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在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1

血清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在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

黄海张苗

深圳市龙华区人民医院广东深圳518109

摘要:目的:探讨感染性疾病的检验指标中血清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对其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50例健康体检正常者、50例病毒感染性疾病患者和50例细菌感染性疾病患者,检测其血清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对比其检测结果。结果:三组的C反应蛋白水平从高到低依次为细菌感染组、病毒感染组、健康组;三组的血清降钙素原水平从高到低依次为细菌感染组、健康组、病毒感染组。结论:感染性疾病的检验指标中血清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对其的诊断价值较高,且血清降钙素原还对感染性疾病的类型有判定作用。

关键词: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感染性疾病

感染性疾病多因机体在免疫力低下时被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侵袭所引起,但感染性疾病早期常无明显症状,且不同类型的感染性疾病的治疗方法不同,所以临床诊断感染性疾病时要及时并准确诊断,才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临床诊断感染性疾病常参照C反应蛋白、血清降钙素原及血常规中的白细胞等检验指标,其中血清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对感染引起的炎症的敏感性都很高,尤其是血清降钙素原。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从2017年1月—2017年12月来我院就诊或体检的人中选取50例健康体检正常者、50例病毒感染性疾病患者和50例细菌感染性疾病患者。

2.方法

将选取的150例受检者分为细菌感染组、病毒感染组和健康组,在清晨抽取三组受检者的静脉血,用免疫比浊法测定其C反应蛋白水平,用免疫层析法测定其血清降钙素原。

3.统计学方法

用SPSS19.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若P<0.05,则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表1三组血清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水平(`X±S)

注:三组的血清降钙素原水平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组与病毒感染组、细菌性感染组的C反应蛋白水平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三、讨论

1.血清降钙素原检测对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价值

由表1可以发现,三组的血清降钙素原水平相比较,健康组高于病毒感染组,细菌感染组高于病毒感染组,细菌感染组又高于健康组,且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血清降钙素原能够用于诊断病毒感染性疾病,且对细菌感染性疾病有诊断价值,还能用于区分病毒感染性疾病和细菌感染性疾病。这是主要是因为当人体出现细菌性感染时,细菌及其产生的内毒素会刺激细胞分泌细胞抑制因子,而细胞抑制因子会阻碍血清降钙素原的分解,使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升高;随着感染的加重,降钙素的mRNA转录表达呈递增状态,其表达速度远高于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等炎性细胞因子,使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快速升高;感染得到控制后降钙素的mRNA表达也随之下降,使血清降钙素原水平逐渐恢复正常;当人体发生自身免疫性疾病和病毒感染炎性反应时,降钙素mRNA的转录反而会受到抑制,使血清降钙素原水平降低。此外,血清降钙素原的半衰期较长,能够在体内持续存在25~30小时,且其分泌与其他激素的分泌互不影响,稳定性较好,有利于提高检验的准确度。总之,血清降钙素原对感染引起的炎症敏感性高、对病情变化的反映速度快、干扰因素少,且对细菌性感染和病毒性感染的反应不同,对感染性疾病有很高的诊断价值。

2.C反应蛋白检测对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价值

由表1可以发现,病毒感染组和细菌感染组的C反应蛋白水平均高于健康组,且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C反应蛋白对感染性疾病有诊断价值。这主要是因为C反应蛋白能够与肺炎链球菌C-多糖反应形成复合物,对炎症反应的敏感性很高,而感染必然会引起炎症反应,使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升高。值得注意的是,C反应蛋白的特异性较低,不仅感染会引起其水平升高,发生创伤、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和急性排斥反应时其水平也会升高。也就是说,只要有炎症反应发生,C反应蛋白的水平就会升高。因此,C反应蛋白诊断感染性疾病必须有其他临床依据辅助。

综上所述,C反应蛋白和血清降钙素原对感染性疾病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尤其是血清降钙素原,不仅能够用于诊断感染性疾病,还能区分感染性疾病的类型。相对而言,C反应蛋白的敏感性较高而特异性较差,无法区分感染性疾病和其他疾病引起的炎症反应,但其对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价值仍不可忽视。二者联合应用,可以互相佐证,提高感染性疾病诊断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参考文献:

[1]杜翠霞.C反应蛋白和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在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2,20(08):1366-1367.

[2]盈丽霞.检测C反应蛋白和血清降钙素原在诊断感染性疾病中的价值[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36(16):2409-2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