并锻炼幼儿的手脑协调能力,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在教学中,如果发现幼儿缺乏耐心和兴趣时,应当改变教学策略,教这些幼儿使用积木做一些其他的小游戏,促进每个幼儿的发展。

3.2充分发挥游戏的教育性和趣味性

游戏的教育性和趣味性是学前教育游戏与其他游戏的基本区别,游戏应当能够激发幼儿的兴趣,使他们愿意去学习,积极参与到游戏中,只有这样游戏才能够调动起幼儿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提高幼儿的自主思维能力和探索能力。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游戏也应当结合幼儿感兴趣的事物进行设计,并且要注重教育性,不能够为了玩而玩。游戏做完之后,幼儿都应当有所进步,而不是单纯的娱乐活动。游戏分为认知性和活动性游戏,认知类游戏可以提高幼儿的认知能力,活动性游戏可以提高幼儿的协调能力和动手能力。在游戏设计中,需要制定一定的游戏矛盾,使幼儿对游戏产生兴趣,激发幼儿的游戏心理。只有这样才能够使游戏对幼儿产生影响,促进幼儿在游戏中成长和进步。比如,在爸爸妈妈找一找游戏中,让幼儿将父母和自己的照片、音视频搜集起来,在班上进行演讲和展览,讲一讲和父母的故事,比赛哪个幼儿讲得好。随后可以开展相关的活动,在家长会上请幼儿来讲述,促进和家长的沟通交流,增强幼儿的学习体验,提高游戏对幼儿的成长效果。

3.3游戏应当能够提高幼儿的创新能力

教师在进行游戏教学中,应当给予幼儿一定的自由空间,使幼儿自主发挥创造能力,找到不一样的游戏玩法,获得更多的游戏体验,促进幼儿的创新能力提升。幼儿园游戏应当能够激发幼儿的想象力,促进幼儿的记忆力,通过游戏能够对新事物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幼儿园游戏应当与生活接轨,这样幼儿在玩游戏的过程中能够结合生活经验,促进幼儿的理解。另外,在幼儿进行游戏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对游戏内容进行分解指导,加强幼儿对游戏本质的理解,促使幼儿在游戏中表现良好。既满足了幼儿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又满足了幼儿的表现欲,使他们体验到了成功的感受。比如,在小蚂蚁造房子游戏中,教师可以知道幼儿对不同建筑风格的房屋进行模拟建造,提高幼儿对于建筑物的感性认知能力,促进幼儿形成良好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

结语

幼儿园学前教育正在不断升级,它渐渐深入教育领域,让孩子养成健康独立的人格对教师而言是任重而道远的。目前,政府仍需要推进相关制度改善教育的不足和弊端,从不同的角度构思学生教育的未来。政府应该提供充足的师资力量,开发有效的教授方式,进行娱乐式教学,给予学生足够的天地进行艺术上的造诣,让系统的教育不断深化。家长也应该充分发挥领导作用,积极利用自己储备的知识和有利资源让孩子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并培养孩子独立学习的意识,以娱乐的方式进行学习,调动儿童的学习积极性。希望本文能够为相关的教育工作人员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谢淑惠.游戏在幼儿园学前教育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8(34):159-160.

[2]朱剑英.农村幼儿园“小学化”的利益相关者研究[D].西南大学,2017.

[3]刘敏.游戏教学在幼儿园学前教育中的应用策略[J].赤子(上中旬),2016(23):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