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鼻中隔软骨和肋软骨在唇裂鼻畸形修复中的临床对比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4-14
/ 3

浅析鼻中隔软骨和肋软骨在唇裂鼻畸形修复中的临床对比

田玉珠焦兴友吴静

齐齐哈尔市五官医院161000

摘要:目的: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自体鼻中隔软骨和肋软骨在唇裂鼻畸形修复中的对比。方法:切取自体的鼻中隔软骨或肋软骨,制成鼻支架;植入鼻支架并进行解剖复位。采用定性的方法观察二组患者术后鼻底宽度对称性、鼻尖、鼻孔形态、鼻小柱高度、鼻背形态和鼻翼对称性,然后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自体鼻中隔软骨与自体肋软骨植入矫正唇裂鼻畸形患者,在鼻底宽度和对称性、鼻孔形态、鼻翼对称性的改善中二组间无明显统计学意义;而鼻小柱高度、鼻背形态和鼻尖形态的改善二组间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自体肋软骨组较自体鼻中隔软骨组对鼻部形态的改善更明显;但自体肋软骨组有创伤大、患者难于接受等缺点;自体鼻中隔软骨组创伤小、无第二手术野,可利用的组织量过少。因此,本研究认为:利用鼻中隔软骨或肋软骨矫正唇裂鼻畸形各有优缺点,需谨慎选择、因人而异。

关键词:唇裂;鼻畸形;肋软骨;鼻中隔软骨

[Abstract]Objective:Thisstudywastocomparetheeffectsofautologousnasalseptalcartilageandcostalcartilageintherepairofcleftlipnasaldeformity.Methods:autologousnasalseptalcartilageorcostalcartilagewasmadeandthenasalscaffoldwasmade.Usingthemethodofqualitativeobservationoftwogroupsofpatientswithpostoperativenasalbasewidthsymmetry,nosetip,nostrilshape,nasalcolumellaheight,nasaldorsumshapeandalarsymmetry,andmakesacomparativeanalysis.Results:autogenousseptalcartilagewithautologouscostalcartilageimplantationtocorrectthepatientswithcleftlipnasaldeformity,nasalfloorinwidthandsymmetry,nostrilshape,alarsymmetryimprovementbetweenthetwogroupswasnotstatisticallysignificant;whilethedorsalnasalcolumellaheight,morphologyandthemorphologicalimprovementbetweenthetwogroupswasstatisticallysignificant.Conclusion:theimprovementofnasalmorphologyofautogenousribcartilagegroupcomparedwithautogenousseptalcartilagewasmoreobvious;buttheautogenouscostalcartilagedefectsinpatientswithtrauma,difficulttoaccept;autologousseptalcartilagetrauma,nosecondsurgicalfield,theamountoftissueavailabletoolittle.Therefore,thisstudysuggeststhattheuseofnasalseptalcartilageorcostalcartilagetorepaircleftlipnasaldeformitieshavetheirownadvantagesanddisadvantages,needtobecarefultochoose,varyfrompersontoperson.

Cleftlip;nasaldeformity;costalcartilage;nasalseptalcartilage

唇腭裂是口腔颌面部最常见的先天性疾病,它常伴有明显的鼻部畸形,也是全球学术领域普遍关注的先天性疾病[1]。其发病率为0.1%~0.2%[2]。其可以影响患者除眼睛以外口腔颌面部所有器官的形态与功能,并且随着生长发育的变化而改变。为了进一步提高唇裂鼻畸形的修复效果,我们探讨采用鼻中隔软骨及肋软骨进行唇裂鼻畸形修复的比较研究,为进一步探索唇裂鼻畸形的手术方法提供依据。

1临床资料

2008年1月~2009年12月间,我科选择了的18例唇裂鼻畸形患者。其中男性13例,女性5例,最小年龄16岁,最大年龄28岁,平均年龄21.5岁,左侧唇裂11例,右侧唇裂5例,双侧唇裂2例,所有患者均已行Ⅰ期唇裂修复术,未进行任何的鼻部整形术。其中一例曾行髂骨松质移植牙槽嵴裂修复术。随机分成二组。一组病人11例采用自体鼻中隔软骨进行唇裂鼻畸形的修复。另一组病人7例采用自体肋软骨进行唇裂鼻畸形的修复。

2手术方法

2.1术前准备:术前常规进行全身检查,三大常规、肝肾功能、胸片、心电图等,检查结果均在正常值范围内。

2.2术中切口设计并画线:根据眉心和下颌中点连线,用亚甲蓝标记鼻尖正常位置,在鼻小柱基底设计倒V形及双侧鼻翼缘飞鸟状切口至鼻翼外侧脚中外1/3处,必要时在鼻翼外侧脚的内侧设计一水平切口,用于松解患侧鼻翼外侧脚,以调整双侧鼻孔的对称性和再造鼻堤。

2.3手术步骤:常规消毒,铺无菌单,暴露全面部,以便进行术中鼻尖再造位置的观察。鼻中隔组患者施双侧眶下孔神经阻滞麻醉加局部浸润麻醉(含1:20万肾上腺素的1%利多卡因和布比卡因)。肋软骨组使用气管内插管全麻。

3评判方法

3.1评价材料及人员:我们采用定性研究的方法来评价手术的效果,两组均在术后1个月来我院复查照相时评价。分别从鼻部正前位和颏下位的角度照相进行评价。由10位相关的医疗人员参与打分,包括4名高年资整形医师、3名整形专业医学生、3名整形科护士。选用此人群的目的是为了避免非相关人员对患者面部外形产生厌恶心理,影响打分结果。

