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巴胺联合硝普钠治疗中重度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多巴胺联合硝普钠治疗中重度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方志天

万年县中医院江西上饶335500

摘要:目的观察多巴胺联合硝普钠治疗中重度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3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中重度心力衰竭患者64例,按抽签顺序分为两组,各32例。所有患者均进行基础治疗,对照组实施硝普钠治疗,研究组采用多巴胺联合硝普钠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6.9%)较对照组(65.6%)明显升高,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均无较严重不良反应出现,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中重度心力衰竭患者实施多巴胺联合硝普钠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临床疗效,且不产生严重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多巴胺;硝普钠;重度心力衰竭;疗效

心力衰竭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疾病,是心脏疾病终末期的临床表现。虽然近几年心力衰竭患者死亡率明显降低,但死亡率仍位于较高水平[1]。多巴胺是一种β受体激动剂,硝普钠是一种周围血管扩张剂,均可有效治疗心力衰竭。本研究将我院64例中重度心力衰竭患者分组进行硝普钠和多巴胺联合硝普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具体信息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对象为2015年2月-2016年3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64例中重度心力衰竭患者,入院后给予患者心电图、心脏彩超等检查并对患者病史进行询问,确保所有患者均符合纽约心脏协会制定的诊断标准[2],且病程均不低于3年。同时对急性心力衰竭、严重瓣膜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及肝肾功能严重不全的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排除。按抽签顺序分为两组,各32例。对照组:男18例,女14例;年龄57-84岁,平均年龄(74.7±2.6)岁;18例心功能Ⅲ级,14例心功能Ⅳ级;研究组:男17例,女15例;年龄57-80岁,平均年龄(74.3±2.7)岁;16例心功能Ⅲ级,16例心功能Ⅳ级。统计学分析对照组与研究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均无明显差异(P>0.05),可比较。

1.2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进行纠正诱因治疗,例如:各类出血、感染、肝肾损伤及肺部损伤等。同时对症状较为严重的患者给予常规吸氧,并对所有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对照组在上述基础上实施硝普钠(广东众生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93909)治疗,泵入5ug/(kg·min)的硝普钠,并对剂量进行适时调整,确保血压不低于90/60mmHg。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实施多巴胺(吉林津升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0214)联合硝普钠治疗,期初泵入2ug/(kg·min)多巴胺,之后泵入5ug/(kg·min)的硝普钠,可对剂量进行适当调整,保证血压高于90/60mmHg。两组患者均进行为期7d的治疗。

1.3评价指标

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心功能疗效。显效:心力衰竭得到有效控制或心功能提高大于2级;有效:心功能提高1级,且不满足2级;无效:心功能提高不到1级或病情恶化,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32×100%。同时对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进行观察。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9.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用百分数(%)表示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1。

2.2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两组患者均未出现较明显的不良反应,差异不显著(P>0.05)。

3讨论

随着老龄化人口数量增多,心力衰竭患者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且心力衰竭已成为造成老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3]。正性肌力药、血管扩张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利尿剂及β2受体阻滞剂等为我国治疗心力衰竭的主要临床药物[4]。

在本研究中,研究组患者临床疗效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显著(P<0.05),表明多巴胺联合硝普钠治疗可有效提高中重度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有助于改善患者临床体征。分析其原因为硝普钠是一种血管扩张剂,且药效强,速度快[5];硝普钠直接扩张静脉,有助于左、右心室前负荷降低,缓解肺充血,进而对左心室的压力和容量进行减少;此外,硝普钠有助于周围动脉阻力的降低,进而减少左心室容量,并对室壁压力进行减轻,进一步减少心肌耗氧量[6]。多巴胺是一种与茶酚胺相似的制剂,少剂量的多巴胺可通过兴奋多巴胺DA1受体,对肠系膜、肾脏、大脑血管床和冠状动脉的血流量进行增加。中等剂量的多巴胺具有兴奋肾上腺素α、β受体的作用,同时具有较明显的正性肌力作用,且有助于支气管平滑肌痉挛作用的解除[7]。两种药物协调作用,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提高治疗效果。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均未产生较明显的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P>0.05),表明对中重度心力衰竭患者实施多巴胺联合硝普钠治疗,无明显不良反应产生,安全性高。原因为硝普钠对静脉和动脉平滑肌均有直接扩张作用,但对子宫、十二指肠或心肌的收缩不造成影响;多巴胺在体内为合成去甲肾上腺素及肾上腺素的前体物,作用于外周交感神经、中枢神经和神经节系统,为中枢神经递质之一,外周作用为主要表现[8]。因此,两种药物均无不良反应产生。

综上所述,对中重度心力衰竭患者实施多巴胺联合硝普钠治疗,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临床体征,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房志栋,刘娴,师敏,等.多巴胺联合硝普钠治疗心梗后左心衰的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3(22):32-33.

[2]陈波,赖晓惠,邓凡志.硝普钠与多巴胺注射液联合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评价[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34):74-75.

[3]胡光振,曹汝坤.持续泵入多巴胺联合硝普钠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临床分析[J].转化医学电子杂志,2015,2(09):14-15.

[4]王学芳,郭松.硝普钠联合多巴胺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观察[J].中国民康医学,2015,27(19):50-51.

[5]李桂兰.硝普钠联合小剂量多巴胺治疗心衰的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03):119.

[6]王利红.多巴胺联合硝普钠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效果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4,21(20):82-84.

[7]肖桂凤,齐宏亮.多巴胺联合硝普钠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分析与药学监护[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3,30(03):291-292.

[8]米日古丽·吾木哈斯木,安尼瓦尔·库尔班.硝普钠联合多巴胺治疗心力衰竭临床观察[J].中国循环杂志,2013,28(03):215-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