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抗青光眼手术治疗持续性高眼压性青光眼的临床效果于咏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7-17
/ 3

浅析抗青光眼手术治疗持续性高眼压性青光眼的临床效果于咏丽

于咏丽

黑龙江省七台河市人民医院154600

摘要:目的探讨用抗青光眼手术治疗持续性高眼压性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方便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该院住院时采取抗青光眼手术治疗131例青光眼患者,根据用药后眼压情况将其分为研究组(76例,用药后眼压均在40mmHg以上,即持续性高眼压)和对照组(56例,用药后眼压均在40mmHg以下),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滤过泡分型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2.9%)与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0.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其滤过泡分型和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0.0%)明显高于对照组(19.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抗青光眼手术对持续性高眼压患者进行治疗其临床效果与治疗普通性青光眼具有相同,然而持续性高眼压患者更易发生术后并发症,因此需在权衡利弊后合理选取手术治疗持续性高眼压青光眼。

关键词:持续性高眼压;青光眼;抗青光眼手术;临床效果;差异

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clinicaleffectofantiglaucomasurgeryforpersistentocularhypertensionglaucoma.Methods131glaucomapatientsweretreatedwithantiglaucomasurgeryinthehospitalfromJanuary2013toJanuary2015.Theintraocularpressurewaspidedintoastudygroup(76cases,theintraocularpressurewasabove40mmHg,thatis,persistenthighintraocularpressure)andthecontrolgroup(56caseswithintraocularpressurebelow40mmHgaftermedication).Theclinicalefficacy,thetypeoffilteringblebandtheincidenceofpostoperativecomplicationswerecomparedbetweenthetwogroups.Resultsthetotaleffectiverateofclinicaltreatmentinthestudygroup(92.9%)wasnot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0.05)withthetotaleffectiverate(90.8%)inthecontrolgroup(90.8%),andtherewasnosignificantdifferencebetweenthepatientsinthestudygroupandthecontrolgroup(P>0.05),andtheincidenceofpostoperativecomplicationsinthestudygroupwas50%(50%).Itwassignificantlyhigherthanthatinthecontrolgroup(19.6%),andthedifferencebetweenthetwogroupswas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theclinicaleffectofantiglaucomasurgeryforpatientswithpersistenthighintraocularpressureisthesameasthatofcommonglaucoma.However,thepatientswithpersistenthighintraocularpressurearemorelikelytohavepostoperativecomplications.Therefore,itisnecessarytochoosesurgicaltreatmentforpersistenthighintraocularglaucomaafterweighingtheadvantagesanddisadvantages.

[Keywords]persistenthighintraocularpressure;glaucoma;antiglaucomasurgery;clinicaleffect;difference.

早前临床学者们普遍认为抗青光眼手术仅仅对眼内压力低于21mmHg的普通型青光眼患者进行治疗,对于眼内压力在40mmHg以上的持续性高眼压型青光眼患者采取抗青光眼手术治疗不但临床治疗效果不理想,且较易出现术后并发症。然而也有临床学者持不同意见,认为采用抗青光眼手术治疗持续性高眼压型青光眼患者其临床效果较佳[1]。该文方便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该院住院时采取抗青光眼手术治疗131例青光眼患者作为探讨对象,比较抗青光眼手术治疗不同类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旨在为临床治疗青光眼提供参考依据,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方便选取在该院住院时采取抗青光眼手术治疗131例青光眼患者作为探讨对象,根据用药后眼压情况将其分为研究组(用药后眼压均在40mmHg以上,即持续性高眼压,76例)和对照组(用药后眼压均在40mmHg以下,56例)。研究组患者均属于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在使用降眼内压力药物之后以及手术治疗之前依然不能有效控制眼压,研究组患者中男性患者44例,女性患者32例,年龄分布在15~85岁,平均年龄为(55.0±4.7)岁,,病程时长为1~10d,平均发病时长为(3.1±2.7)d;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35例,女性患者21例,年龄分布在12~84岁,平均年龄为(53.9±4.2)岁,发病时长为1~8d,平均发病时长为(3.7±2.1)d。两组患者在上述指标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所有患者在手术治疗前均使用降眼压药物,使得其眼内压力维持在正常水平。研究组患者经降眼内压力药物治疗后其眼内压力维持在38~75mmHg,平均眼内压力位(48.0±1.7)mmHg;对照组患者经降眼内压力药物治疗后其眼内压力维持在13~37.8mmHg,平均眼内压力位(30.0±1.1)mmHg。两组患者均行抗青光眼手术治疗,具体操作步骤如下:术前予以充分麻醉,同时术前2h内予以0.5g醋氮酰胺口服,术前30min使用250mL20%甘露醇快速静滴,在显微镜指导下采取小梁切除术,手术中根据患者具体情况使用丝裂霉素,手术后为减轻眼内炎症反应,使用地塞米松注射液0.5mL结膜下注射,并予以短效扩瞳药物;根据患者术后眼内压力稳定性、滤过泡形态功能、前房形成等情况对缝线的松紧程度予以调节;术后14d予以拆除缝线。

