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肿瘤细胞对非小细胞肺癌诊断的价值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循环肿瘤细胞对非小细胞肺癌诊断的价值研究

李振华

湖南省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423000

摘要: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诊断中运用循环肿瘤细胞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8月-2017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5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再选择同期收治的健康体检者40名和肺部良性疾病者35例为对照者,分别检测三组的循环肿瘤细胞水平,对ROC曲线进行绘制,并比较各组差异。结果:与健康对照者和肺部良性疾病者相比,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循环肿瘤细胞水平较高,比较差异明显(P<0.05);同时,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31,特异度和敏感度分别为92%、65%,最佳诊断临界值为30/20万个PBMC。结论:临床上给予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循环肿瘤细胞检测可以为治疗和判断预后提供有效依据。

关键词:循环肿瘤细胞;非小细胞肺癌;流式细胞术

Objective:Toexploretheclinicalvalueofcirculatingtumorcelldetectioninthediagnosisofnon-smallcelllungcancer.Methods:theAugust2015-2017yearinMay55casesofnon-smallcelllungcancerpatientsinourhospitalastheresearchobject,andthenselectedfromthesameperiodofhealthypeopleand40lungbenigndiseasein35casesascontrols,levelsofcirculatingtumorcellsinthreegroupsweredetectedontheROCcurvedrawing,andcomparedthedifferencebetweengroups.Results:comparedwithhealthycontrolsandbenignlungdisease,non-smallcelllungcancerpatientswithhigherlevelsofcirculatingtumorcells,significantdifferences(P<0.05);atthesametime,theareaofROCcurveinpatientswithnon-smallcelllungcancerwas0.831,sensitivityandspecificitywere92%and65%,theoptimaldiagnosticcriticalvaluewas30/20000PBMC.Conclusion:thedetectionofcirculatingtumorcellsinpatientswithnon-smallcelllungcancercanprovideeffectivebasisfortreatmentandprognosis.

Circulatingtumorcells,non-smallcelllungcancer,flowcytometry

肺癌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具有较高的病死率和发病率,在肺癌患者中,非小细胞肺癌具有较高的发病率,约为80%-85%左右,尤其是肺腺癌[1]。通常情况下,肺癌患者发病后,早期缺乏典型症状,不容易被患者察觉,大部分确诊时已经为中期或晚期,错过最佳治疗时机,5年生存率不高,约为10%-15%左右,严重危害患者健康[2]。所以早发现、早诊断尤为重要。因此,本文研究了循环肿瘤细胞诊断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5年8月-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55例为研究对象,再选择同期收治的35例肺部良性疾病者和40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者。健康对照组年龄24-56岁,平均(39.6±10.7)岁,其中22例为男性、18例为女性;肺部良性疾病组中15例为女性、20例为男性,年龄38-80岁,平均(58.1±18.3)岁,其中2例为肺血管瘤、2例为肺囊肿、5例为肺结核、8例为错构瘤、18例为肺炎性病变;非小细胞肺癌组年龄35-78岁,平均(56.1±17.4)岁,30例为男性、25例为女性,其中3例为肺腺鳞癌、8例为肺鳞癌、44例为肺腺癌。三组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无区别(P>0.05)。

1.2方法

1.2.1试剂与仪器

仪器包括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倒置荧光显微镜、流式细胞仪以及流式分选细胞仪;试剂包括人胚肺成纤维细胞、人肺癌细胞系SPC-A1、溶血剂、Mix-n-StainTMCFTM488A抗体标记试剂盒、单克隆抗体NJ001、胎牛血清以及RPMI1640。

1.2.2采集标本

于清晨空腹状态下,分别采集2ml静脉血,运用抗凝剂与血液均匀混合,在2-8°C条件下进行保存,并且在24h内检测。同时,运用血清分离胶真空采集管采集2ml静脉血,以2100r/min转速进行10min离心后,分离血清并检测。

1.2.3检测方法

运用SCLCC流式细胞检测术对特异性、准确性以及灵敏性进行检测:①特异性和准确性:将SPC-A11ml加入健康人外周血1ml中均匀混合,模拟出SPC-A1:将单克隆NJ001荧光抗体20μl加入1:100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样本中,在室内温度下进行20min的避光反应;加入溶血剂9min进行10min反应;加入PBS20ml,以400r/min转速进行5min离心,重复2次,将PBS重悬细胞2ml加入,运用上流式细胞仪进行分选;②灵敏性:分别按照1:10000、1:1000、1:100以及1:10的比例均匀混合阴性HFL和阳性SPC-A1,抗体标记后,运用流式细胞仪进行检测。同时,按照1:10000、1:1000、1:100以及1:10的比例均匀混合健康人PBMC和SPC-A1,模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外周血样本,对抗体进行标记后,运用流式细胞仪检查。

1.3观察指标

分别观察三组的循环肿瘤细胞水平,并且对受试者操作特征性曲线(ROC)的最佳诊断临界值和曲线下面积进行计算。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运用t检验计量资料,以P<0.05表示有差异。

2.结果

非小细胞肺癌组的循环肿瘤细胞为76(17-129)/20万个PBMC,明显高于肺部良性疾病组和健康对照组的6(0-31)/20万个PBMC、0(0-15)/20万个PBMC,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同时,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31,特异度和敏感度分别为92%、65%,最佳诊断临界值为30/20万个PBMC。

3.讨论

循环肿瘤细胞检测作为发现肿瘤转移的一种新方法,具有可靠、无创、安全等优点,在结直肠癌、前列腺癌以及乳腺癌等多种肿瘤的微转移检测中得到广泛运用,并且可以为临床治疗和判断预后提供有效依据[3]。通常情况下,外周血中的循环肿瘤细胞数量不多,但是有研究发现,循环肿瘤细胞在大细胞肺癌、肺鳞癌等非小细胞肺癌的胞质和细胞膜中有表达,而在小细胞肺癌细胞中不表达,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胸水或血清进行检测,其阳性率较高,是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种新标志物[4]。在本次研究中,发现非小细胞肺癌组的循环肿瘤细胞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和肺部良性疾病组,这一结果与张小南[5]等研究一致,说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体内的循环肿瘤细胞数量相差较大,并且循环肿瘤细胞计数在肺癌的临床诊断和预后判断中具有较高的价值。由此可见,循环肿瘤细胞检测对非小细胞肺癌的特异性和敏感性较高,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陈淑云,顾文刚,于莉.联合检测血清肿瘤标志物对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价值[J].武警医学,2013,24(10):887-888+891.

[2]李超,陈力,沈学远.Hsp70与肿瘤转移相关蛋白MMP-9,VEGF,E-cadherin和CD44v6对非小细胞肺癌转移的诊断价值分析[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4,24(15):30-34.

[3]刘小琴,赵红霞,时静,丁志祥.Logistic回归和ROC曲线综合分析三种肿瘤标志物对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价值[J].放射免疫学杂志,2008,21(06):586-588.

[4]罗配红,陈耀锋,蒋旺珍.多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非小细胞肺癌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6,32(12):81-82.

[5]张小南,卢祥珍,颜永乾.3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非小细胞肺癌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5,36(13):1876-1877.

基金项目:郴州市科技局课题资助,课题编号:czkj2016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