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X线诊断肺结核的临床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浅析X线诊断肺结核的临床观察

朱海钢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红兴隆中心医院155811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X线诊断肺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120例肺结核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给予摄正位胸片检查,部分病例给予胸部X线、CT片检查,分析肺结核的X线诊断、鉴别。结果临床上多见肺结核,按照X线与其他辅助检查,可准确诊断、鉴别本病。结论针对肺结核疾病,给予CT片、X线检查,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关键词:X线诊断;鉴别;肺结核

ObjectivetostudyandanalyzethediagnosticvalueofX-raydiagnosisofpulmonarytuberculosis.Methodstheobjectofthisstudywastoselect120casesoftuberculosisinourhospitalfromOctober2015toOctober2017.Theclinicaldataofthepatientswereanalyzedretrospectively.AllthepatientsweregivenapositivechestX-rayexamination.SomecaseswereexaminedbychestX-rayandCT,andthediagnosisandidentificationofXlineoftuberculosiswereanalyzed.Resultstuberculosisiscommoninclinic.AccordingtoX-rayandotherauxiliaryexaminations,itcanaccuratelydiagnoseandidentifythisdisease.ConclusionCTandX-rayexaminationarevaluableforthediagnosisofpulmonarytuberculosis.

[Keywords]x-raydiagnosis;differentiation;pulmonarytuberculosis

肺结核是有结核杆菌侵入肺组织所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是一种恶性肺部疾病,早期诊断,对于预防传染、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选取我院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120例肺结核患者,给予X线诊断,分析其诊断价值,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120例肺结核患者,其中男74例,女46例,年龄15~71岁,平均(40.3±9.4)岁,临床表现:66例发热、84例咳嗽、79例咳少量黏痰、46例少量脓痰、44例咳较多黏痰、30例痰中带血丝、23例咳血、55例盗汗、26例午后低热、79例疲倦乏力。诊断标准:所有患者由两个以上专业放射医师阅片确诊,均给予两次以上的摄胸片。部分患者给予胸部CT扫描检查,首次诊断时,有40例患者无法确诊为肺结核,经过2周抗炎处理未见显著性改变,进而给予抗结核治疗,其他患者给予定期复查,有明显改变,确诊为肺结核。全部患者给予抗结核治疗,病情稳定或吸收治愈,少数患者经过3个月治疗,其余病灶呈现逐渐硬化,直到钙化。

1.2方法

X线检查:所有患者均给予两次以上的摄正胸片,并给予侧位复查,30例给予胸部CT检查[1]。

X线表现:病灶主要由纤维化、增值、空洞、干酪、渗出等,病例通常以某组病例,主要有密度高低不一、形态高低不一、大小高低不一、边缘模糊大片或小片阴影,渗出性病灶呈现肿块样、多发结节、小结节状阴影表现。

2结果

66例索条影、小结状、斑点状。35例病灶均分布在右上叶尖后前端,7例右上叶前段,12例病灶均分布在左上叶尖后前端,9例右肺中叶,4例左肺舌叶,2例右下叶,11例左下叶。

35例肺不张、肺叶实变。15例右上叶,5例左上叶,8例两下叶,2例左下叶,1例右下叶,7例肺不张,2例中下叶,3例右肺中叶,12例肺内空洞,12例呈钙化,5例纵膈淋巴结呈现肿大,12例伴有胸水,2例伴有叶支气管狭窄。

50例肿块样、多发结节。7例球形病灶、36例结节、7例肿块。其中11例两上肺、16例右上肺、19例左上肺、1例中下叶、2例右肺下叶、1例左肺下叶。20例肿块周围、结节周围有卫星灶,5例肺内钙化。

32例空洞,其中26例中单发、4例双发、2例多发。3例空洞<1.9cm,29例空洞2~4cm。27例椭圆形或圆形,5例不规则。30例浅液平、2例高位液平。28例洞内壁光滑、4例不规整。29例模糊、1例洞壁外缘清。2例壁厚<2mm,26例壁厚2~3mm,4例壁厚>3mm,数量最多部位在各肺段的中背段。2例胸腔大量积液、4例中量积液、2例少量积液、1例叶间积液。

