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绒毛膜与双绒毛膜双胎妊娠围生儿结局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6-16
/ 2

单绒毛膜与双绒毛膜双胎妊娠围生儿结局分析

符晶莹陈心

(海南省临高县人民医院,临高571800)

【摘要】目的分析单绒毛膜与双绒毛膜双胎妊娠围生儿结局。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我院定期分娩的320例双胎临床产妇,根据绒毛膜性分为单绒毛膜组(120例)和双绒毛膜组(200例),详细观察,并记录两组产妇的分娩孕周、并发症以及围生儿结局。结果单绒毛膜组中低出生体重儿62例,占总数的51.7%;极低出生体重儿13例,占总数的10.8%;新生儿窒息11例,占总数的9.2%;畸形儿4例,占总数的3.3%;双胎输血综合症14例,占总数的11.7%;围生儿死亡5例,占总数的4.2%;双绒毛膜组中低出生体重儿54例,占总数的27%;极低出生体重儿7例,占总数的3.5%;新生儿窒息9例,占总数的4.5%;畸形儿3例,占总数的1.5%;双胎输血综合症0例,占总数的0%;围生儿死亡1例,占总数的0.5%。由此可见双绒毛膜组的产妇围生儿出现低出生体重儿、极低出生体重儿、新生儿窒息、围生儿死亡率的明显低于单绒毛膜组产妇,且双绒毛膜组产妇没有出现双胎输血综合症。结论单绒毛膜双胎妊娠围生儿结局明显比双绒毛膜双胎妊娠差,针对双胎妊娠产妇应该尽快确定绒毛膜性质,早期做好监护和护理干预,提高围生儿质量,改善围生儿结局。

【关键词】单绒毛膜;双绒毛膜;双胎妊娠;围生儿结局

【中图分类号】R714【文章标识码】A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逐渐发展,辅助生育技术和促进排卵药物的应用,双胎妊娠的发生率逐渐升高[1]。有文献研究指出,双胎妊娠产妇的绒毛膜性的性质对胎儿分娩质量产生直接影响,单绒毛膜的双胎围生儿结局明显比双绒毛膜的围生儿差[2]。因此明确绒毛膜性,并及早采取干预措施,对于改善围生儿结局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主要探讨不同毛模型只对双胎妊娠围生儿结局的影响,现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我院定期分娩的320例双胎临床产妇,经过孕早期B超检查、术中肉眼探查以及胎盘胎膜病理检查对320例双胎妊娠产妇的绒毛膜性进行明确,根据不同绒毛膜性性质将320例产妇进行分组,其中单绒毛膜性质的产妇120例,双绒毛膜性质的产妇200例。单绒毛膜组孕妇年龄19~33岁,平均年龄为(25.3±3.6)岁,孕周(36.28±1.89)周;双绒毛膜组孕妇年龄20~32岁,平均年龄(26.5±3.5)岁,孕周(36.58±1.96)周。两组孕妇的一般资料如表1所示,两组孕妇在年龄、产次、分娩孕周等一般资料上差异不明显(P>0.05),具有比较意义。

1.2方法

回顾性分析两组双胎妊娠孕妇的临床资料,整合并分析两组孕妇围生儿出现早产、新生儿窒息、胎儿生长受限、围生儿死亡、体重、双胎输血综合症等情况。参照全国高等医药院校妇产科和儿科学文献资料[3]。

1.3统计学分析

跟踪记录两组患者的各项症状,将研究中所得到的相关数据采用SPSS12.0统计学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处理分析,组间对比应用两独立样本计量资料采用()检验,组间比较采用t值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值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孕妇围生儿结局对比

如表2所示,单绒毛膜组中低出生体重儿62例,占总数的51.7%;极低出生体重儿13例,占总数的10.8%;新生儿窒息11例,占总数的9.2%;畸形儿4例,占总数的3.3%;双胎输血综合症14例,占总数的11.7%;围生儿死亡5例,占总数的4.2%;双绒毛膜组中低出生体重儿54例,占总数的27%;极低出生体重儿7例,占总数的3.5%;新生儿窒息9例,占总数的4.5%;畸形儿3例,占总数的1.5%;双胎输血综合症0例,占总数的0%;围生儿死亡1例,占总数的0.5%。由此可见双绒毛膜组的产妇围生儿出现低出生体重儿、极低出生体重儿、新生儿窒息、围生儿死亡率的明显低于单绒毛膜组产妇(P<0.05),且双绒毛膜组产妇没有出现双胎输血综合症。

2.2两组孕妇畸形儿发生情况对比

单绒毛膜组中畸形儿有4例,其中十二指肠闭锁1例,多趾先天畸形1例,先天性心脏病1例,脑部功能发育不全1例。双绒毛膜组中畸形儿出险例,其中腭裂1例,先天性心脏病1例,尿道下裂1例,双绒毛膜组产妇的畸形儿发生率(1.5%)明显低于单绒毛膜组产妇(3.3%),组间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

2.3两组孕妇围生儿死亡情况对比

单绒毛膜组中围生儿死亡5例,其中胎死宫内3例(1例因双胎输血综合症,1例胎儿畸形引产、1例因胎盘因素),新生儿死亡2例(1例因极低出生体重儿、1例胎膜早破)。双绒毛膜组中有1例围生儿死亡病例,原因为胎盘早剥和新生儿窒息导致新生儿死亡。双绒毛膜组产妇中围生儿死亡发生率(0.5%)明显低于单绒毛膜组产妇(4.2%),组间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进步,双胎发生率逐年升高。有文献资料指出,绒毛膜性质直接影响双胎妊娠围生儿结局[4]。绒毛膜性质的不同会直接影响围生儿早产发生率、低体质量儿发生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畸形儿发生率等[5]。本次研究资料中,选取的320例双胎妊娠产妇中经过孕早期B超检查、术中肉眼探查以及胎盘胎膜病理检查进行不同绒毛膜性质的分组。其中单绒毛膜120例,双绒毛膜200例,对两组双胎妊娠产妇围生儿结局进行系统对比分析可知,双绒毛膜组的产妇围生儿出现低出生体重儿、极低出生体重儿、新生儿窒息、围生儿死亡率的明显低于单绒毛膜组产妇(P<0.05),且双绒毛膜组产妇没有出现双胎输血综合症。从两组产妇的畸形儿发生率来看,双绒毛膜组产妇的畸形儿发生率(1.5%)明显低于单绒毛膜组产妇(3.3%);从两组产妇围生儿死亡情况来看,双绒毛膜组产妇中围生儿死亡发生率(0.5%)明显低于单绒毛膜组产妇(4.2%)。由此可见,单绒毛膜双胎妊娠围生儿结局明显比双绒毛膜双胎妊娠差,针对双胎妊娠产妇应该尽快确定绒毛膜性质,早期做好监护和护理干预,提高围生儿质量,改善围生儿结局。

参考文献

[1]王立晶.不同类型单绒毛膜双胎选择性生长受限围生儿结局[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2,04:318-320.

[2]周艳.双绒毛膜及单绒毛膜双胎与妊娠期并发症及围生儿结局分析[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2,05:347-350.

[3]袁秀红.双胎妊娠绒毛膜性质对孕妇妊娠期并发症及围生儿预后的影响[J].陕西医学杂志,2014,08:1058-1059.

[4]刘莉.双胎妊娠绒毛膜性质对孕妇妊娠期并发症及围生儿预后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5,14:71-73.

[5]李悦.单绒毛膜双胎选择性胎儿生长受限的临床特征及妊娠结局分析[J].中国临床新医学,2015,07:627-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