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膝关节置换术120例围术期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120例围术期护理

张久珍

天津市北辰医院300400

摘要:目的:对于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处于围术期的护理手段进行探索和讨论。方法:将本院在2015年6月到2018年4月收容诊治的一百二十名计划施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对这一百二十名患者进行围手术期的相关护理干预,包括手术之前的准备、手术过程中的配合以及对并发症的预防和手术后包扎措施等。对治疗效果进行记录和总结。结果:一百二十名患者没有出现意外情况,患者的关节活动度可以达到九十度到一百二十度的弯曲,在住院时没有出现严重的并发症以及程度较重的膝关节疼痛。患者在手术之后的恢复较为良好,在进行一段时间的关节恢复过后,患者可以正常参与相关社会活动。结论:通过应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并在围术期对患者进行护理和干预有利于手术顺利进行,能使患者更快的痊愈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膝关节置换术;人工;围术期护理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常见多发的一种关节的病变,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对患者双腿两侧的膝关节具有一定的影响,临床上的表现是使膝关节活动受限,并存在疼痛、肿胀以及变形等情况,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能够通过使用人工关节来代替发生病变的关节,有利于治疗相关膝关节疾病,并一定程度上使患者的疼痛得以缓解,恢复膝关节相应功能,矫正畸形。然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潜在并发症较复杂,操作流程比较繁多,存在一些风险,但是,可以通过一些手段来降低手术的风险,促进手术取得成功,那就是在围术期的护理干预。由于目前老龄化较为严重,老人骨关节疾病发生几率大,采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是保障较大的一种方法。本文通过本院在2015年6月到2018年4月收容诊治的一百二十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对一百二十名患者施行了人工膝关节置换术,通过围术期的护理和干预,患者恢复情况良好。具体报告如下。

一、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在2015年6月到2018年4月收容诊治的一百二十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当作此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在这一百二十名患者中包含男性患者40名和女性患者80名,患者的年龄区间为三十六到七十五岁之间,病程是一到十一年。在一百二十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中,左膝关节置换的患者有四十五名,右膝关节置换的患者有五十五名,双膝关节置换的患者有二十名。在施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之前,没有发现患者中具有较为显著的手术禁忌症。在施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过程中,没有出现意外。

1.2方法

1.2.1手术前的护理

1.2.1.1器械准备。在进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之前,要确认手术器械和物品准备齐全。相关手术器械准备有器械包、骨科包、一次性吸头、二十一号以及十一号号刀片、动力系统、膝关节置换术相关应用物品、棉垫以及棉线、假体器械。

1.2.1.2心理疏导。对患者的心理要求和病因病史、血糖血压的等基本情况进行了解和掌握,对患者的基本状况进行评估并做好记录。利用心理疏导的措施来缓解患者在进行手术前所产生的紧张以及焦虑等心理,将手术的操作步骤予以介绍,并引导患者积极配合,通过手术后的一些功能性锻炼,促进关节功能的恢复。

1.2.1.3手术前的准备。在进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三天前要使用肥皂水对手术操作的相关皮肤区域进行清洗,手术前以一个小时要将室内温度调到二十二到二十五摄氏度,湿度是百分之五十到六十。在手术前半小时应用相关抗生素来预防感染发生,并充分准备上抢救药物。

1.2.1.4患者体位置放和关节训练。患者采用平卧的体位,在近心一侧近腹股沟的地方绑上止血带。为了避免对主刀医生产生不利影响,需要由一人舒展患者下肢,另外一人在缠绕绷带后绑上止血带。在患者健侧大腿贴上负极板,固定导尿管。手术之前要对患者进行股四头肌的长收缩锻炼。通过锻炼膝关节伸直抬高来训练肌力。病人平卧时伸直两腿和膝关节,然后做抬腿运动,收缩股四头肌,股骨拉伸持续五到十分钟然后放松,在两分钟之内如此做诗词。而训练患者伸膝抬高的措施为伸直下肢然后抬高十几厘米为持续十秒左右,再缓慢放下。

1.2.2手术中的护理

1.2.2.1对患者的提问和心血管并发症进行护理。在手术进行时,对患者做好相关保暖工作,手术室的温度需要控制在二十二到二十四摄氏度之间。在手术进行时需要注意冲洗液要放置在高于室温的地方然后使用,冬季则采用水温箱加热冲洗液,减少患者体温的下降程度,预防患者心血管并发症。手术时应用骨水泥可以对患者的心率和血压造成影响,所以需要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密切观察,并及时应用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等相关预防用药。为了减少患者在手术过后伤口的疼痛程度,需要局部注射相关止痛药物,并控制肾上腺素的使用剂量。

