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性监测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中的应用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目标性监测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中的应用价值

王明霞

益阳市安化县人民医院儿科413500

摘要:目的:探究目标性监测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选择了2015年1月到2017年6月期间内,住在儿童重症监护病房中的1011名新生儿病患的临床相关资料,做对比分析。结果:在实施了目标性监测后,感染率、VAP例/1000呼吸机日应用比例、CRBSI例/1000中心静脉置管使用日的比例,都逐渐在下降,各个时间段有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持续应用目标性监测,可以在第一时间内掌握重症病房中患儿感染率的变化情况,进而可以及时实施有效地干预措施,使得NICU中患儿医院感染率降低。

关键词:目标性监测;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简称为NICU,收住的均是一些危重病症的新生儿童,新生儿本身免疫力就不高,加上患有重病,这样其免疫能力更加脆弱,对于患儿需要实施一些侵入性的操作,引起院内感染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对于医院管理部门来将,在感染方面需要特别注意。[1]如果在重症监护病房中,出现医院感染,可能导致患病儿童延长住院的时间,严重情况,会令其生命受到威胁。[2]为此,重视重症监护病房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研究分析什么因素能够对新生儿出现医院感染产生影响,实施目标性监测,是非常重要的一项研究工作,下面就笔者所在医院实施的目标性监测应用在新生儿NICU医院感染的价值研究,做详细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笔者所在医院从2015年开始实行目标监测,此次研究活动,选择了2015年1月到2017年6月期间内,儿童重症监护病房中有1011名新生儿,将其临床资料作为研究的基本资料。研究对象的基本标准:日龄满足0d到28d;由于不同原因进入到重症监护病房;不包括在重症监护病房中入住时间少于48小时的新生儿童。将新生儿依照时间分成了5个组别,查看研究患儿中,每隔半年的出生体质量、出生胎龄、性别,均存在差异,但是所在比例不具有统计学有意义(P>0.05),可以对这些患儿的资料做对比分析,具体数值可见表1。这些患儿基本患病表现为,出生时体质量过低、存在呼吸窘迫综合征、湿肺、窒息等。

1.2方法

收集和分析临床资料,将此次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摘录出来,对比分析NICU新生儿在不同时期出现医院感染的情况、VAP例/1000呼吸机日应用比例、CRBSI例/1000中心静脉置管使用日的比例等数据。参照《医院感染监测规范》进行。[3]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表示计量资料的方法为±s,采用t检验,(n)表示计数资料中的例数、(%)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分析NICU新生儿在不同时期出现医院感染的情况

这些新生儿中,有59名儿童出现了医院感染,计算出5.8%为感染率。在重症监护病房中总入住天数是16730天,3.5%是每天的感染率。呼吸道的感染是主要感染部位,百分比为47.4%,还有27.1%的血流感染。持续实施了目标性监测后,在2016年时,每天的感染率下降明显,降至2.2%,各个时间段的每天感染率存在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数据表1中有记录。

2.2对比分析其他感染指标的情况

从表1中可以看出,此次研究患儿中,有110名患儿用到了呼吸机,应用天数为957天,有5例出现了VAP,因为出现这种问题的病例较少,各个时间段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是发现了VAP例/1000呼吸机应用日的计算比例,从刚刚开始实行目标监测,到试验结束,呼吸机使用比例不断在下降,就各个时间段做比较,有差异(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

另外,有28名患儿用到了中心静脉导管,总天数为782天,四例出现血流感染,1名出现在了脐静脉置管末端,3名出现在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的末端。此种感染的病患数量不多,各个时间段内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CRBSI例/1000中心静脉置管使用日的比例去看,逐渐在下降,存在差异,有一定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目标性监测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中的具体应用,就是把《NICU医院感染目标监测记录表》设计出来,每一天详细记录新生儿日志,记录的内容包括每天新人院患儿的人数、在院患儿的人数、中心(脐)静脉插管患儿人数、使用呼吸机患儿的人数,这些记录必须由接受培训并且合格的感染监控医师,以及有关护士承担,然后对全部住院的新生儿做全面跟踪观察。每个月的月末,需要在医院感染软件中,输入监测到的数据,然后做统计分析,将引起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出来,三个月需要做总结。依照卫计委颁布的相关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对医院感染做判断。如果出现了医院感染,填写感染登记表,最后整理数据,进而统计,做出最后的分析。

还实施了优化改良的干预措施:抗生素地运用要合理;重视管理早产儿感染的工作;实施手卫生的依从性调查,针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改进;认真查看气管类插管参数,更多应用无创呼吸机,插管患儿更加注重气道管理;中心静脉置管的操作和维护保证无菌;操作各种侵入性导管的流程必须规范,并给予监督;对于病房层流的净化系统,在管理和维护时必须严格依照规范进行;消毒各类物品,使用一次性的消毒湿巾对各类仪器和设备,以及其他物体做表面消毒。

在此次研究中分析发现,在实施了目标性监测后,感染率、VAP例/1000呼吸机日应用比例、CRBSI例/1000中心静脉置管使用日的比例,都逐渐在下降,各个时间段比较存在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为此目标性监测具有临床推广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梁月华,何丽芬.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分析[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5,10(06):110-112.

[2]张文胜,王元,郑兰,等.大型中医院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6,15(2):135-136.

[3]余霞,王素萍,朱悦萍,等.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检测结果分析及干预策略[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7,27(4):903-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