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肋软骨炎临床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3

针灸治疗肋软骨炎临床观察

时香雄

天津市武清区中医医院301700

摘要:肋软骨炎是一类以反复发作的胸部疼痛为主要症状的疾病,因其易迁延复发的特性,安全有效、降低治疗产生的不良反应是临床治疗的主要原则,目前常用的治疗方式有药物内服、中药外敷、艾灸、针刺、针刀等,现结合相关文献与临床经验就针法与灸法在肋软骨炎治疗中的效果与优势进行研究分析,为临床肋软骨炎的针灸治疗提供部分思路。

关键词:针灸;肋软骨炎;临床效果

肋软骨炎是主要发生在肋软骨与肋骨交界处的炎症反应性疾病[1],又称胸壁综合征、泰齐病,在中医属“胸痹”范畴,临床常见有化脓性与非化脓性两种类型,主要以胸部疼痛,尤其是第二至第四肋间疼痛为主要症状,伴或不伴肿胀[2],本病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季节差异,冬季较为高发,加之其易反复发作的特性,临床治疗的难度较大,尚欠缺完全治愈的办法。肋软骨炎的发生多与感染、慢性损伤等因素有关[3]。药物控制是本病最为常见的治疗方式,多采用联合用药或辅助外敷、针灸等联合治疗的方式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在中医理念中,肋软骨炎患者胸痛的主要原因与气血亏虚、正气不足、气滞血瘀、肝气郁结等相关[4],针灸通过针刺与灸法能够起到行气、活血、化瘀的功效,在解除本病临床症状方面具有显著疗效,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低,现结合针灸治疗的相关经验与文献报道,探讨其在本病治疗中的效果与优势,具体如下。

1肋软骨炎的诊断与鉴别

肋软骨炎的主要症状为程度不一的胸部疼痛,在活动、咳嗽、深呼吸时加剧,可向背部放射,患者多有感染或损伤史,胸部疼痛区域或伴有持续性肿胀[5],临床诊断多有赖于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诊断,其中胸部X线多表现局部骨质破坏,CT检查多提示患处软组织肿胀伴积液,软骨组织破坏等。患者入院后须在完整询问病史的前提下,完善各项检查,以排除心肺病变、乳房疾病、骨髓病变等,提高确诊率。

2肋软骨炎的药物治疗

肋软骨炎的发生与急慢性损伤、病毒感染相关,伴有无菌性炎症反应,因而临床治疗以消炎止痛为主要治则,非甾体类消炎药较为常用,邵立新[6]等对48例非特异性肋软骨炎患者给予消炎痛为主要治疗药物,对伴有急性疼痛患者实施局部热敷及理疗,治疗无效或效果不显著者联合强的松给药治疗,结果显示,75%的患者能够在消炎痛联合外敷的基础治疗中获得较好的疗效,剩余25%的患者在联合使用强的松7天后胸部疼痛症状均消失。中医认为肋软骨炎的主要病因为肝气郁结,因而临床治则多以解郁疏肝为主,彭俊铭[2]对100例肋软骨炎患者实施了中药内服外敷治疗,其中内服方为柴胡疏肝汤,以当归、白芍、白术、柴胡等为主入药,外敷方为双柏散,主要成分为大黄、侧柏、黄柏等,结果显示两者联合应用的症状解除率达100%。也有研究对肋软骨炎患者单一给予外敷治疗,如消肿止痛贴、七厘散等,均获得较好的疗效[7]。郑钢[8]等对80例气血亏虚型肋软骨炎患者实施了中药内服联合利多卡因封闭治疗,其中内服方的主要组分为党参、白术、当归、陈皮、甘草、茯苓等,具有良好的调经和血、利水理气、平肝祛风的功效,结果显示两者联合应用的治疗效率达95%,效果显著。孙晓涛[9]对54例确诊肋软骨炎的患者实施了为期7~28天的复元活血汤加减治疗,结果显示治疗有效率为88.9%,肯定了中医在本病中的治疗价值。

