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科护士的心理特点和自我防护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9-19
/ 2

感染科护士的心理特点和自我防护

蒋秋

蒋秋

重庆三峡中心医院御安分院感染科重庆万州404000

摘要:通过对感染科护士工作环境和服务对象的特殊因素的分析,从护士工作的环境因素、面对工作的心理因素和服务对象的疾病特点逐一剖析。再针对以上三方面的特点从各个方面阐述自我防护措施或应注意的事项。

Psychologicalcharacteristicsandselfprotectionofnursesininfectiondepartment

Jiangqiu.(Departmentofinfectiousdiseases,YuanBranch,ChongqingThreeGorgesCentralHospital,ChongqingWanzhou404000China)

Abstract:Throughtheanalysisofthespecialfactorsoftheworkingenvironmentandtheserviceobjectsofthenursesintheinfectiousdepartment,theenvironmentalfactorsofthenurses'work,thepsychologicalfactorsfacingtheworkandthecharacteristicsofthediseasesoftheserviceobjectswereanalyzed.Then,inviewoftheabovethreecharacteristics,wewillelaborateselfprotectivemeasuresormattersneedingattentionfromallaspects.

传染病对人类健康有极大的危害,很多患者,甚至连医院的医务人员有着“谈传色变”的反应。由于传染病具有传染性,所以自然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将疾病进行扩散的[1]。感染科在医院承担着院感的重要角色,也负担着各类传染病的诊断、治疗和护理工作,因此,作为感染科的护理工作者,严格的消毒、隔离制度和管理方法是传染病护理工作的重点[2]。但由于感染科工作环境和服务对象的特殊性,感染科护士必须面临巨大的心理压力及健康危害,一定程度上,感染科护士的心理变化较为复杂,如何进行不良心理活动疏导以及如何提高自我防护能力就显得极其重要,笔者就此作以下分析。

1心理特点

1.1环境因素

提高感染科,单纯从意愿上来说,没有几个护士愿意到此科室工作。因此感染科的护理工作不但要面对面地与患者接触,对患者实施护理工作,还要指导患者、家属或其陪伴如何做好消毒和隔离工作,并对其进行预防传染病的相关宣教工作[3]。如此而来,许多护士担忧自己被传染上疾病,随时都是谨小慎微,心理上存在着极度的恐慌,造成了极大的工作压力,如此而来,心理因素也会导致差错事故的发生率,从而增加意外发生率。

1.2心理因素

由于各种压力,感染科护士容易被人歧视,其他人往往用另样的眼光去看,这样很容易让感染科护士产生自卑心理,长期下去,很容易导致她们慢慢地失去竞争意识,工作上也没上进心,反倒将自己“囚禁”在狭小的牢笼,不与外界接触,工作上麻痹大意,思想松懈。最后出现经常违反操作规程,甚至不遵守规章制度,随时可能给自己或科室带来巨大的危害[4]。

1.3病情特点

由于传染病具有发病急骤、病情危重、变化快、并发症多的特点,故感染科护理人员应以高度的责任感,密切、细致、准确地观察病情,及时发现病情变化,配合医生分秒必争地采取抢救措施,挽救患者生命[5]。又由于某些传染病具有季节性的特征,每当流行高峰患者数量增多,危重患者增加,故需在每次流行前作好充分准备,随时提高警惕,这也是作为感染科护理人员应该具备的心理素质。

2自我防护

2.1人人平等的理念

虽然我们是感染科护士,但作为医院的员工,作为护理部下属的职员,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我们应该给自己树立一个人人平等的思想观念。在工作上,我们不比任何人差,人格上,我们不比任何人低一等[6]。我们同样干的是神圣的工作,感染科护理人员是重大疾病的守护神,某种意义上也是决定医院质量的重中之重,大家付出的辛劳比其他科室的都要多,为了防治疾病以及预防疾病的扩散,大家做的一切都是为人类健康而奋斗。

