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医改环境下医院药学服务工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5-15
/ 2

新医改环境下医院药学服务工作分析

何炳洪

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510630

摘要:现阶段药学服务的发展是医院药学的发展趋势,新医改下,医院的药学服务工作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医院应尽快完善相关制度与落实药事服务费,促进医院药师队伍的快速发展,保障以合理用药为核心的基本药物制度平稳实现。

关键词:新医改;临床药师;药学服务工作;医院制剂

前言

在当前的新形势下,公立医院改革面临“破除以药补医机制,取消药品加成政策,合理调整医疗服务价格,逐步建立起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运行新机制”的新常态,医院药学向着“采取处方负面清单管理、处方公开点评等措施,推进合理治疗、合理用药”的方向发展[1]。本文对新医改下医院药学服务工作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解决对策,以供参考。

一、新医改下医院药学服务工作现状

药学服务指药师通过运用自身药学专业知识向公众提供的直接、负责的与药物应用有关的服务,包括药物的选择、药物信息及应用知识等,以提高临床药物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及经济性[2]。新医改方案详细指出了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目标,并逐步取消药品加成,医院通过增设药事服务费、调整技术服务收费标准等途径促使医院对药学的发展从关注创造收益向关注有效控制成本、控制不合理用药转变。新时期医院的社会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人们的社会需求已越来越多地关注服务,因此传统的依赖医师临床用药已不能满足医疗服务的需要,药师的技术价值亟需得到具体体现。林小虹[3]等指出,现阶段在药学服务工作中具有重要作用的门诊药房审方药师主要面临着自身专业水平有限、信息化软件不完善、人们信任度低、超说明书用药普遍存在而行政干预措施不给力等制约,不利于医院药学服务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新医改下医院如何开展药学服务工作

(一)医院药学服务重点转变

实行医改前,临床药师将主要工作集中在对全院合理用药监测、血药浓度监测、处方点评及上报药物不良反应等事务性工作上,随着信息科技的快速发展,许多工作已被智能化所替代,临床药师因此可拥有更多时间以参与到临床合理用药中,工作中心由药转向人。新医改形势下,医院药学服务工作应以患者为中心,以合理用药为目标,将药师的调剂工作向审核处方、交代用药等专业技术服务侧重,以保证用药安全,可从加强建设门诊、住院药房以及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等调剂部门的智能化与信息化,使药师从繁重的手工工作中解放出来,实现药品质量管理、处方审核及用药指导等方面职能的转变。

门诊为患者提供用药咨询服务,并加强门诊处方和住院医嘱的审核,在患者入院、住院及出院的全过程为其提供药学服务,以保障其药物治疗的连续性。于患者入院时收集患者全部的用药时及药物过敏史,若发现患者在入院时及入院后的用药信息不一致,则应立即向主治医师反馈;患者转科期间对包括继续服用、加用或停止服用的药物进行整合,针对外科围术期用药不规范的现象,临床药师应全部加入包括骨科、普通外科、血管外科、神经外科、肝胆外科及胸外科在内的外科科室,从围术期对抗感染治疗、预防用抗菌药物、营养支持及肿瘤化疗方案、镇痛及血糖等方面协助医师为患者选择最佳治疗方案,参与到医师治疗团队中,与医师共同对处方进行点评,共同为患者制定具有针对性的用药方案,包括营养支持、抗感染、疼痛控制等围术期用药方案的制订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处理方案,并从血药浓度报告单由仅提供9种药物(他克莫司、丙戊酸、万古霉素、卡马西平等)血药浓度监测数值到提供药物剂量对方案进行调整,为患者提供用药注意事项提示单,尤其需要注意的异常血药浓度及时与医师进行沟通提示;特别关注特殊患者,如服用合并高血压及糖尿病等慢性病、服用华法林患者的药物相互作用及禁忌症,根据老年患者的肝肾功能对用药剂量进行调整,成为药物治疗团队的一员。医师于患者出院时为其开具用药医嘱,药师对患者入院、入院前及出院的用药信息进行对比并作详细记录。药师应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并对其进行特殊药物的用药教育,临床药师在每日查房后对需要特别关注的患者进行单独药学查房,进行医嘱审核并提出相关用药建议,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及检验指标对医师应停止的医嘱作出提示。

药房的智能化管理可通过添置快速发药机与配套的职能存取系统等途径,以实现药品调剂、入库及管理的自动化、信息化;同时于药房添置全自动分包机及配套的自动化配方系统,避免药师与药品的直接接触及交叉感染,减少药品损耗,使药师能够有时间与精力主动关注药物治疗方案,同时加强全院各科抗菌药物的使用强度、门诊和住院抗菌药物的合理监测,实现为患者、临床医师、护士提供更专业、精确的用药咨询、交代等个体化用药技术服务。

(二)中医院临床药师药学服务

中医临床药师因其工作的特殊性,其药学服务工作的开展面临的问题与西医院有所不同,因此在实际开展药学服务时应充分涵盖中医临床治疗的中医辨证施治与西医的现代诊疗等内容。⑴根据每位临床药师所学专业的不同将其分派到相应的临床科室,与临床医师共同参与到查房、讨论病例中,并提出用药建议,制定个体化的给药方案,适时将药物的不良反应等作交代,切实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临床药师对查房过程中遇到的疑难、危重病例书写药历,为今后工作的开展及更深入研究积累材料。⑵此外,对中、西药处方的规范性及用药适宜等进行逐项点评,并将点评结果及时向全院公布;同时在门诊药房设置专门的药事咨询窗口,并配置相应的专业工具书与资深临床药师在窗口直接面对患者开展咨询工作,临床药师应增强自身对中药炮制、配伍禁忌等方面的知识进行熟练掌握,给予中、西药物间的相互作用,以便为患者、临床医师及护士提供更专业的咨询服务。⑶还可安排专人撰写药讯,以便已选相关管理部门与临床能及时了解相关信息,掌握本院的用药情况,从而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临床医师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应按需邀请临床药师参与会诊,医护人员与临床药师收集并整理临床中发现的不良反应(ADR),并经详细分析后通过网络上报ADR检测中心。⑷配备有抗感染专业的临床药师,并邀请他们参与到院内的感染控制工作中,以发挥他们在抗感染治疗方面的专业特长,从而控制院内感染控制工作的深入开展[4]。

三、小结

随着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新医改“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廉价的医疗卫生服务”的长远目标几乎已全部实现。加强医院药学服务工作可提高临床药师参与临床药物治疗过程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并通过对药物以及所产生的不良反应进行相应的检测,有效规范医疗行为,促进患者的合理安全用药,同时促进医院临床合理用药水平的提高[5]。

参考文献:

[1]朱全刚,刘静,徐熠,等.新医改条件下医院药学发展的思考[J].中国医药导报,2015,12(19):144-146.

[2]刘洪玲,王辉明,何惠姗,等.深化医改背景下医院药学发展与药师工作模式探讨[J].中国药学杂志,2015,50(20):1836-1840.

[3]林小虹,廖靖萍,于西全.“新医改”要求下我院门诊药房审方药师药学服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药房,2016,27(31):4333-4335.

[4]张民,沈涛.中医医院临床药师药学服务探讨[J].西部中医药,2016,29(07):69-72.

[5]于晓佳,崔向丽,刘莹,等.新医改形势下药学服务模式的转变与实践[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7,33(11):1042-1044.

作者简介:何炳洪,1979年,药学本科,主管药师,研究方向:医院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