3肋软骨炎的针刺治疗

针刺应用于肋软骨炎的治疗是目前临床常用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通过对病变部位配合相关腧穴的针刺,能够达到较好的行气活血、消炎化瘀的功效。王峰[3]等以64例非特异性肋软骨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实施针刺治疗,选取阿是穴实施1寸毫针短刺输刺治疗,治疗总有效率达100%,其中6个月内未复发者达87.57%,此次研究中有部分患者是在中药内服联合理疗治疗无效或易复发的情况下,实施针刺治疗,效果显著。因本病病灶位于肋软骨,在进行针刺阿是穴时须避免损伤胸膜及周围器官,在进行输刺时针尖的移动范围须严格控制。文欣如[4]等对7例非化脓性肋软骨炎患者实施了浮针治疗,选取阿是穴、肝俞、膻中、太冲等腧穴,以20°左右的角度进针,距疼痛部位2cm左右时做快速提插得起,同时留针12h左右,提高疗效,结果显示持续治疗7天的有效率达85.71%。林仕彬[10]为38例非特异性肋软骨炎患者实施了针刺阿是穴及阿是穴四周的治疗,捻转得气后留针20min同时辅以局部艾灸,结果显示治疗有效率及疼痛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常规药物治疗,此次研究中以疼痛区域为针刺部位,实施扬刺法,通常一个阿是穴辅以四个周围针刺点,提高了针刺效果,联合艾灸的温经活血功效,能够显著提高症状改善率。

除针刺阿是穴外,经筋针刺也是较为常见的针刺方法,经筋始载于《灵枢》,经筋为人体十二经脉之气的汇聚体系[11],肋软骨炎的发病部位为肋软骨与肋骨,可向乳部、背部放射,故而多选取经季肋的足少阳经筋,针刺足少阳经筋具有良好的行气散结消肿的功效,能够显著缓解相应部位的肿痛。本病的发生于肝脏功能相关,足太阳经筋中有肝俞经筋点,同时还支配者经肋间、胸壁及背部的感觉分支,适用于肋软骨炎中肋软骨疼痛,向背部放射的症状,通过相应经筋针刺能够达到行气活血的功效。郑凯[12]等对50例非特异性肋软骨炎在随机分组的基础上分别患者实施了常规西药内服与经筋针刺治疗,选取肝俞次、膈俞次、腹哀次、天溪次等,进行经筋点针刺治疗,提插捻转得气并留针20min左右,连续治疗14d,结果显示经筋针刺治疗的有效率为96%,相较于常规西医治疗的80%的有效率,经筋针刺治疗在疗效与安全性方面均具有突出价值。

针刺阿是穴与经筋外,部分腧穴如尺泽、手三里、阳陵泉、曲泽等在临床诊疗中也较为常见。李磊[13]等为200例因肋软骨炎、胸壁软组织挫伤等原因导致的胸胁疼痛患者实施了针刺治疗,选取尺泽、曲泽、内关等腧穴,以2寸毫针深刺,间断行针,连续治疗7天,结果显示56例因肋软骨炎导致的胸胁疼痛患者的的治疗有效率达89.3%。胸胁疼痛的主要原因与气滞血瘀、脏腑失养相关,通过尺泽、曲泽、内关等腧穴的针刺,能够达到较好的散滞通络的功效[14]。喻超[15]为35例肋软骨炎患者实施了针刺治疗,选取阳陵泉、尺泽、手三里、太冲等腧穴,采用平补平泻法行针,连续治疗3天后胸痛症状改善率为100%,且其中有68.6%的患者在治疗1个月及以上未复发,效果较为稳定。阳陵泉是筋会,具有良好的舒筋活血的功效,太冲则在疏肝止痛方面有显著疗效。李丽萍[16]为一例非化脓性肋软骨炎患者,在非甾体类消炎药治疗2周无效的情况下,实施了膻中、神封、列缺等腧穴平补平泻针刺治疗,结果显示在连续治疗3天后相关症状显著改善,连续治疗一周后胸痛症状彻底解除,其中针刺神封具有良好的散瘀止痛的功效。

4肋软骨炎的灸法治疗

灸法在肋软骨炎的治疗中较为常见的是艾灸治疗,多联合针刺治疗以提高活血功效。何彩云[17]等为40例非特异性肋软骨炎患者实施了针刺联合艾灸治疗,在针刺得气后留针直至2cm左右的艾条燃尽,须注意保持艾条与皮肤的距离,以局部温热为宜,避免灼伤皮肤,在治疗5天后治疗有效率达92.5%。王艳梅[18]等以68例以前胸疼痛伴局部肿胀为主要症状的肋软骨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在随机分组后分别给予消肿止痛西药内服、针刺联合艾灸治疗,其中针刺选取阿是穴、膻中、心俞等,于疼痛点进行艾灸,直至局部皮肤红晕,针刺治疗为每日一次,艾灸采用隔日一次,连续治疗两个疗程,结果显示针刺辅助艾灸的治疗有效率为76.4%,显著优于医药治疗。