2.2做好安全教育和培训

科室或者医院需要通过各种培训、学习来提高感染护理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让大家充分认识到职业危害可能带来的严重不良后果[7]。特别是新来的护士,扎实的感控基础需要不断的通过感染知识、职业暴露及相关知识的学习才能逐步实现。另外,针对各种传染病,必须掌握其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的管理,正确应用各项隔离防护技术和消毒方法,尤其应加强对专科低年资护士、实习进修人员、护工、清洁工的岗前培训,使之掌握必要的消毒隔离的相关知识与防护技术。

2.3隔离管理制度

工作中要严格按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三区的区域管理要求执行相关规章制度,按病种分室收治患者,各病室门边隔离标志醒目。以提醒医务人员、患者必须遵守的隔离规章制度,工作人员进入隔离区必须穿戴好隔离衣裤、口罩(要求12层以上)、帽子;需要照顾、接触患者的家庭成员需戴手套及外科口罩,操作前后要洗手,必要时咨询医生决定是否需要预防性应用抗病毒药物;走廊设有消毒液。门口要有消毒脚垫及门把套。

2.4探视及陪住患者的管理

传染科的组织设施、探视及陪住制度也要严格按照消毒、隔离的原则进行。患者不得擅自离开病区,不同病种的患者不得互相接触、串门,如需去其他科室检查应有医护人员陪同,并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住院传染患者不准家属陪住。

2.5病房清洁、消毒和废物的处理

病房内注意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每天要定期通风2~3次左右,每次不少于半小时。避免室内对流风,温度和湿度均要适宜。;正确处理患者使用过的毛巾、纸巾和手绢。其衣物需要用肥皂清洗,并及时晾干。衣服、被褥等纺织品应在阳光下暴晒12h以上;患者使用的餐具、衣物应单独清洗,单独使用;定期对地面、墙壁、桌椅、床、卫生间、门把手和体温计等消毒;患者的排泄物、呕吐物用固定容器盛放,稀薄的排泄物、呕吐物用漂白粉处理后再按生活垃圾处理。

2.6督察与考核

感染科的管理人员应该高度重视护理人员的督察与考核,将护理人员的职业防护工作作为管理职责的一部分。经常对护理人员进行职业损伤防护知识的宣传、教育,科室制订合理有效的防护措施,督促大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并将防护工作纳入考核内容,对违反操作规程、不自觉采取防护措施的护理人员给予必要的经济处罚,以促使大家在工作中主动采取自护措施,减少感染机会[8]。

2.7情绪及健康管理

感染护士应随时保持乐观的情绪,在高危环境中工作,我们均应注意饮食结构,调整心态。工作之余要加强体育锻炼,增强自身抵抗力。

3体会

作为一名感染科护士,除了要做好以上的自我防护外,还应定期进行医院组织的职工体检,只有做好预防工作,才不怕受到任何外界的侵害。同时还要做好带菌检查和预防接种工作,只有做好此项工作,才可以减少传染病的发生及流行,甚至可以达到控制和消灭传染病的目的,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心理才能应对每一类传染病,才能有健康的身体迎接美好的工作和生活。

参考文献:

[1]童书蓉,党桂宁.临床护士职业暴露现状分析与防护对策[J].护理管理杂志,2016,16(1):45-46.

[2]郭欣,施雁.实习护士职业损伤情况及自我防护现状[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5,32(3):31-33.

[3]李姝瑛.新时期传染科护士的职业危害及防护[J].中国保健营养,2017,27(1):25.

[4]王祖萍,杜惠玲,张捷等.护士分层管理对感染科护理质量及护士心理、行为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6,35(19):2712-2714.

[5]邓广肖.手术室护士血源性职业暴露防护研究进展[J].齐鲁护理杂志,2015,21(4):48-50.

[6]白玉花.对于感染科护士自身损伤的高危因素及防护措施的总结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25):317-317.D

[7]彭玲莉,徐金蓉.浅谈感染科护士的职业危害防护措施体会[J].饮食保健,2017,4(7):165-166.

[8]李洪华,宋芸.浅谈感染科护士职业危害防护措施的体会[J].医学信息,2016,29(6):32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