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供电所线损管理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2-04
/ 2

农村供电所线损管理探讨

张德军 1 程彦利 2 杨壮 2

1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吉木萨尔县供电公司, 新疆 吉木萨尔县 831700 2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新湖供电公司, 新疆 玛纳斯县 832208

摘要:我国新农村的建设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指导下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发展态势,人口的增长以及工业化水平的提升给农村的低压用电负荷带来了较大的影响和冲击。因此,本文通过分析现阶段农村低压线损出现的原因,结合科学的手段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措施,以期帮助新农村的建设更上一个新台阶。

关键词:农村;供电所;线损管理

在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电力系统必须要认识到低压线损的危害,并致力于解决该问题。因此,在实际的农村电力系统工作过程中,只有通过应用合理的施工手法和技术来改善原有的条件,才能充分发挥电力优化的作用。同时,在进行农村电网线路的建设过程中,应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原则,做好电网运行的管理和控制工作,减少线路损耗,以确保电力系统能够更好地为农村居民提供优质的服务。

1 农村供电所线损管理现状

随着农村用电量的不断增加,使农村供电市场越来越广阔,且未来将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但是农村供电还存在一系列问题,主要集中在线损管理上。目前农村线损管理存在的普遍问题有:技术管理水平落后,例如城市采用非晶变压器节能,而对于我国农村而言,非晶变压器的市场占用率非常小,导致综合线损比率十分高,影响了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时对于线损管理没有明确的科学合理的方法,管理不到位,缺乏高精尖人才,没有相应的人才管理体系以及人才培养方案,导致人才大量流失,激励体制难以形成,很难激发企业的活力,也无法真正地走向市场,走向社会,服务最广大消费者;对于农村的管理结构而言,他们缺乏部门之间的相互交流,而且权力过于集中,容易产生冲突,对于突发情况的处理无法及时应对,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无法进行统一集中的管理,而管理方式不能统一,导致各项指标不能统一,技术应用标准不统一,从而无法真正地处理线损问题,这种落后的管理体制亟需改变。

2 农村供电线损管理的问题

2.1农村供电线损管理模式

农村供电线损管理的主要问题是传统的线损管理模式,它并不能更好地满足居民的用电需求,同时不利于提高效益节约资源。一个企业如果没有科学的管理方法或者是没有规范的管理活动,一定无法满足当代市场对企业发展的要求。并且目前在农村供电公司内部,员工对线损缺少准确的认知,没有重视线损工作导致线损问题严重,企业管理存在缺陷致使农村供电所线损情况较多。

2.2农村供电线损的资金、技术问题

资金短缺以及没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影响着线损的管理能力,管理人员以及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不高也制约着线损管理水平。在传统的管理体制下,供电企业对于农村的供电仅仅匹配变压器,而且加上农村用电的客户比较分散,导致线路损耗严重,管理缺乏科学性,使得监管不到位,加大了资源和人员的消耗,长此以往会严重损害农村供电所的发展。

3 降低农村低压线损的措施

3.1加强表计管理

对于供电单位来说,首先要不定期、高频次地对长时间使用的电能表进行检修和更换,一旦出现严重异常情况还需要进行校验处理,然后退补差额电量。其次,需要保证负责抄表工作的人员能够在工作的过程中秉承着“认真、细心、严谨”的态度,对抄表结果认真分析,及时将错抄、漏抄的现象进行处理。最后,为了避免因为抄表工作而造成的电量损失,还需要对线损统计结果着重进行分析并考核,从而在真正意义上使得工作质量得到大大提升。

3.2注重用电检查

由于传统意义上的日常用电检查周期性非常强,工作量非常大,当某个台区出现线损问题时,就必须要开展铺地式的专项用电检查,一些多样性和隐蔽性非常强的窃电方式则很容易被忽略。在这样的工作基础上,利用采集系统实时远程监控计量装置的走码和负荷数据(功率、电流、电压等)并进行分析异常自动报警已成为反窃电的一种常见方法。

3.3明确农村线损管理指标

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资本支持,最后还要明确线损的管理指标,科学地计算线损的损耗,加强农电工的专业管理,使理论与实践进行紧密的结合,将理论上的技术降损措施与管理上的降损措施紧密结合,把握线损降低的重点方向,在生产、经营、技术等各个环节中有重点的处理,建立起一套全方位、综合性、系统性的管理体系。明确农村线损职责分配,做好考核工作。将农村线损管理指标落实到个人身上,可以有效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

3.4建立供电企业线损管理奖励机制

改变旧的线损管理体系能够激发企业内部活力与创新力,同时激发企业内部活力的另一个方法是建立供电企业线损管理奖励机制,将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相结合,及时把握线损管理的动态,抓住管理人员的心理需求,公平合理多层次地进行激励,能够有效地提高效率,减少在工作时形成消极懈怠的情况。总之改变管理方法的手段有很多,但都需要从实际出发,了解管理的现状才能够更好地做出应对措施。

3.5完善农村供电模式

合理规划配电系统以保证农村电能高效输送,优化电力系统的配置来确保电网运行稳定,合理安排农村电网运行方式来提高农村电网供电可靠性。打造适合现代农村供电情况的供电模式,提高农村输电效率,促进农村电网发展。

3.6优化电网线路的施工质量

为了优化农村电网线路的施工质量,现阶段已经提出了多种技术手段和措施。第一种技术就是架线施工技术。进行各种准备工作时,对于使用的机械以及各类附件的配置要做到明晰,而且需要控制好农村电网线路中导线的松弛程度,便于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及时做好调整工作。同时,要注意根据实际情况和要求的不同,对农村电网线路中导线的放置方式进行处理。第二种就是农村电网线路杆塔控制技术。该技术的应用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必须要根据其实际受力情况的不同采取相应的技术手段进行优化。为了使得农村电网线路的使用年限得到有效延长,在一些跨度比较大且需要垂直档距离施工的区域,就要采取铁杆塔的方式,与耐张型的模式进行叠加,才能够满足农村电力工程建设过程中对于农村电网线路架设的相关要要,从而减少大量的农村低压线损。

3.7可以提升负荷率

负荷率是指在某一阶段中平均负荷和最大负荷的比值。峰谷的负荷差较大,甚至比日平均负荷损耗要高,主要是由于电流与损耗呈现平方关系。因此,可提升各阶段中负荷,提升负荷率,进而有效减少线损。可以对周边用户提高科学用电的宣传力度,采取分时电价的方式,进而使各用电用户实现合理用电。从此,实现技术革新。可以通过计量故障自动监测,将其延伸到第二三相用户,通过改进集中器的软件,增加对低压三相用户某一个电流和电压累积实验时间的采集,采用与变专用户相同的策略,实现对低压三相用户计量故障的监测。

结论

目前,针对农村供电所出现线损的原因较多,线损节能是一项综合性工作,不是简单靠某一操作就能够实现良好效果。因此,有关部门和工作人员需要强化电力管理,提高技术能力,做好供电各阶段工作,以进一步降低线损。

参考文献:

[1]狄龙昱,余永斌,马平福,等.低压集抄台区线损管理案例分析[J].农村电工,2018,25(11):50.

[2]罗世荣.线损管理中智能电表及集抄技术的应用分析[J].低碳世界,2018,(32):54-55.

[3]王 文,聂一鸣.智能电表及集抄技术在线损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环球市场,2018,(5):309.

[4]罗世荣.线损管理中智能电表及集抄技术的应用分析[J].低碳世界,2018,(32):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