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道钡餐检查在基层医院的临床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消化道钡餐检查在基层医院的临床应用

黄玉清1丁标通讯作者

1.江苏省射阳县海通镇卫生院放射科224343;

2.江苏省射阳县人民医院影像科224300

摘要:目的:探究消化道钡餐检查在基层医院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行上消化道造影检查的患者72例,在我院于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进行治疗,患者均行钡餐检查,且12例在短期检查之后又行胃镜检查。对患者的胃镜与造影符合率进行分析,统计漏诊、假阳性例数。结果:在钡餐检查72例患者的时候,异常情况均未发生。且12例患者行胃镜检查后,发现上消化道良性或恶性病变患者9例。其中,4例为慢性消化道炎症,十二指肠球后部溃疡与胃底贲门癌各1例,属于慢性胃炎合并良恶性息肉1例,胃窦部大弯侧及后壁溃疡2例,同时还有1例假阳性患者。结论:针对行上消化道造影检查的患者,采用钡餐检查,基层医院放射科操作医师需在造影的步骤、操作方法、造影前准备、钡剂的配制等层面注意细节,全面掌握上消化道造影方法及原理,同时需密切结合临床,加强和患者的沟通,从而在影像检查中提升阳性诊断符合率,减少误诊、漏诊的发生,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基层医院;放射科;消化道;钡餐检查

在放射科工作中,上消化道钡餐检查为一种传统方法,此项检查呈现逐年降低趋势,因具有一些内镜不可及的优势,其依旧无法被取代[1]。此次研究通过对上消化道造影检查的患者,采用钡餐检查,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行上消化道造影检查的患者72例,在我院于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进行治疗,患者均行钡餐检查,且12例在短期检查之后又行胃镜检查。对患者的胃镜与造影符合率进行分析,统计漏诊、假阳性例数。患者家属均签订了知情同意书,就诊时存在节律性疼痛、反酸、嗳气,自觉上腹不适,或者查体发现胃液中有幽门螺杆菌、大便潜血阳性;其中患者的年龄为(27~73)岁之间,平均(42.12±10.87)岁,男40例,女32例。对比患者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

1.2方法

72例患者均行钡餐检查,且12例在短期检查之后又行胃镜检查。

1.3观察指标:对患者的胃镜与造影符合率进行分析,统计漏诊、假阳性例数。

1.4统计学处理:选择SPSS18.0统计学的软件,经过Epidata数据处理,分析观察诊断所用全部数据,0.05是检验标准,用t实现组间对比,当P<0.05,则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钡餐检查72例患者的时候,异常情况均未发生。且12例患者行胃镜检查后,发现上消化道良性或恶性病变患者9例;其中,4例为慢性消化道炎症,十二指肠球后部溃疡与胃底贲门癌各1例,属于慢性胃炎合并良恶性息肉1例,胃窦部大弯侧及后壁溃疡2例。同时还有1例假阳性患者。

3.讨论

基层医院放射科操作医师为了减少误诊、漏诊的发生,需先全面掌握钡餐造影方法及原理,以及消化系统的病理及解剖情况。所以需做好下述几个方面细节,便于降低误诊、漏诊发生率。

需做好钡餐造影前准备工作。在检查前十二小时禁食,当行钡餐造影检查,需在检查前三天提醒患者停止服用不透X线药物[2]。想要降低误诊、漏诊发生率,做好钡餐造影前准备工作极为关键。因过多的胃内滞留物,会引起假象造成误诊,遮盖病变,且钡剂在胃黏膜表面的涂抹也会受到胃内储留液过多的影响。

钡剂的配制。按照检查部位的不同,口服硫酸钡能够调成两种浓度:例如检查十二指肠球部的黏膜像、食道,胃黏膜像,需保持浓度为300~400%(克/毫升),将钡剂调成糊状。可用稀硫酸钡于小肠和结肠,观察胃的充盈像,浓度是50~100%(克/毫升)[3]。

步骤和操作方法。其一,上消化道造影。依据上述方法,先吞一口糊状粘稠钡剂,当稠钡进入胃内,用立位先观察食管;观察胃黏膜是否正常,经压迫胃壁之后,清晰的通过胃体黏膜显示出来,从胃小弯侧慢慢移向胃大弯侧;向上推挤胃体和胃窦部的大弯侧,如此将该

部粘膜清晰的显示出。在实现对黏膜像的观察之后,为了便于对胃壁的柔软度和移动度以及十二指肠球部黏膜进行观察,将少许钡剂推出幽门,俯卧位透视,可以实现对十二指肠充盈情况、胃的蠕动和胃窦部充盈像更好观察,钡剂大部分集中到胃体,因俯卧位胃内气体集中于胃底,所以可实现对胃底的双重对比像的观察,应在4~6小时中,针对幽门出现痉挛或梗阻,观察胃排空情况[4]。其二,食管。通常需做多方位透视观察,取立位透视,先观察右前斜位,之后转向左前斜位及前后位,为了便于观察食道壁扩张情况,需做呃气动作。检查食道时需观察食管的走行和边缘变化、充盈情况,之后观察黏膜像,当病变在透视时最清楚,便能够点片留记录。此次研究中,在钡餐检查72例患者的时候,异常情况均未发生。且12例患者行胃镜检查后,发现上消化道良性或恶性病变患者9例。其中,4例为慢性消化道炎症,十二指肠球后部溃疡与胃底贲门癌各1例,属于慢性胃炎合并良恶性息肉1例,胃窦部大弯侧及后壁溃疡2例。同时还有1例假阳性患者。但是需要注意,医生应当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指导患者掌握憋气方法,选择通俗易懂的话语讲清楚方法、配合要点等,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便于减少误诊、漏诊发生,促进造影检查顺利进行[5]。

综上所述,针对行上消化道造影检查的患者,采用钡餐检查,基层医院放射科诊断医师需在造影的步骤、操作方法、造影前准备、钡剂的配制等层面注意细节,全面掌握上消化道造影方法及原理,同时需密切结合临床,加强和患者的沟通,从而在影像检查中提升阳性诊断符合率,减少误诊、漏诊的发生,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刘学军,贠新泉.行上消化道钡餐造影检查胃窦部病变,内窥镜诊断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7,1(2).

[2]雷江侠.碘海醇在消化道疾病检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21):44-45.

[3]杨嘉雄.医院消化道造影检查通常选用钡剂的原因浅析[J].科技风,2018(4):30-30.

[4]孙宝滨,李雪丽,于丽,等.胃镜和气钡双重消化道造影检查诊断胃溃疡179例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49):9644-9645.

[5]周世平,孙惠杰,王绣,等.自制加压冲洗管在消化道出血患者内镜检查中的临床应用[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33(5):811-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