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过程中误差的原因分析及应对策略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输血过程中误差的原因分析及应对策略分析

尹雪莉

长沙市八医院(市中医院)湖南长沙410100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输血过程中误差的原因分析及应对策略。方法:本研究中的观察对象为2015年8月至2016年12月在本院发生的30例输血过程中出现误差的患者资料,对引发输血过程中误差的原因进行分析,并且结合其具体原因将相关应对策略分析出。结果:30例误差资料当中,非技术性误差占明显高于技术性误差占比,P<0.05。结论:将临床输血管理力度加强,提升输血科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及业务知识水平,对输血技术严格规范同时严格遵照护理核心制度开展操作,以减少误差的发生。

关键词:输血;误差;输血管理;应对策略

临床中对疾病治疗常用的一种措施即为输血治疗,其为防止多种疾病与抢救患者较为关键的一种手段[1]。但是在输血过程当中有一定风险存在,患者主动接受输血治疗或被动接受输血治疗时,其机体需要承受较大风险[2]。本文主要分析导致输血过程中误差的原因,同时结合其具体原因将相应的策略得出并加以实施,以提升输血的安全性,具体内容正文所描述。

1资料、方法

1.1资料

抽选30例输血过程中出现误差的患者资料展开研究,时间均在2015年8月至2016年12月期间,上述患者中包括16例男性和14例女性;平均年龄为(51.36±4.93)岁;根据血性,10例O型患者,5例AB型患者,7例B型患者,8例A型患者,占比分别为33.33%、16.67%、23.33%、26.67%。

1.2方法

通过分析资料,对引发输血过程中误差原因进行分析,发现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输血申请问题:输血申请单中患者的信息有误或者未全面填写;患者未接受传染系列的检查;诊断与患者的病史未写明;写错血型或者未填写血型;未按照规定提前备血或者备血量不足等。

(2)标本问题:护理人员抽错标本,将已经抽取的标本标识成为其他患者;标本的标识模糊;标识中患者的信息有错误存在;血型鉴定与配血均采用同一个标本。

(3)责任性错误:检测血型以及开展交叉配血操作时,拿错标本或者完成离心操作以后拿错试管,影响血型结果及配血结果;工作人员在填写结果时因未集中精力,使得笔误出现诱发误差;混用交叉配血使用的试管和滴管,或者配血的相关器材和器皿的条件不合格;未对核对与双签字制度严格的执行便将配血报告发出,引发误差。

(4)血站发血错误:血站在发血之前没有反复检查与核对血袋和血液,使得血型发错、血液品种发错等导致误差出现。

1.3观察指标

观察并统计30例输血过程中出现误差的患者资料中,技术性与非技术性误差占比情况。

技术性误差即为血型检验出错,即患者存在特殊抗体使得血型检验出错。

非技术性误差为:患者入院时其进行信息登记过程中未使用身份证的名字(错写申请单名字);护理人员对病房号与病床号等信息及时进行更换(护理人员标本采集错误);血液标本的标签当中未对患者的住院号、科别、年龄、姓名、性别以及病床号等详细的标注(血液标本中患者的信息不全面);护理人员在进行血浆发放工作时未对核对工作严格的执行(血浆发错科室)。

1.4统计学处理

本文数据均经过SPSS20.0版进行处理,研究中技术性误差占比和非技术性误差占比均采用(%)表示,数据间的比较用卡方检验。采用P<0.05表述数据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非技术性误差占比相比较于技术性误差占比,明显较高,P<0.05,详情见下文:

30例输血过程中出现误差的患者资料中,有6例错写申请单名字,占比20.00%;4例护理人员标本采集错误,占比13.33%;血液标本中患者的信息不全面18例,占比60.00%;血浆发错科室1例,占比3.33%;血型检验出错1例,占比3.33%。

技术性误差占比3.33%(1/30),非技术性误差占比96.67%(29/30)。

3讨论

临床治疗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即为输血,其为对危重症患者的生命进行抢救的重要手段[3]。但是临床输血仍然有一定风险存在,可能存在的输血反应、人为差错以及感染等均可对受血者的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构成不良影响。本研究通过分析输血过程中误差的原因发现人为因素占比较大,说明临床可通过将相关工作人员的管理力度加强,提升其责任心及工作技能,对误差进行避免[4]。经研究主要得出以下几点应对策略:

首先,将组织机构健全,并且将标准化管理的力度加强[5]。目前国家对临床输血工作极为重视,明确规定各级医院够应当将临床输血委员会成立并且将输血指南制定好,有全面的工作计划与培训计划,对输血相关工作的实施情况详细记录,进而有效管理与指导全院输血工作。

其次,将工作人员的输血行为规范,同时通过培训的方式将其法律意识强化。依据相关要求合理监督检查临床输血过程,以对输血过程的规范性和安全性给予保证。医务部门对临床用血的合理性进行重点监督,而临床用血的规范性则由护理部门负责监督[6]。临床各科室的医护人员应当对输血相关制度自觉遵守,将输血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操作不规范情况与用血不合理情况有效控制。将相应的奖惩制度制定好,以提升医务工作人员的警惕性,自觉遵守相关规定展开工作,对临床安全有效的用血给予保证。

第三,医务人员对血液进行采集的过程中,应当对试管当中患者的信息认真进行核对,完成采血以后立即将采血管当中两个相同条码的其中一条粘贴于申请单当中;对血标本试管进行仔细的核对,确定无误以后亲自将标本送入至输血科;输血科工作人员在开展交叉配血工作前,应当对采血试管与申请单当中的信息进行核对与确认,针对有疑问存在的标本应当退回[7]。

第四,对血袋中的信息与交叉配穴记录单当中的信息进行反复的核对,同时应当认真核对输血记录单信息和申请单患者的信息。对血袋是否有破损情况存在进行观察,确定无误以后签字并且开展交接取血工作。医护人员将血液取回之后应当对三查八对制度严格的执行,确定信息无误以后为患者用血,以此将误差减少。

本次研究发现,非技术性误差占比明显高于技术性误差占比,P<0.05。因此临床应当将医务人员工作管理的力度加强,将相应的规章制度建立并完善,提升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及法律意识,以此将输血过程中误差的发生减少,提升用血的安全性,在降低医疗风险及减少医患纠纷方面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金薇.探析降低临床输血风险和输血误差的应对措施[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4):223-224.

[2]陈豪.试析减少临床输血风险和输血误差的应对策略[J].中国实用医药,2014,9(19):272-273.

[3]刘俊玲,秦凤,LIUJun-ling,等.检验科血液标本出现误差的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6,13(4):492-494.

[4]邓娟.针对性护理对外科临床输血护理效果、输血风险及输血误差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6):164-165.

[5]刘锴.降低临床输血风险与输血误差的应对策略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6,16(55):220-220.

[6]陈宇.血常规检验过程中的误差原因分析及探讨提高检验质量的对策[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11):58-58.

[7]柴旭霞.临床输血中常见问题分析与解决策略[J].卫生职业教育,2012,30(23):158-159.