3.2评价的内容:①鼻底宽度对称性;②鼻孔形态;③鼻背形态;④鼻小柱高度;⑤鼻翼对称性;⑥鼻尖形态。

3.3评分方法:1分-非常不满意,2分-不满意,3分-满意,4分-较满意,5分-非常满意。

为了降低评分者的主观性造成打分忽高忽低的情况,要求10位评分者在第一次对患者进行评价后约1个月再次对患者第一次评价时的相片进行评价,二次评价的结果取其平均数,该数为患者的最终得分。每例患者正面及颏下评价角度得分相加为最终得分,最高10分,最低2分,每例患者10个得分相加为总得分,最高为100分,最低为20分。

3.4统计学分析: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包进行两独立样本比较的Wilcoxon秩和检验。

4结果

本研究中所有病人鼻部切口均无感染,愈合良好。肋软骨组的病人均未发生气胸等严重并发症,胸部切口无一例发生感染、硬结等情况。

自体鼻中隔软骨与自体肋软骨植入矫正唇裂鼻畸形患者,在鼻底宽度对称性、鼻翼对称性、鼻孔形态的改善中二组间无明显统计学意义。而鼻小柱高度、鼻背形态和鼻尖形态的改善中二组间有统计学意义。所有病人随访1~10月,平均随访时间为6个月。

本研究因随访时间过短没有观察到二组病人软骨的吸收和变性的情况。肋软骨组病人随访均无明显的胸部疼痛。明显的缺点是胸部均留下约长约5cm的瘢痕。

5讨论

唇腭裂是口腔颌面外科、整形外科最多见的疾病之一,也是全球学术领域普遍关注的先天性疾患[4]。其发病率为0.1%~0.2%[5]。它可以影响患者除眼睛以外口腔颌面部所有器官的形态与功能,并且随着生长发育的变化而改变。唇裂尤其是完全性唇裂常并发鼻部畸形。

6.1唇裂鼻畸形的病因:唇裂鼻畸形的确切原因目前尚不完全清楚,一般存在内源性理论和外源性理论之争。当前的研究表明,唇裂鼻畸形的形成与唇腭裂畸形的形成具有显著的相关性。胚胎时期中胚层组织和外胚层组织的发育缺陷共同导致面部隆突融合不完全,上颌骨发育不良引起的梨状孔缘后退、外展是鼻畸形产生的首要因素,而上颌骨位置的改变,鼻唇部肌束异常附着和收缩、牵拉鼻翼外脚,加重了患侧鼻孔扁平,鼻底过宽,鼻翼塌陷及鼻翼基底错位。患侧小柱部和基底部的发育不良又加剧了两侧肌力的不均衡,导致和加剧了鼻孔基底凹陷、鼻小柱偏向患侧等畸形的发生.

6.2单侧唇裂鼻畸形的基本特点:①鼻尖宽平或塌陷,并向健侧偏斜,有的患者出现双重鼻尖;②两侧鼻翼宽度不对称,患侧鼻翼及穹窿部扁平或塌陷,鼻翼根部向下、后方及外侧移位;③两侧鼻基底不对称,患侧宽大;④鼻小柱短缩,根部向健侧偏斜,左右高度不对称;⑤鼻孔左右不对称(过大或过小),高度不等,鼻孔长轴横向错位形状改变。

6.3术中注意事项主要是

6.6.1鼻中隔软骨获取时注意事项:显露鼻中隔软骨时,向下、后充分游离,至软骨与骨连接处,充分暴露鼻中隔前缘至前鼻棘,特别是前鼻棘区域,分离并切除鼻中隔软骨和前鼻棘之间的软组织(鼻中隔鼻棘韧带),于鼻中隔中后部切取大小为1.8cm×1.2cm的软骨备用,保留10mm-10mm宽的“L”形鼻中隔支架作用,剥离子切断鼻中隔软骨与鼻侧软骨的连接,使弧形或偏斜的鼻中隔上缘松动、伸直,矫正偏曲的鼻梁。

6.6.2肋软骨的获取时注意事项:女性切口可选择在右乳房皱壁下,以利术后切口隐蔽。男性切口可选择在右锁骨中线与第7、8肋相交处并位于肋缘下,尽可能的隐匿术后瘢痕。在切取肋软骨时应横行切开肋软骨膜并在两端仔细钝性分离肋软骨膜,在胸膜侧使用较小钝性弯曲的骨膜剥离器,避免肋软骨膜的破裂,显露需切取软骨,切取长约6.0cm、宽约2.0cm的全层肋软骨,将其修整成“L”形状,保留肋软骨与肋骨相结处长约1cm。在胸膜侧剥离肋软骨膜时尽量避免使用暴力,以免刺破胸膜,避免产生气胸严重并发症。同时,术后应仔细检查有无气胸,紧密缝合肋软骨膜及胸壁各层组织。

6.7术后注意事项主要是:术后嘱患者1个月内避免触摸、抓搔鼻部和鼻部受到外部损伤。同时二组病人术后双侧鼻孔均放置鼻孔硅胶管支架1~3个月,早期可以压迫术区减少出血,后期可以防止鼻部瘢痕挛缩造成新的畸形,维持良好的鼻孔和鼻部外形。

参考文献

[1]王国民.努力提高我国唇腭裂序列治疗的整体水平[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4,39(5):353-355.

[2]石冰,王晴.唇腭裂的序列治疗[J].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00,10(2):157-158.

[3]周婷,陆守昌.Millard法单侧完全性唇裂修复术后患儿的鼻形态测量[J].山东医药,2008,48(18):21-22.

[4]傅豫川.唇裂鼻畸形一期修复术[J].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2008,1(11):650-652.

[5]王苗苗,李毅.唇裂鼻畸形的研究现状[J].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2009,5(4):235-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