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培养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9-19
/ 2

女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培养策略研究

金玉华

上海电机学院体育教学部(201306)金玉华

【摘要】体育锻炼习惯的培养对于终身体育思想的树立至关重要,如何组织学生特别是在体育锻炼中处于弱势群体的女生参与体育锻炼,进而形成体育锻炼习惯,是学校体育需要迫切解决的实际问题。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不仅要依赖学校的教育,也需要家庭、社会的全力配合,要从指导思想、评价体系、体制机制、政策导向等方面采取综合措施,实现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

【关键词】女生体育锻炼习惯培养

1前言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如何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习惯,切实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已成为学校体育的一项重要课题。国家在上世纪90年代颁布的《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等法规和文件也清晰阐明了“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始终是我国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任务。2006年12月的第一次全国学校体育工作会议又将体育锻炼与健康状况作为学生成长记录的重要内容,列入学生档案,作为毕业、升学的重要依据。但现有的资料表明,学生的体育锻炼情况不尽如人意,而其中女生的锻炼情况更令人堪忧,这样的结果也导致了学生体质状况连年下降的局面。为了切实提高学生体质,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在2007年12月联合组织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目的是在学生中掀起阳光体育运动的热潮,形成全员参与的群众性体育锻炼的良好风气。可见,如何行之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习惯,对于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

2培养女生体育锻炼习惯的策略

2.1培养体育意识。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在事物的外部而在其内部,外因会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由此可见,要培养女生体育锻炼习惯的最关键因素是改变其内因———体育意识。意识是行动的先导,良好的体育意识对体育锻炼习惯的形成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相对男生而言,女生的体育运动能力较差,但女生大多对体育有良好的认识倾向,有较好的体育情感,这为体育行为的产生奠定扎实的基础。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体育教学的主渠道作用,通过体育教学的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和思想性,不断强化体育意识,培养体育兴趣,引导体育行为,在思想上加速习惯的养成,使女生的体育锻炼由一种有意识的行为变成无意识的自主活动,完成由“从众”心理到“众从”行为的转变。

2.2改革教学内容。现有的教学内容及体系结构仍未完全摆脱传统束缚。面对现有教学内容局限性的问题,要根据现在女生的生理、心理特点以及个性化、差别化的需求,有重点的选择教学项目,大幅度增加休闲娱乐类运动项目的比重,强调内容的健身性、娱乐性、终身性,淡化竞技性,还要有目的的推陈出新一些时兴的健身项目,努力做到社会项目学校化。而体育教学部门作为全校体育课的实施者,要做到多样化、系列化开展体育项目,注意教学内容的层次性、递进性,最大限度地拓展体育课程资源,在空间上要满足校内到校外的延伸、在时间上要满足女生白天到晚上不同时段的需求。

总之,教学内容在广度上要拓宽,在深度上要强调可接受性、科学性,突出健身性、娱乐性、趣味性、终身性和实效性,以利于吸引女生主动地参加体育学习和锻炼。

2.3完善教学评价体系。教学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检查教学效果,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了解自我,从中获得鼓励,不断鼓舞自己向新的目标冲击。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大背景和体育实用主义的影响,很多学校的教学评价还沿袭过去的单一性、终结性评价,不同程度的个体按照同一标准去衡量,只是考虑了共性与一般趋势。而现行的体育与健康标准明确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课程目标的指向也增加了更多的内涵。考虑到女生的个体差异表现相对明显,因此在考核上要排除不同个体因身体条件的差异所造成的影响和潜在的消极因素,突出以人为本的评价理念。在评价的内容上要从女生对体育的认知、情感、态度出发,结合体育行为对其进行评定,不仅要重视显性的效果,而且要重视隐性的效果,力争评定内容的全面性和个体发展的独特性。

另外,在评价的方法上要突出客观、合理、准确。常用的终结性评价过分重视学生的最终结果,没有充分体现学生的努力程度和进步幅度,表现为静态的特征。为了突出评价结果的激励作用,应积极实施过程评价,测试应按段区分,按每次的测试结果进行最终评定,实现在过程评价的基础上进行终结评价的目的,以符合体育成绩的动态发展规律,还可以养成女生在平时自觉锻炼的意识,让女生应付式的体育锻炼转变成为长期的行为,既实现了近期效果(通过测试),又实现了远期效果(形成体育锻炼习惯)。

最后,在评价的主体上要变绝对评价为相对评价,即在教师参与评价的基础上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采用自评、互评、教师评等一系列评价方法,让学生全方位地认识自己在运动方面、认知方面、情感方面的实际情况,变被动接受体育为主动参与其中。

