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管理对护理质量控制的作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3-13
/ 2

品管圈管理对护理质量控制的作用分析

刘艳珍

邵阳市第二人民医院脑四科湖南邵阳422000

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管理对护理质量控制的作用。方法:于2017年1月到2017年6月间择本科室30例护理人员进行研究,按管理模式分为常规组(n=15)和品管圈组(n=15),对常规组护理人员实施常规管理,对品管圈组护理人员实施品管圈管理,分析总结两种管理模式下护理人员护理质量状况。结果:品管圈组护理人员被投诉率6.7%较常规组46.7%明显降低,品管圈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7.5%较常规组80.0%明显升高(P<0.05);品管圈组护理人员综合素质评分较常规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品管圈管理可改善护理质量控制效果。

关键词:品管圈管理;护理质量;护理人员

护理人员是为患者实施医疗护理服务的重要人群,护理人员日常工作内容较多且较为复杂,且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还直接关系患者医疗活动安全性、有效性。目前就医人员增多,护理人员工作量明显增大,不良护理事件增多使得护患之间纠纷较多,影响正常医疗活动进行。不断提升护理质量,创建和谐的护患关系是目前临床护理管理的重点。品管圈是当前质量管理的新型方式。本科在护理管理中,对15例护理人员实施了品管圈管理,现将管理效果行回顾性总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于2017年1月到2017年6月间择本科室30例护理人员进行研究,按管理模式分为常规组(n=15)和品管圈组(n=15),常规组护理人员年龄跨度20-41岁,平均年龄30.5岁(s=7.3);职称:主管护师4例,护师5例,护士6例;学历:本科及以上4例,高专4例,中专7例;品管圈组护理人员年龄跨度20-40岁,平均年龄30.4岁(s=7.2);职称:主管护师4例,护师4例,护士7例;学历:本科及以上3例,高专5例,中专7例。常规组与品管圈组护理人员一般基线资料独立样本检测结果符合对比研究标准,P>0.05。

纳入标准:女性护理人员;自愿配合研究过程护理人员。

1.2方法

对常规组护理人员实施常规管理,按科室原有制度实施管理,由科室护士长及组长直接为护理人员分配护理工作。

对品管圈组护理人员实施品管圈管理:①成立品管圈:将15例护理人员分为3组,每组5人,保证每组护理人员护理水平及能力相当,实施新老结合方式分组。在每组中选择1例护理人员作为圈长,由圈长负责对护理人员实施品管圈管理相关知识和内容培训,提升护理人员整体认知。②确定主题:在小组内实施头脑风暴法,总结出当前科室护理现状、存在的护理问题,制定出品管圈主题,保证主题具有针对性,本次研究主题设置为改善护理质量。③制定活动计划:由小组成员对患者进行调查,了解患者护理需求,通过小组讨论确定临床护理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出问题出现的原因,并制定出针对性护理质量改进策略,随后将改进策略进行试行,试行后再次实施小组讨论及分析,再次总结改进策略,并在科室中实施反复试行及改进、调整。策略改进过程需以患者需求为基础,保证护理过程中患者具备良好依从性。④活动开展:在科室中施行改进策略,改进护理人员排班制度、管理制度、培训制度、职位晋升制度,为护理人员提供合理奖惩制度等;护理人员对患者护理时,加强对患者心理、生活、饮食、用药、健康宣教等各个方面优化护理,为患者提供针对性护理干预,并通过问卷及时获得患者反馈,及时调整干预内容。⑤定期会议:采取1周1次阶段性会议对品管圈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及改进策略实施效果进行总结,在会议中,每位圈员需发表自身感受、建议,并对品管圈管理实施效果实施总结,制定下一阶段持续改进目标;1月/次搜集患者投诉状况,并根据圈员护理质量状况实施针对性奖惩[1]。

1.3观察指标

①分析总结两种管理模式下护理人员被投诉状况。

②分析总结两种管理模式下患者满意度状况。每组随机抽取被护理的80例患者实施调查,问卷调查内容包括:护理内容、服务态度、服务意识、操作水平等,总分0-100分,以评分>80分表示满意,评分60-80分表示基本满意,评分<60分表示不满意[2]。

③分析对比护理人员综合素质状况,评价内容包括沟通协调、团队协作、责任心、自信心、解决问题能力、护理积极性,每项0-10分,总分60分。

1.4数据统计

用SPSS20.0软件处理,用率表示被投诉率、患者护理满意度,X2检验,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综合素质,t检验。P<0.05表示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种管理模式下护理人员被投诉状况分析

品管圈组护理人员被投诉1例,常规组护理人员被投诉7例。品管圈组护理人员被投诉率6.7%较常规组46.7%明显降低,X2=6.136,P=0.013。

2.2两种管理模式下患者满意度状况分析

品管圈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较常规组明显升高(P<0.05),详见下表1。

2.3护理人员综合素质状况

品管圈组护理人员综合素质评分(52.1±2.5)分较常规组(40.3±4.6)分明显升高,t=8.729,P=0.000。

3讨论

当前人类生活水平及物质需求提升,人们对于护理质量要求也逐渐升高。护理人员护理质量是影响患者治疗效果及治疗安全性的重要因素,在当前竞争激烈的医疗环境下不断完善护理管理制度,提升护理管理质量,改善护理人员整体护理水平及质量是目前临床关注的重点。

品管圈最早由美国Deming教授于1950年在统计方法课程中提出,该管理方式是通过相同、相近、互补人员自发组成小圈团体,通过互相协作、集思广益方式来解决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3]。本次研究中品管圈组护理人员被投诉率6.7%较常规组46.7%明显降低,在张艳莉[4]的相关研究中也提出品管圈可降低手术室器械管理不良事件,提升整体护理质量。品管圈管理优势较多,包括以下几点:①实施品管圈管理时,护理人员可明确护理目标、护理内容、护理中存在的问题,便于每位护理人员均能积极参与管理活动,便于护理人员自身护理水平及综合素养的提升;②实施品管圈管理时护理人员定期实施圈内讨论,使得护理人员之间配合度、协作能力提升,可提升护理人员之间团队协作精神,提升护理人员团队意识。③品管圈管理可及时了解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及不足,提升护理活动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可及时满足患者需求,便于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④品管圈管理中定期对护理管理效果实施评价,并给予护理人员针对性奖惩,可提升护理人员责任心,进一步提升护理效果,减少投诉率,缓解护患关系[5]。

综上所述,品管圈管理可改善护理质量控制效果,提升患者满意度,推广价值高。

参考文献:

[1]王磊,范惠霞.护理品管圈对癌痛治疗的作用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2017,46(9):1118-1120.

[2]王丽君,葛小丽.品管圈在神经内科护理质量管理中应用的效果[J].山西医药杂志,2017,46(11):1382-1384.

[3]万丽,熊玲.品管圈质量管理工具在提高肝硬化患者饮食依从性的应用效果[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7,14(6):791-793,796.

[4]张艳莉.品管圈活动对降低手术室器械管理不良事件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5,12(15):2274-2276。

[5]孙莉,庄长娟,张倩,等.品质管理圈活动对提升护理质量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5,31(7):539-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