1.2.2.2预防伤口感染。手术施行人员和护士要遵循按照无菌操作的原则,佩戴双层手套,并在绑止血带前的十分钟进行抗生素的注射,防止止血带充气导致血流被阻断从而降低血药浓度,需要注意抗生素一定要渗透到手术区域的软组织。护士需要对相关器械进行熟练掌握和操作,减少手术时间,并使用五十毫升注射器加压,有利于清除手术区的脂肪、骨块和杂质,避免引起术后感染。

1.2.2.3避免下肢深静脉形成血栓。下肢深静脉形成血栓比较常见,在麻醉后以及没有进行预防措施的患者此时发生下肢深静脉形成血栓的几率较高,另外,可能存在患者体位、手术操作、手术创伤等因素使凝血因子缺陷以及相关组织因子激活凝血系统造成凝血加强从而使肢体缺血。所以,绑上止血带的时间最好为一个半小时左右,在相关组织放松十分钟后才可以继续绑止血带,需要对患者的血压变化进行观察,并控制补液速度。

1.2.2.4手术时患者体位干预

患者在进行手术时需采用平卧的体位,双臂向外展开,并在手腕处铺上软垫并使用约束带进行固定,在手术的过程中,护士要对患者的肢体舒适程度进行问询,方便调整患者的姿势。

1.2.3手术后的护理

1.2.3.1观测。确认患者采取平卧的体位,进行手术的肢体屈髋屈膝三十度,膝关节保持平直,并对患者的生命体征数值进行观测,每两个小时进行一次记录,保证患者静脉输液畅通,调整输液速度和剂量。一周中要没四次进行一次体温测量,预防伤口感染。

1.2.3.2饮食管理。鼓励并引导患者多食用高纤维、高蛋白等比较容易消化的食物,并补充足够的胶质和钙质,不要进食刺激性的食物。另外,可以遵循医嘱服用一些滋补气血的中药。

1.2.3.3术后康复训练。手术后的一到三天,可以进行一些足部和踝部的运动促进肢体的恢复,每天进行一到两次,一小时进行十次踝关节的屈伸练习。手术后的四到七天,通过关节锻炼器来协助患者进行膝关节的活动练习,一开始将膝关节抬升角度零到三十度,每天进行两次,每次运动时间为半小时到一小时,每天增加五到十的角度。在手术后的五到八天,使用关节锻炼器的活动度是一百二十度,一直到患者被动屈伸角度达到九十度并且能够正常站坐便可以停止训练。除了屈膝功能的巽寮之外,对伸膝的功能锻炼也是必要的,患者可以紧急性坐位压腿来训练。

1.2.3.4镇痛及切口护理。利用镇痛泵进行持续镇痛,时间为两到三天,三天后使用一百毫克杜冷丁注射或是一百毫克吲哚美辛栓肛塞,提高患者耐受力。对切口情况进行观察,保证敷料清洁程度,并及时更换敷料。

1.2.3.5出院指导。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结束后一年可以复诊三次以上,对膝关节的活动程度、关节功能恢复度等情况进行诊断,在出院后患者需要持续进行相关康复训练,避免过度激烈运动,补充一定营养,增强患者体质。

二、结果

在进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本院一百二十名患者均痊愈出院,其膝关节的活动程度达到了九十到一百二十度。在手术后和住院的过程中没有发生相关并发症,手术后没有严重的膝关节疼痛的情况,患者恢复较为良好。手术后一年复诊时患者进行手术的肢关节没有出现较严重的问题,患者可以正常参与社会活动。

三、讨论

通过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膝关节疼痛得到一定程度上的缓解,并且大幅度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在患者恢复的过程中,可以进行正常的行走和参与一些社会活动。膝关节的稳定程度良好。因此,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在进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过程中要进行一些护理干预的措施,推进手术过程顺利施行,减少相关并发症的产生,缓解患者疼痛。

参考文献:

[1]黄月松.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围手术期护理[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12).

[2]王美花.老年患者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护理[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51).

[3]方红霞.综合护理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功能恢复的疗效观察[J].中国康复,20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