2.4提高体育教师综合能力。体育教师是系统化影响女生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至关重要。体育教师应紧跟教学改革的步伐,更新对教学的认识,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学校要在提高教师学历水平的基础上重视教师技能水平的发展,根据时代的发展提高业务素质、拓展业务范围,实现一专多能、全面发展。另外,体育教师还要在教学研究上不断进取,积极探索体育教学改革内容与方法。教师只有全面认识当前的改革形式,才能摆脱传统束缚,变单纯的传授体育基本知识、技术、技能为全面培养学生体育兴趣、掌握系统锻炼方法,使体育真正为学生所用。

2.5重视体育场馆的建设、规划、利用。学校体育设施是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物质条件基础。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曾在全国6个大城市2500名中小学生中进行的调查显示,近四成的孩子认为是“没有合适的场所”影响自己参与运动。因此,学校要统筹协调、因地制宜的进行体育场地建设,要在保障教学的前提下,努力提高场馆的使用率,减少空置率,使场馆资源最大限度地为学生服务。很多学校由于没有充足的经费,没能很好地加以改造和开发运动场所,导致场地条件差、空置率高的现状,学校应以全民健身为契机,充分发挥联动效应,与社区、企业等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业务,多渠道筹集资金,解决体育经费投入不足、来源单一的问题。同时也希望学校能进一步提高对体育场馆建设重要性的认识,把体育场馆设施建设纳入学校建设规划,以前瞻性的思路拟订学校体育场馆设施的近期、中期、远期发展规划,使之稳定、有序的发展。

2.6加强校园体育氛围。校园体育氛围具有教育、导向、辐射的功能。由于学生体质的连年下降,政府也积极采取多种方式应对,如体育大联赛、阳光体育运动等,但多数女生对体育锻炼还是抱着消极的态度,面对这些处于体育锻炼边缘的群体,应采取多种手段使其逐渐过渡到参与体育锻炼的群体中。首先学校要在女生闲暇时间的利用上加强引导,积极推动学生去主动地参加体育锻炼;其次,不仅要在学校层面开设体育社团、体育俱乐部等体育组织,在系部层面也应组织各种形式的体育活动,在内容上追求新颖、形式上要求多样、作用上讲究实效,依靠多种手段和方法使课外体育活动经常、广泛、灵活、深入的走进校园。学校要建立开展体育活动的长效机制,营造人人参与的氛围,形成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育人环境,使女生在紧张的学习之余身心得到及时的调整和放松,并对体育活动产生良好的情感,无形中将体育锻炼作为学习、生活的一部分,促使女生的锻炼行为由被动变为主动。

此外,学校也要在校运会项目上转变思路,提倡在普及的基础上能有所提高的项目设置原则。举办多层次多形式的学生体育运动会,积极开展竞技性和群众性体育活动,安排一些面向全体学生的融大众性、趣味性、娱乐性、集体性为一体的比赛项目,并要在参赛人数和性别上予以要求,使更多的女生参加到运动会比赛中。在每年运动会的设项上也应及时更新,增加新异内容,让学生对运动会有相当的期待感,并积极投入其中,充分发挥体育比赛的杠杆作用,让她们在参与中体会运动的乐趣,营造良好的体育锻炼氛围。

2.7提高家庭成员对体育锻炼的认识。家庭教育对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起关键作用。长期以来,由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限制,大众对体育锻炼的意识明显不足,家庭在体育方面的投资和消费极少;另由于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使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表现为重脑轻体,对体育锻炼没有绝对的认同感,无形中压制了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形成。因此要在广大家长中倡导健康第一的理念,利用全民健身的社会大环境,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成才观,注重从小培养青少年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饮食卫生习惯和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鼓励家长和孩子共同参加体育锻炼。学校、社区要和家庭加强沟通与合作,组织开展多种多样的青少年体育活动,形成学校、家庭和社区的合力,促进家庭、社会形成科学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方式。

3结论“体者,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也。”青少年是国家的栋梁之才,其体质健康水平不仅关系个人健康成长和幸福生活,而且关系整个民族健康素质,关系我国人才培养的质量。

因此,如何组织学生特别是在体育锻炼中处于弱势群体的女生参与体育锻炼,进而形成体育锻炼习惯,是学校体育需要迫切解决的关键问题。要真正实现教育为学生服务的理念,就需要从源头抓起,全方位的组织多层次、多样化、贴合女生实际的体育团队和竞赛活动,为她们搭建展示的舞台。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不仅要依赖学校的教育,也需要家庭、社会的全力配合,要从指导思想、评价体系、体制机制、政策导向等方面采取综合措施,实现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从根本上激发女生的体育锻炼热情,使“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理念深入人心,营造全民健身的良好氛围。

参考文献1国家体育总局政策法规司.群众体育战略研究———2005年全国体育发展战略研讨会文集[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11:4372梁利民.我国生活化探索[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83苗大培.论体育生活方式[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