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静安眠类药物中毒患者的急诊护理对策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镇静安眠类药物中毒患者的急诊护理对策探讨

海玉衡

天津市宝坻区人民医院急诊科天津宝坻301800

摘要:目的:探讨镇静安眠类药物中毒患者的急诊护理对策。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18年6月我院90例镇静安眠类药物中毒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予基础干预,实验组予急诊护理对策。比较两组镇静安眠类药物中毒患者抢救成功率;平均住院时间、镇静安眠类药物中毒知识掌握度;护理前后患者生命体征、昏迷程度;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实验组镇静安眠类药物中毒患者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平均住院时间、镇静安眠类药物中毒知识掌握度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生命体征、昏迷程度相似,P>0.05;护理后实验组生命体征、昏迷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诊护理对策在镇静安眠类药物中毒护理中的干预结果确切,可维持生命体征稳定,提高患者对镇静安眠类药物中毒知识的认识,有效缩短住院时间和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抢救成功率。

关键词:镇静安眠类药物中毒患者;急诊护理对策

镇静安眠药是用来促进焦躁不安、失眠患者睡眠的药物,其主要通过对神经中枢产生作用而发挥镇静和安眠目的,药物类型较多,产生的神经系统抑制作用和程度也存在差异,引起的不良反应也不同。但一般镇静安眠类药物中毒患者多是无生存欲望的患者,这些患者往往因药物过量服用而引起中毒甚至死亡,需要及时抢救,且对这类患者进行急诊护理干预至关重要[1]。本研究收集2017年1月-2018年6月我院90例镇静安眠类药物中毒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予基础干预,实验组予急诊护理对策。分析了镇静安眠类药物中毒患者的急诊护理对策,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2017年1月-2018年6月我院90例镇静安眠类药物中毒患者,随机分组,分别45例病人。实验组男、女是32和13例。中毒原因:自杀服用镇静安眠类药物35例,镇静安眠类药物服用不当10例;镇静安眠类药物类型:苯巴比妥20例,地西泮25例。年龄21-69岁,平均(38.28±2.99)岁。对照组男、女则30和15例。中毒原因:自杀服用镇静安眠类药物34例,镇静安眠类药物服用不当11例;镇静安眠类药物类型:苯巴比妥21例,地西泮24例。年龄21-68岁,平均(38.21±2.89)岁。两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

1.2方法

对照组予基础干预,实验组予急诊护理对策。①初步护理干预。为患者清理脏衣物和排泄物,取排泄物进行送检,确定中毒药物类型和成分。对患者生命体征密切监测,记录其中毒症状。②患者头部采取侧卧方式,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气管切开,并建立静脉通路进行洗胃。③并发症防治护理。因患者在镇静安眠类药物中毒后容易出现低血压、神志障碍和尿潴留等并发症,需要加强对患者血压、神志和膀胱功能的监测,及时遵医用药和给予患者导尿。④基础护理干预,帮助患者更换姿势,避免长时间受压出现压疮。加强对患者皮肤的护理,保持局部清洁。⑤心理护理干预。多数中毒患者存在悲观、抑郁等心理,需要对患者进行负面情绪疏导,给予积极鼓励、安慰和开导,嘱咐患者家属陪伴患者,帮助其建立生活信心[2]。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镇静安眠类药物中毒患者抢救成功率;平均住院时间、镇静安眠类药物中毒知识掌握度(100分最高分,分值和镇静安眠类药物中毒知识掌握度为正比);护理前后患者生命体征、昏迷程度;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SPSS22.0软件分析统计,采用的检验方式是t检验、卡方检验,P<0.05显示统计学有意义。

2结果

2.1两组镇静安眠类药物中毒患者抢救成功率对比

实验组镇静安眠类药物中毒患者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如表1.

表1两组镇静安眠类药物中毒患者抢救成功率对比[例数(%)]

2.2护理前后生命体征、昏迷程度对比

护理前两组生命体征、昏迷程度相似,P>0.05;护理后实验组生命体征、昏迷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如表2.

表2护理前后生命体征、昏迷程度对比(x±s)

3讨论

镇静安眠类药物中毒在临床是临床急诊科一种急危重症,其发生多为自杀倾向患者过度服用引起,过度服用可导致神经中枢过度抑制而中毒死亡。目前,随着社会的发展,加上社会压力增加,人们的心理承受能力逐渐降低,导致镇静安眠类药物中毒事件不断增多[3]。对镇静安眠类药物中毒患者进行抢救的同时,合理的急诊护理配合有助于患者恢复,因此,对这类患者进行急诊护理干预非常重要。

通过急诊护理对策的实施,可实现对患者生命体征的严密监测,维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并加强患者心理疏导,使其改变负面生活态度,纠正极端行为,更好配合治疗和融入社会[4-5]。

本研究中,对照组予基础干预,实验组予急诊护理对策。结果显示,实验组镇静安眠类药物中毒患者抢救成功率、生命体征、昏迷程度、平均住院时间、镇静安眠类药物中毒知识掌握度、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方面相较于对照组,体现出明显的优势,P<0.05。

综上所述,急诊护理对策在镇静安眠类药物中毒护理中的干预结果确切,可维持生命体征稳定,提高患者对镇静安眠类药物中毒知识的认识,有效缩短住院时间和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抢救成功率。

参考文献:

[1]孙金霞.镇静安眠类药物中毒急诊护理观察[J].蛇志,2018,30(02):314-315.

[2]赵洪秀.镇静安眠类药物中毒患者的急诊护理对策探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16):105-106.

[3]李鑫然.镇静安眠类药物中毒的急诊护理效果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7,21(33):4676-4677.

[4]郑卫辉.药物中毒的急诊采取洗胃急救措施的临床护理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82):308+51.

[5]张颖.镇静安眠类药物中毒急诊护理体会[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36):7179-7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