5讨论

肋软骨炎是一种累及胸骨、肋软骨的炎症疾病,病因尚未完全明确,尤以胸部术后、过度劳累者、外伤史者高发,有研究认为本病的发生还与机体内部免疫系统或内分泌功能状态相关[19],以前胸部疼痛伴肿胀为主要表现,中医理念认为本病为外邪侵袭、肝郁气滞、血瘀脉阻等导致,临床基本治则为活血化瘀。药物治疗是本病最为基本的治疗方法,有消炎止痛的西药、活血通络的中药,随着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发展,中西医联合治疗在本病中的应用也愈发广泛。针灸治疗在本病临床诊疗也较常应用,多辅助药物治疗或在药物治疗无效时应用,针刺联合艾灸治疗能够起到化瘀止痛、温经通络的功效,在《名医别录》中载有“艾味苦,无毒,主灸百病”,由此可见艾灸治疗用途广泛且安全。

肋软骨炎是一种病程长、易反复发作的疾病,可由多种因素诱发,实施针灸治疗是一种适用范围广、便于操作、安全无毒副反应的方法,对疼痛部位及相关腧穴实施针刺联合艾灸,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及相关经络,改善炎症反应,解除临床症状。目前已有大量研究证实了本方法的有效性,同时也证实了针灸治疗在减少复发方面的积极效用,预后较好,在临床诊疗中深入研究并推广的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1]杨继涛.中西医结合治疗肋软骨炎的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2015,3(9):121,123.

[2]彭俊铭.柴胡舒肝汤联合外敷治疗肋软骨炎[J].北方药学,2016,13(2):49.

[3]王峰,高红涛,姬锋养,等.短刺输刺法治疗非特异性肋软骨炎[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7,29(3):41.

[4]文欣如,但昭君,李永坡,等.浮针治疗瘀滞型非化脓性肋软骨炎7例[J].河南中医,2012,32(11):1529.

[5]邹本贵.中国骨伤科学[M].科学出版社,2002,12.

[6]邵立新,袁军.非特异性肋软骨炎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探讨[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4):151-152.

[7]寇建锋,马鹏飞,刘永,等.奇正消痛贴膏外敷治疗肋软骨炎33例临床观察[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4,5(2):244.

[8]郑钢,李菁.复元活血汤合八珍汤联合利多卡因封闭治疗气血亏虚型肋软骨炎的临床效果研究[J].内蒙古中医药,2017,9(17):30-31.

[9]孙晓涛.复元活血汤加减治疗肋软骨炎的疗效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104):146.

[10]林仕彬.针刺为主治疗非特异性肋软骨炎38例[J].中医外治杂志,2013,22(3):26.

[11]雷龙鸣,韦英才.试论经筋理论对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指导意义[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0,25(9):1384-1386.

[12]郑凯,董宝强,王芳玉,等.经筋针刺疗法治疗非特异性肋软骨炎疗效观察[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6,34(6):1489-1491.

[13]李磊,赵淑婕.针刺治疗胁痛200例临床疗效观察[J].亚太传统医药,2015,11(9):66-67.

[14]许永胜,孟子琪,张玲玲,等.针灸治疗胁痛选穴探寻[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41(5):117-119.

[15]喻超.针刺治疗肋软骨炎35例[J].中国针灸,2013,33(10):870.

[16]李丽萍.针灸治疗非化脓性肋软骨炎一例[J].实用医技杂志,2013,20(6):696.

[17]何彩云,彭玉琳.针刺联合温针灸治疗非特异性肋软骨炎40例临床观察[J].浙江中医杂志,2016,51(6):445.

[18]王艳梅,王慧珍.针刺加艾灸治疗慢性肋软骨炎临床观察[J].军事医学,2015,39(9):728.

[19]李冠麟.药灸治疗肋软骨炎36例疗效观察[J].国医论坛,2013,28(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