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与开腹右半结肠癌D3根治术临床对比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6-16
/ 2

腹腔镜与开腹右半结肠癌D3根治术临床对比研究

申力赵立志唐纪全王志伟柏巍松王守立张峰

陕西省汉中市中心医院消化外科

【摘要】目的:研究腹腔镜与开腹手术行右半结肠癌D3根治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行右半结肠癌D3根治术的患者80例。根据治疗方式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手术组各40例,对两组患者的术中及术后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A组的平均手术时间为190.3±17.86分钟,略长于B组的160.9±20.39分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右半结肠癌D3根治术安全、有效,具有可行性。

【关键词】右半结肠癌D3根治术腹腔镜

TheClinicalstudyoflaparoscopicD3radicaloperationinrightcoloncancerbycomparingthisapproachwithopensurgery.ShenLi,WangShou-li,ZhaoLi-zhi,TangJi-quan,WangZhi-wei,BaiWei-song,ZhangFeng.Digestivesurgery,theCentralHospitalofHanZhong,HanZhong7230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studythelaparoscopyandlaparotomyrowD3radicalrightcoloncancersurgeryclinicalefficacy.Methods:Aretrospectiveanalysisof80patientswhounderwentradicalresectionoftherightcolonD3.pidedintogroupsaccordingtothetreatmentoflaparoscopicandopensurgerygroup,40cases,twogroupsofpatientsintheintraoperativeandpostoperativeindexeswerecompared.Results:ThemeanoperativetimeingroupAwas190.3±17.86minutesandslightlylongerthanaminuteGroupto160.9±20.39B,astatisticallysignificantdifference.Conclusion:ThelaparoscopicrightcolonresectionD3safe,effectiveandfeasible.

Keywords:rightcoloncancerD3radicaloperation,laparoscopy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1年1月至2015年9月于我院诊治的结肠癌患者共300例,其中接受右半结肠癌根治术120例,接受右半结肠癌D3根治术的患者80例,接受腹腔镜右半结肠癌D3根治术40例为A组,男性22例,女性18例,平均年龄55±11岁;接受开腹右半结肠癌D3根治术40例为B组,男性19例,女性21例,平均年龄55±10岁。通过统计学均衡性检验分析,A、B两组患者的临床信息(包括年龄、性别、血液学检查指标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两组手术患者均采用吸入式全身麻醉,严格遵守无瘤手术操作原则,A组患者取头低足高截石位,B组患者取仰卧位,常规消毒铺巾,进行根治性手术。

A组:术者位于患者两腿之间,扶镜者位于患者左侧,助手位于患者右侧。于脐部进10mmTrocar,建立气腹并置入腹腔镜;于左侧脐与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内1/3处进12mmTrocar,为主操作孔;于右侧脐与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外1/3处进5mmTrocar,为左手主操作孔,右上腹进5mmTrocar两个,为辅助操作孔。手术选择内侧入路。遵循日本的结直肠癌操作规范(第六版)[1],沿着SMV清除203、213、223组淋巴结。术后采用蒸馏水冲洗腹腔,并放置橡胶引流管引流。

B组:采用开腹手术,在上腹正中进行切开,根据术中需要,可适当延长切口,手术方式处理同A组。

1.3观察指标

记录A、B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除标本的长度由专人测量,切除标本淋巴结由病理科医师计数;所有患者术后第1日开始饮水,记录肛门排气时间,排气后拔出胃肠减压管并进食流质饮食,记录进食时间;两组患者术后均使用麻醉镇痛泵,记录患者额外使用止痛药例数;记录住院时间。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2检验。当P<0.05时认为两组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A、B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的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未出现手术相关死亡患者,A组患者无中转开腹,其平均手术时间略长于B组(190.3±17.86分钟vs.160.9±20.39分钟,p<0.05),但是其术中失血量明显少于B组(115.1±22.69mlvs.181.9±35.17mlp<0.05)。对于切除标本长度而言,两组相当(18.55±1.81vs.18.65±2.00,p>0.05),但是检出淋巴结数目A组多于B组(18.1±2.79vs.17.5±2.18个,p>0.0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患者排气时间、进食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短于B组(p<0.05),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3.讨论

结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在我国及世界其他国家呈上升趋势,右侧结肠癌的比例也呈明显增长趋势[2]。外科手术是结肠癌最主要的治疗方式。本研究中,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切除标本长度、清扫淋巴结数量均无统计学差异。腹腔镜组40例患者均顺利进行了腔镜手术,未出现中转开腹,较既往文献报道低,可能是由于腔镜患者的BMI值相对较低,以及进行腔镜手术的术者技术娴熟有关。在以后的研究中可能会将患者BMI值纳入,进行对比研究,进一步验证既往的研究肥胖可能会增加腔镜手术难度,增加中转开腹率。本研究中,80例患者术后均使用了麻醉镇痛泵,A组仅10例患者术后追加止痛药,低于B组,这可能与A组患者手术切口较B组短,术后疼痛轻有关。

综上所述,腹腔镜结肠癌D3根治术虽然会延长手术时间,但是手术创伤小、术后患者进食时间缩短、恢复快,明显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是一种安全的治疗方式,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张尚文,许托,彭雪秀.腹腔镜下中间入路右半结肠癌D3根治术的临床应用[J].中国当代医药,2013,18:67-68.

[2]张尚文,刘小飞,徐锋.腹腔镜下中间入路右半结肠癌D3根治术的临床应用[J].中国医药科学,2016,03:213-216.

申力(1964-),男,陕西省蒲城县,汉族,副主任医师,博士,擅长胃肠道肿瘤综合治疗,单位:汉中市中心医院消化外科,邮箱zlzzhaolizhi@163.com,联系电话(13891602533),通讯地址(陕西省汉中市汉台区康复路22号汉中市中心医院消化外科,申力,邮编723000)。

本文已经本人认真校对,内容真实无误,文责自负,请以此稿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