3讨论

肺结核病是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耐药菌的出现及扩展、HIV、控制规划的不完善导致全球结核病疫情明显上升。肺结核发病慢,临床症状少而轻,多发生在肺尖或锁骨下,痰涂片检查阴性,一般预后良好[2]。另外,发病快,病变广泛、空洞和播散,涂片阳性。其病理改变取决于结核杆菌的数量、毒力、机体抵抗力与对结核杆菌的过敏反应[3-4]。基本病理变化包含渗出、增生、干酪等病变。(1)渗出性病变。病变区肺组织充血水肿,肺泡腔内有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浸润,纤维蛋白的渗出,并有少量的类上皮细胞和多核巨细胞。抗酸染色可以发现结核杆菌。渗出性病变小至肺泡、腺泡、肺小叶、大至肺段、肺叶的结核性肺炎。(2)增殖性病变(结核结节)。体积巨大,胞膜界限不清,胞质呈嗜酸性,核有几十个之多,位于胞质之边缘部。(3)干酪样坏死。组织细胞肿胀、脂肪变性、细胞核碎裂、溶解、坏死、坏死组织呈黄色,似乳酪样的半固体或固体物质[5]。进展性病变分为:液化与空洞。干酪样坏死病变出现液化,经支气管排出后,即形成空洞,其内壁含有大量代谢活跃、生长旺盛的结核杆菌。愈合性病变分为:纤维化与钙化。(1)纤维化。肺组织破坏后以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形式修复,形成纤维化灶。(2)钙化。肺组织坏死、分解,产生酸类物质,干酪病灶失水、干燥,钙盐逐渐沉积,最终形成钙化灶。本组实验中,共有17例患者呈现肺内钙化[6]。

X线胸片检查,在临床诊断肺结核应用中,是最方便、最快速、最传统的检查方式,对病变性质、范围与部位有重要的诊断价值。根据肺结核的类型不同,其X线像征也不同。其一,原发综合征。主要有哑铃状双极表现,一段为肺内原发灶,一段为肺门纵膈淋巴结肿大。原发性的肺结核病灶通常为单个,初期为软性、边界清晰、均匀一致的浸润改变。若肿大淋巴结对支气管进行压迫,导致其狭窄阻塞,肺门附近由基底呈尖端与肺门至肺边缘三角形阴影。这种肺不张、主要发生在右肺中叶。本组实验中,有3例右肺中叶肺不张[7]。

其二,继发性肺结核,只有当人体免疫力低落时,原先潜伏在病灶内的结核菌始有机会重新繁殖,引起以渗出和细胞浸润为主、伴有不同程度的干酪样病灶,以浸润型最为常见,多为成年患者。病灶多在锁骨上下、为片状、絮状阴影,边缘模糊。当人体过敏性很高,大量结核菌进入肺部,病灶干酪样坏死、液化,终于形成空洞和病灶的支气管播散。干酪样坏死灶部分消散后,周围形成纤维包膜;或空洞的引流支气管阻塞,空洞内干酪物不能排出,凝成球状病灶,称为“结核球”,呈球形病灶时直径多在3cm以内,周围可有卫星病灶,内侧端可有引流支气管征,病变吸收慢[8]。本研究中,7例球形病灶、20例肿块周围、结节周围有卫星灶。

胸部CT扫描检查,是为X线胸片检查提供的补充性诊断,CT检查为多钙化、多部位、多形态、少增强、少堆聚、少肿块等表现,有利于发现胸内存在的隐匿部位病变,主要有支气管内、气管内病变。初期可发现肺内的粟粒阴影。对于难以诊断的孤立结节、浸润阴影、空洞、重大阴影等。可掌握纵膈淋巴结重大、包裹积液、少量胸腔积液、叶间积液。在本组试验中,CT检查可检测出2例胸腔大量积液、4例中量积液、2例少量积液、1例叶间积液[9-10]。

总而言之,临床上多见肺结核,按照X线与其他辅助检查,可准确诊断、鉴别本病。针对肺结核疾病,给予CT片、X线检查,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参考文献:

[1]张志伟,刘孝勤,张建刚,等.不典型肺结核的X线及CT诊断[J].实用放射学杂志,2011,27(12):1820-1822.

[2]杨青松,王丽.老年性肺结核X线诊断分析[J].中国医药导刊,2011,13(2):352.

[3]杨连军.不典型性肺结核的影像学诊断价值[J].中国医药导报,2012,9(7):83-84.

[4]刘靖元,林焕兴,邓章莉.不典型肺结核的X线检查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21):123.

[5]张琳,任俊杰,黄戈,等.免疫抑制剂相关肺结核的临床特点及X线表现[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7,26(7):679-682.

[6]段贺今.肺结核与糖尿病并发肺结核的X线及临床特点比较研究[J].中国民康医学,2011,23(22):2761,2779.

[7]荣城.尘肺合并肺结核的X线及CT诊断回顾性分析[J].江西医药,2012,47(1):71.

[8]薛维华.X线诊断62例老年性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21):43.

[9]张宝华.24例肺癌与肺结核相互误诊患者的X线、CT图像分析[J].山东医药,2010,50(6):72.

[10]郝润松,韩庆森,亓进友,等.不典型肺结核患者胸部X线及CT表现特征分析[J].中华消化病与影像杂志(电子版),2012,2(3):218-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