1.3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滤过泡分型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临床治疗效果评价标准包括显效、有效和无效;显效指患者手术治疗后在不予以降眼内压药物眼内压力维持在正常范围内;有效指患者经手术治疗后,患者未使用降眼内压力药物时其眼内压力<20mmHg;无效指经手术治疗后,患者未使用降眼内压力药物时其眼内压力>20mmHg,总有效率为显效率和有效率之和[2]。

1.4统计方法

采用SPPS18.0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滤过泡分型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上述数据均采用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与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滤过泡分型比较

研究组患者术后其滤过泡分型和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包括浅前房眼10例、虹膜炎症24例、前房积血4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0.0%,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包括浅前房眼3例、虹膜炎症6例、前房积血2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9.6%,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12.7298,P=0.0004)。

3讨论

青光眼是临床眼科较为常见的一种致盲性眼睛疾病,该病主要是因患者劳累过度、饮食不洁、睡眠不足,导致眼内压力调节中枢功能障碍,引起眼内压力升高[3]。青光眼患者在压力上具有较大差异,多数临床学者认为需将眼内压力维持在正常水平后可确保手术治疗效果,然而由于临床实际过程中多数患者在使用降低眼内压力药物后,其眼内压不能维持在正常水平,而不及时有效进行手术治疗,将会引起患者视野缺损、视力下降,严重患者将发生失明[4-5]。临床上对于青光眼患者主要采取抗青光眼治疗,但是有文献报道,当患者眼内压>40mmHg时采取抗青光眼手术治疗临床治疗效果不理想[6]。然而也有文献报道,采用抗青光眼手术治疗持续性高眼压型青光眼患者其临床效果较佳[7]。

该文选取2013年月—2015年1月在该院住院时采取抗青光眼手术治疗131例青光眼患者作为探讨对象,同时根据用药后眼压情况将其分为研究组(用药后眼压均在40mmHg以上,即持续性高眼压)和对照组(用药后眼压均在40mmHg以下),并比较抗青光眼手术治疗不同类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2.9%)与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0.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0.0%)明显高于对照组(19.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抗青光眼手术在治疗持续性高眼内压性青光眼患者后具有较高的并发症。瞿明超[8]研究报道,抗青光眼手术在治疗普通型青光眼(93.8%)和持续性高眼内压青光眼(92.7%)时其临床治疗效果相当,但是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研究组36.6%vs.对照组15.6%)明显升高,该研究结果与该研究结果相类似。

综上所述,采用抗青光眼手术对持续性高眼压患者进行治疗其临床效果与治疗普通性青光眼具有相同,然而持续性高眼压患者更易发生术后并发症,因此在权衡利弊后合理选取手术治疗持续性高眼压青光眼。

参考文献:

[1]赵晓芳.持续性高眼压青光眼41例的抗青光眼手术疗效[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12):139-140.

[2]冯桂强.青光眼白内障四联手术治疗极浅前房持续性高眼压[J].国际眼科杂志,2014,14(2):282-286.

[3]唐海华,陶怿泉,高铭.持续性高眼压青光眼的抗青光眼手术疗效观察[J].江西医药,2012,47(10):917-918.

[4]陈世沛.持续性高眼压青光眼的抗青光眼手术治疗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3,17(23):3012-3013.

[5]宋传英.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持续性高眼压的手术治疗[J].国际眼科杂志,2012,12(4):803.

[6]张玲.持续性高眼压青光眼行小梁切除术的疗效观察[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32(12):49-50.

[7]周吕琴.持续性高眼压青光眼抗青光眼手术的疗效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27(6):779-780.

[8]瞿明超.两种手术方法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高眼压的比较[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15):219-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